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时间:2025-04-30 08:27:45 工作报告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要写好毕业论文,需要充分准备和规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篇精选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一同探讨!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篇1

  本毕业设计的主要资料是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通过ABAQUS软件选取适合橡胶类超弹性材料的本构模型,在这段时里已完成工作及进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后期工作安排如下:

  一、已完成工作及进展

  1、学会通过学校网站检索课题相关的'文章,查找并阅读橡胶类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的相关文献,了解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好处。

  2、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基础算例,然后根据已有的橡胶单轴压缩实验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实验数据导入ABAQUS模型中进行拟合评估,从而最终确定适宜的本构模型并计算出相应参数。

  3、完成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通过对文献的翻译,对数字影像分析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ABAQUS软件的学习,使自己对超弹性材料的本构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但此刻还存在对软件使用不熟练、独立处理问题不强等问题。在以后的毕设进程中必须加强学习,并独立自主并熟练使用ABAQUS软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第八、九周:对论文格式、注意事项进行学习,然后编写并生成论文初稿,让指导教师审阅。

  第十、十一周:根据导师指点修改论文,并通过导师审核通,最终生成答辩前的最终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篇2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 设计 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数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篇)数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篇)。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数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数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篇)工作报告、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篇3

  一、设计(论文)进展状况

  1、经过前期的学习和需求分析,我已经大概掌握了java程序的编写过程,以及java中对于框架的运用,加之对数据库的了解,熟悉了java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2、对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对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对数据库中关于考题表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3、实现了数据库的设计,共有8个数据库表。ExamStu考生考题表。Choose选择体表,JCloze填空题表,estimate确定题表,Jquiz简答题表,choose—an表选择题答案表,Jcloze—an填空题答案表,estimate—an确定题答案表等。

  4、已经实现了对不一样类型的考题按难度设置进行抽取,并组合

  (1)管理员登录进行考题的录入

  (2)管理员对数据库中考题的管理,如删除,修改

  (3)学生登录后能够从系统得到一份自动分配的考卷

  (4)教师登录后能够看到考生考卷,并进行评阅

  (5)对于考生提交的考卷系统能够自动进行相关的打分,如选择题,确定题

  5、已完成与专业相关的3000—5000字的外文资料的翻译。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是:管理员和学生以及教师的权限问题

  解决的措施是:根据输入的用户名,密码,到数据库里检索数据,根据该用户的权限值,保存成session,当打开一个新的页面,确定session。

  2、存在的问题是:考题随即分配问题

  解决的措施是:

  (1)设计数据库时在各个考题表中设置一个关键字来区别已经选中的考题。

  3、存在的问题是:对于考生试卷中确定,填空以及选择题自动比对的问题

  解决的措施是:添加了一个答案表,并且设置了一个与之相联系的表的关键字

  4、存在的问题是:在数据库设计时,考生考完试后,考生所答试卷不能正确的和考题关联上

  解决的措施是:设置主外键进行表与表之间的联系。

  5、存在的问题是:系统安全性的问题

  解决的措施是:

  (1)运用数据库自身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windows安全管理措施

  (2)在系统资源访问上,增加过滤器验证身份,以到达可靠性。

  三、后期工作安排

  1、继续完成考生考试过程中关于得到随即分配考题的问题,关于考试过程中考题难度的浮动问题

  2、集中测试考题分配问题

  3、测试不一样人员的权限问题,不一样身份登录只能看到相应的页面,构成测试报告文档。

  4、完善系统的安全性。并进行测试,构成测试报告文档。

  5、系统的验收测试,并构成测试报告文档。

  6、完成该系统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本系统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以及对系统开发的经验总结,写出一篇一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作为对所完成毕业设计的汇报与总结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篇4

  1、毕业设计进展状况

  毕业设计开题之后,通过先前查阅的资料我初步了解了纳米纤维的定义及用途和静电纺丝装置,进一步地进行了溶液的配置、纺丝装置的搭建、静电纺丝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地做实验,在做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合理的修改相关参数。就一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做二次参照比较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同时在进行相关性能测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任务书中所要求纺丝任务。后序任务就是组装电池和测试电池性能,虽然后序工作量较小,但耗时较长,仍需要抓紧时间。

  2、已获得阶段性成果

  1-3周:进行资料查阅、翻译资料,提交开题、实习报告和相关的译文;

