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是指设备功能丧失或降低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某些零件精度或性能的下降。这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作、技术性能减弱,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甚至中断生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障分析报告格式及精选9篇范文,供大家参考。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1
故障描述:
20xx年xx月xx日,xxx设备出现了故障。具体表现为xxx。经过初步排查,发现故障可能是由于xx引起的。
故障分析:
经过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我们初步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
1.设备零部件损坏或磨损严重;
2.设备电路出现故障;
3.设备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解决方案:
针对可能的原因,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
1.检查设备的零部件,更换损坏或磨损严重的部件;
2.对设备的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
3.对设备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和改善,避免外部环境对设备的影响。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的故障再次发生,我们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2.加强设备的保护措施,避免外部环境对设备的影响;
3.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结论:
经过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的故障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类似的故障再次发生。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尽快解决设备故障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2
一、故障描述
在使用设备(型号:XXX)时,发现设备出现了以下故障现象:
1.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2.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噪音;
3.设备运行速度明显减慢。
二、故障分析
经过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分析,初步判断设备的故障原因如下:
1.设备无法正常启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源供应问题或者主板故障导致的;
2.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噪音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或者齿轮磨损导致的;
3.设备运行速度明显减慢可能是由于电机故障或者传动系统故障导致的。
三、故障处理方案
针对以上故障原因,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方案:
1.针对设备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首先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如果电源供应正常,则需要对主板进行仔细检查和维修;
2.针对设备异常噪音问题,需要对轴承和齿轮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设备运行平稳;
3.针对设备运行速度减慢的问题,需要对电机和传动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运行速度恢复正常。
四、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我们建议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隐患。
五、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和处理方案,我们相信可以有效解决设备的故障问题,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减少类似故障的发生。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3
摘 要:壁式斗轮取料机故障频发,设备劣化趋势加剧,影响生产有序进行,增加经济成本。通过对取料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再从四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保证生产有序稳定进行。
关键词:取料机 受力分析 耙齿 点检 润滑 检修
一、概述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原料分厂混匀作业区共有壁式斗轮取料机3台,担负着烧结料场原料输送系统的重要工作,良好的设备运转率是确保生产顺行的根本,尤其目前钢铁企业处于"寒冬期",更需要设备正常运行来降低物料倒运费用。自20xx年冬季以来,取料机故障频发,设备劣化趋势加剧。后期针对一系列故障分析,最终查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和改进措施,使得取料机运行趋于平稳。
二、故障分析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原料分厂混匀作业区3台壁式斗轮取料机在20xx年1月-3月间故障频发,前期只是针对故障逐个进行处理恢复,但事后类似故障依然反复,通过深入分析,判断为系统性故障,且前期处理的手段并未触及问题的根源。
首先针对这三类故障进行类别分析:
(1)传动系统故障
(2)结构框架故障
通过对上述的故障类别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载荷过大造成的应力增大,这会不会是故障频发的根本原因,如果是,那么造成过载的因素又是什么?分厂技术人员经过集中讨论,并对取料机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通过前期故障的一些特征逐渐找到了这一症结。
