写一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免费复制

时间:2025-07-27 08:46:25 工作报告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报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撰写报告时,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与简洁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

写一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学校对面有个宠物店,名叫哗众取宠,可这成语的本意和宠物店根本不是一码事。生活中出现这种情景的广告、店名有哪些?这样情景广泛吗?于是,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看身边的店铺;

  2.查找网络资料

  三、调查结论

  1.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利用谐音成语的`广告。有的是读音相同、字不相同,比如:百衣(依)百顺。因为字的变化,所以意思也变了。还有一种情景是字和读音都没变,只是意思变了,如:哗众取宠。

  2.这种广告的坏处是对小孩的学习不好。小孩对颜色鲜艳的广告十分感兴趣,如果小孩长期看有错别字的广告,就会对小孩传递错误信息,导致小孩将正确的字和错误的字搞混淆。

  四、倡导

  请各位商家们,不要滥用成语,尽量不要歪曲成语的意思,不要因为你们的谐音成语广告影响到少年儿童的学习。

写一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华夏儿女都自称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关于“龙”这个字,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自称龙的传人?“龙”这个字是怎样演变而来的?“龙”这个字的背后有什么历史文化渊源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龙”这个字的演变历史做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访谈法

  三、资料整理

  1、起源

  “龙”字在古代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形主要来自于一种神异动物,《说文解字》说龙是鳞虫之长,它和“麟、凤、龟”并称为礼记四灵之一。能大能小,会飞会游泳,能吞云吐雾“雏形期,也称夔龙期。主要是夏、商、周时期,距今已由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抽象、神秘,但也具有现代龙的雏形,其用途主要是,作为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

  2、演变

  商朝时期龙形构成期,也称飞龙期。主要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距今4000多年左右。它的特点是:粗狂、雄健,其用途是用于贵族墓葬品和其他工艺品的装饰图案。

  隋唐的龙,丰满雄健、气势逼人,其用途是除青铜器以外,还有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装饰图案。隋唐时期是“龙”构成期。

  最初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里,“龙”字还是很形象的,就是一个“龙”的形象。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如下图

  甲骨文、金文、篆体、繁体龙字虽多有异形体,但演化却有一条明显的规律,主体是龙的头部,为巨口有牙,头上方有“辛”字头,右旁是弯曲之身。

  四、研究结论

  1、“龙”字在古代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形主要来自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

  3、龙字的演变过程:

  4、此刻很多“书法大师”喜欢写这个龙字,写起来龙飞凤舞,很有表现力。对“龙”字虽经多种艺术性处理,但主体形态没有实质性变化,传承脉络清晰。

写一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 篇3

  一、问题缘起

  瞧那汉字,如同一群活泼灵动的小精灵,在纸上欢快跃动,舞姿曼妙,魅力十足。为了深入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我决定来一份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一探究竟!

  二、研究路径

  1. 我首先通过网络冲浪的方式,追溯汉字的`诞生历程,深入了解其演变过程。

  2. 另外,还运用了其他多种探究方法哦~

  三、资料梳理

  话说汉字起源,传说中黄帝时期的仓颉因绳结记事出错,导致谈判失利,深感愧疚后毅然辞官游历四方,寻找更佳记录方式。三年磨一剑,他回归故里白水杨武村,静心观察星辰走势与鸟兽爪痕之美,收集各类素材,创新性地创造出代表世间万物的独特符号——汉字,从此汉字诞生矣!

  再看汉字的华丽变身:由甲骨文起步,历经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一路演变而来。

  还有趣味横生的汉字谐音梗: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梁山泊军师——无(吴)用,让人拍案叫绝!

  四、研究成果

  嘿,汉字真是妙趣无穷啊!我们得好好珍爱它,传承下去呢!

写一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给我们说过,我们中国的汉字刚开始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一步步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和我的同学都对汉字的演变历史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对汉字的演变及相似度做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关于汉字演变的书籍,上网浏览相关信息,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与汉字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

  2、阅读报刊,上网查找,了解汉字相似的主要内容。

  3、其他方法。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通过网络及相关人员的讲解,我们得知了文字是由仓颉创造的,仓颉原姓候风,名颉,俗称“仓颉先师”。《说文解字》、《世文》和《淮南子》中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他因看到鸟兽的足迹,受到启发,分类别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造字圣人”。

  2、汉字的'演变过程十分长远,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

  3、有些汉字十分相似,如乒和乓,土和士,甲和由,末和未等。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因为很多汉字字形很相近,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更应该根据意思加深记忆,写好汉字。

写一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询

  3.询问身边对汉字历史有深入了解的人

  4.其它方法

  仓颉造字:在上古时期,人们以绳结记事,而随着文化的发展,就更需要文字。而大臣仓颉决心创造一种文字。仓颉日夜思考,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山川脉络、鱼虫鸟兽、草木器具,用来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一样的符号,并定义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但这不足以为证。

  经过考古学家的探究,汉字有可能发明于太极文化,创造于刻契,绘画,结绳,编贝......

  汉字的演变史

  甲骨文:创于殷商时期,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鸟龟甲壳和牛的肩胖骨上,故称“甲骨文“。先后出土甲骨文约十四万片。

  金文:又名钟鼎文,刻于青铜上的铭文,时期为商朝一秦朝。可分为4种: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一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一前71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一前222年7,秦汉金文前221年一前219年。

  篆书:秦始皇继位后,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将文字统一为篆书。可分为大篆与小篆!(小篆在后期)现保存小篆居多,篆书通常刻于石板上。

  隶书:是小蒙的简便写法,在汉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了将意定无规则的线条变为了有规则的'笔画。

  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字体出现——楷书。它由钟繇所创,

  唐朝楷书为高峰期,楷书以颜真卿、柳修正栏正栏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为代表。

  行书、草书:古代人创造了两中可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与草书。草书由张芝发明,可分为章草、今草与狂草。行书由王羲之发扬光大,其《兰亭集序》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

  以下是汉字演变史:

  甲骨文→金文→篆书→求书→草书→楷书→行书。

  四.研究结论:

  汉字是从甲骨文,逐渐演化成了此刻的楷书。

写一篇关于汉字研究的报告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但汉字是怎么来的?汉字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次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网络

  2、查阅书籍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是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表义文字,一直通用至今。

  2、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发展的,汉字的魅力历久弥新。

  3、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