  4-6周:参照论文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并制定可行的工艺参数,改善制备工艺;完善实验资料,做预实验,构建静电纺丝装置;

  7-9周:在实验室进行纺丝制备纤维毡,氧化炭化制备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池组装测量等相关工艺。

  3、存在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

  存在问题:

  静电纺丝机装置构建比较复杂;

  纺丝前驱液性质不稳定容易堵塞喷头或喷丝间断且都不宜毡化成网;

  纺丝实验比较危险需要使用高压电、供液供气装置;

  解决方案:

  在教师及同学的帮忙下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静电纺丝装置;

  更换了实验材料、探索了适宜的溶液浓度、改善了配置溶液的条件、喷头上安装过滤装置;

  对所有的实验装置用绝缘纸包装、对金属装饰用塑料隔离、尽量采用质量和安全性能高的产品构建实验装置。

  4、下一步的计划安排

  10—12周:探索适宜的静电纺丝工艺参数,根据纺出的纳米纤维直径,对纺丝液浓度、电压、接收距离、气量、流量、温湿度等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组装并测量电

  池相关性能指标。

  13-14周:处理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及准备答辩;

  15周:答辩。

  16周:完善论文。

  5、实验收获和体会

  通过近一个月的实验,我收获了许多,不仅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也学会了通过网络和检索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同学彼此之间的友情,提高了团队的协作性。

  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此时,我们都尽量自我解决,少麻烦教师,这也就教会了我们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碰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我们同学几个也会互相商量,直到最终把这些疑问都解决掉,我们几个人都会因问题的解决而感到无比高兴和开心。但有时我们也会碰到专业方面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就翻看和查询相关资料,通过这些我们也增长了很多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实验期间,教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细心的帮忙和指导,让我们不至于有时手足无措。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实验才能这么顺利而有序的进行,真的很感激教师的指导。

  总的来说,我们确实从实验中受益匪浅。毕业设计真的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仅仅让我们学到知识,也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所以,我很感激这次机会,同时也感激教师的关心、帮忙和指导,我会继续努力做好实验,最终写出让人满意的毕业论文,从而顺利毕业,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篇5

  ------带侧向抽芯塑件的注塑模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

  一、透过设计,到达以下目的

  1、从直观的产品入手,正确确定产品的成型方法和分型面,选取合理的成型设备和参数。

  2、确定成型方法后,能合理选取相应成型的模具,并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

  3、能利用有关设计软件,正确设计模具。

  4、熟悉并应用模具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5、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以及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潜力。

  二、设计的'进展状况

  1、分析零件的成形工艺性。透过对几种塑料进行性能比较,最终确定使用ABS塑料

  2、注塑机的选取和参数校核。根据所设计塑件的特性选取注射机,初步确定选用国产注射机SZ-60630。

  3、模具类型及结构的确定,及有关零件的必要计算和校核。

  (1)分型面的选取。选在塑件截面最大的部位。

  (2)型腔数目的确定。使用一模两腔。

  (3)浇口的确定。使用侧浇口。

  (4)模架的选用。选用315×315标准模架。

  (5)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

  (6)顶出系统设计。采用推杆脱模机构。

  (7)温度调节系统设计。确定冷却方式以及冷却水道的位置和数目。

  4、绘制完成了模具装配图的大部分结构。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设计过程当中,我深感部分资料和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其中注塑机选取校核和部分机构的计算部分,资料中不是一笔带过就是笼统的泛泛而谈,很少有专业细致的探讨。但最终决定弃异存同,将其共性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选取基础结构进行设计。

  另外,我还就应多阅读模具设计的有关资料,使设计的模具更有适用性。同时,还就应再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对本次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总之,我相信自我会继续持续用心的态度,在指导教师的悉心点拨下,能够快速有效展开接下来的设计流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四、后期工作安排

  1、用两周时间绘制模具各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及总体装配图。

  2、用两周时间用ProEngineer绘图软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

  3、用两周时间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篇6

  1.收集和整理资料,参阅部分收集到的资料,对论文命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2.完成开题报告,并透过指导教师和论文开题答辩小组审查。

  3.查找与阅读论文相关的适宜的英文文献,对其进行翻译并完成。

  4.寻找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习资料涉及社会实践和与论文相关的实地研究。

  5.实习期间写下实习周记,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

  6.透过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对论文命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