如示意图所示,图中的斗轮机构和抓斗在运行时,由顶端链轮驱动,传动链条带动斗轮逆时针旋转,支承轮和侧挡轮对斗轮轮体进行自由度约束,小车行走轮则在小车卷扬牵引下带动方形梁框架在大车轨道上移动。斗轮运行时为逆时针旋转,抓斗在低点与混匀料堆接触,在高点通过下料溜槽将物料取至取料皮带上,也就是说回转轮系以及驱动装置在空载下是不会承受较大应力的,只有在和料堆接触时才会产生额外的应力。那么为什么在往年没有类似情况的发生,而恰恰集中在了这3个月,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原因:
1)往年混匀料的水分含量平均在4.8-5.3%之间,而今年进厂原料水分偏大,混匀料的水分含量在5.5-6.0%。同时新疆又地处西北地区,1-3月为全年最寒冷的季节,因此物料水分越大,物料板结后使自身强度增加。
2)斗轮进行取料作业时,料耙靠自重压在料面上,小车水平移动时带动料耙将料堆上各层物料均匀耙下,从而实现物料松散下落。根据下料情况,料耙通过电动葫芦调整钢丝绳,改变其倾角,以保证斗轮取料量的稳定。根据取料机的设备安装要求:料耙机构的耙齿安装时,应伸出耙架的长度不小于450mm,而现场实际耙齿的距离在200-250mm之间,不能发挥耙齿的松料作用。导致了斗轮抓斗在运转时直接与板结物料接触,因此产生了较大的载荷,造成传动系统、结构框架、回转轮系都承受了较大的载荷。
分析结论认为物料水分偏高和耙齿松料功能失效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现场还发现由于集中润滑系统失效,现场多数轮组的润滑状况不良,加上现场工况恶劣,润滑油嘴没有有效密封等设备隐患。
三、维修方案
此项工作在于恢复耙架耙齿的松料功能,使得抓斗所取物料为松散物料,防止抓斗进给与料堆接触造成较大的负荷。
检查所有的支撑轮、侧挡轮。对轮面磨损较为严重和轴承损坏的进行整体更换。
有些轮组在故障周期虽未损坏,但其自身已处于劣化状态,检查更换对其进行下线修复,还可以上线再利用,而任由其使用到发生故障,一则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二则该轮子到故障状态时已处于报废状态,无修复价值,会增加新品采购的费用,增加了维护成本。
对传动链条进行更换。
链条节距拉伸后,会发生链条脱槽,故障率会随之变的频繁,更换后,对于链传动中的链轮也会起到保护作用。
对斗轮本体的滚道进行下线返修。
轮组换新后,斗轮轮体与轮组接触的滚道也该进行修复,避免以旧代新,造成轮组的使用寿命降低。
对回转轮系调整。
对回转轮系调整时应注意小车架平面上四个辊子组成的平面之间的几何精度及位置精度。通过调整可保证斗轮在回转中心位置,同时得到合适的运动间隙,这对于延长支承轮的使用寿命,保证斗轮转动平稳和取料时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斗轮两侧每侧设置侧辊四个,侧辊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斗轮的轴向窜动,应保证斗轮滚道端面和侧辊之间的距离最小为2.5mm。侧辊和上支承辊可增加调整垫调节;下支承辊支座为腰圆孔,设置了调节螺栓调整。同时要要关注对轮系的侧挡轮间隙和支承轮的张紧位置进行调整。
四、改进措施
1、加强点检的针对性。
由于取料机故障的频发,且又是系统性问题。那么在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同时,要想使机组进入一个正常状态。重点是加强点检的针对性,目的在于根本原因解决后,其故障点的状态是否有所改善,是否从前期的劣化趋势严重进入到一个周期可控的状态。同时对于此期间点检标准的要求也要具备同步的针对性。例如:回转轮系的磨损、驱动链条的节距等;要对操作、维护、专职这三级点检进行定期汇总、分析。
如此针对性的检查,会将前期具有劣化倾向的零部件都进行覆盖,并及时进行更换。
2、确保润滑有效性。
润滑对设备的作用,等同于血液对人体的作用。有效的润滑不仅可以降低转动部位的故障率,同时对延长备件的使用寿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提高检修的准确性。
由于三台取料机是进行周期性下线维护,因此前期的检修计划从排布到实施,其项目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一是对项目的周期性把握;二是对状态性项目的安排。从而保证机组在检修上线后,不会出现因检修项目遗漏或机组过修造成的`故障停机和人力资源、资材的浪费。
4、保障备件的可靠性。
对采购和返修的备品备件的质量制定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防止因备件自身缺陷而导致上线后的故障发生。同时要合理的制定备品备件的储备定额,避免因备件缺失不能及时进行更换而导致的设备劣化加剧。
五、结论
从以上得出的结论为,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存在着各种诱因,有针对性的原因分析可以解决临时的问题。但如果触及不到问题的根本则依然无法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因此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同时在改进措施中提到的四点措施也是基于设备维护基本要素的系统性考虑,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也都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系统性思维的建立,在设备维护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4
前言
雨刮器是重要的安全件,它必须能有效的清除雨水、雪和污垢,能在高温摄氏80度和低温零下摄氏30度工作。客户往往抱怨x8雨刮片功能失效、发抖、胶条与玻璃接触不良、胶条老化、胶条异常磨损、胶条变形等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雨刮片刮不干净、抖动及异响,给车主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1.雨刮系统简介
1.1 x8雨刮系统的构成
雨刮器构成由三大块组成:
(1)电机:电机和曲柄
(2)连动机构:连杆、摆杆、副刮支承座、摇杆、摆臂、主刮支承座
(3)雨刷:副刮臂和副刮片、主刮臂和主刮片
车身支撑点有:主刮支承座处、副刮支承座处、雨刮电机处。
1.3雨刮片生产过程图(见图3)
从雨刮系统的关键性能特性及整车到用户手上的各环节可以看出,影响雨刮刮不干净、抖动及异响的主要因素为: 刮杆扭转角、压紧力、刮片的质量、使用环境、使用方法有关。
2.扭转角与压力
扭转角:无论刮杆压力如何变化,整车在静止状态下雨刮片刮净度只与扭转角有关,经调整试验得出扭转角在0±1°之间为最佳状态,但考虑到雨刮终检调整角度后会存在应力变形,因此供应商将扭转角范围变更为-3±1°。
另扭转角与玻璃的曲率关系也很大,曲率越小,玻璃弧度就越凹凸,易受力不均匀,造成抖动、异响、刮不净。设计时也要考虑要雨刮系统与玻璃的配合问题。
a)欧洲地区一般按1.8的理论系数计算,因地区路况好,车速高,怕车辆出现发飘。
b)亚太地区一般按1.3的`理论系数计算。
3.胶条质量
3.1胶条老化变形分析
故障件发现天然橡胶偏硬、龟裂、有老化痕迹。国外生产车辆雨刮片多采用法国epdm胶条(三元乙丙橡胶),通过性能对比试验(密度、邵氏硬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100%定伸强度、浸过溶液后重量变化、耐臭氧性、拉伸永久变形、)评估表示epdm胶条优于天然胶条。现胜华波推荐一款日本富国胶条(氯丁胶+天然橡胶),其质量远远优于现控股采用的量产胶,但成本较高,奔腾b50/b70都切换了富国胶条。epdm胶条的回弹性及耐磨性没有天然橡胶好,回弹性不好,即抖动现象仍可能存在;天然橡胶的一个关键性能指标即抗臭氧性,国内好多企业的胶条都过不了抗臭氧性。
3.2钢条的好坏,关系到雨刮片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是否均匀,会不会漏水造成刮后仍有水痕
至于怎么分辨,难度较高。其一,钢条的材料很关键,好的材料能使钢条长久不变形,弧度定型,压力均匀,这一点车主不好分辨。我们可以看钢条的厚度,就雨刮片成品而言,使用的钢条越厚越好。再者,车主还可以要求销售人员折分雨刮片,把单独的钢条放在平整的桌上或地下,轻按钢条,看其弹性如何,同样是以弹性好的为佳。
4.玻璃表面膜状污染
清洗液配方很重要,因为在清洗液干了后会在玻璃上形成一层粘膜,增加刮刷阻力(在半干半湿状态时阻力最大),影响刮片运动,清洗液使用不当会加速胶条老化。洗涤液有专用国标:gbt23436-2009,主要成分水、醇类物质、表面活性剂,具有快速挥发的特性。
目前很多主机厂都采用专用的清洗液,如一汽:纯净水+5%酒精;合资:自来水;全顺:专用洗涤液;比亚迪:专用洗涤液。备注:如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加水清洗,还是建议应对车辆发往区域进行区别保养,尤其是北方车辆需加些防止结冰的溶剂。
5.维护保养不当
车辆存放时应将雨刮臂打起来,避免累计灰尘及其他杂质,可改善车辆存储时外部环境对刮片的影响
雨刮器,顾名思义是用来刮雨的,不是用来刮泥的,车友应养成清理干净前窗的习惯,正确使用雨刮器,不仅仅能延长雨刮器的使用寿命,能有效地保持良好的视线,有利于行车安全。
如何保养雨刮片呢。首先,雨刮在刮不干净的时候要适时更换雨刮片;第二,在雨刮工作时跳动、刮痕时更换新的雨刮片;第三,采用专用的清洗液。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5
一、引言
设备故障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常见而又不可避免的问题,故障的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损失,还给员工和生产应用带来了影响和不便。因此,对于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避免故障的再次重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分析过程
针对本次设备故障分析,我们采取以下分析过程:
1. 故障描述:xxx设备于xxx时间突然停止运行,工人反复检查后未找到问题。故障持续时间约为xxx小时。
2. 故障记录:根据设备运行日志,该设备最近出现过一次相似的故障,在xxx时间停运约xxx小时后又自动恢复正常。
3. 前置条件:故障发生前,该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作环境没有发生变化。
4. 故障排除:在经过多次检查和排查后,发现故障源于设备内部的某些部件损坏。
5. 故障原因: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该设备故障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该设备为中低价位的设备,设备内部的零部件质量普遍不高。
(2) 设备长时间连续使用而未进行养护维修。由于设备在企业日常生产中运行时间较长,而没有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和维修,从而导致了部分零部件的损坏。
(3) 设备操作人员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设备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进行操作,加之企业内部管理不够严谨,操作人员经常忽视设备维护规定,加速了设备零部件的老化和损坏。
6. 针对性措施: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针对性措施:
(1) 要求企业筛选品牌知名、口碑良好的供应商,选购高质量、可靠性能较高的设备,以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
(2) 加强设备养护与维修。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与维修,定期检查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零部件,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 建立规范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管理,规范设备的操作流程。并设立设备保养与检查岗位,专门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
三、结论
本次设备故障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操作人员不规范的处理方式、长时间未进行设备养护与维修等因素均是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因此,企业需要在购置设备时选择可靠的设备供应商,加强设备养护与维修,制定规范的设备操作流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6
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上不完全规范及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手段,医疗设备的故障有时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掌握医疗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策略,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从而加强对放射医疗设备的管理。
一、从巡查、维护保养、监督检查记录反馈的信息来看,放射医疗设备存在的问题如下。
1、使用不完全规范
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使用不完全规范,有些操作者缺乏对设备结构,功能的了解,未熟练掌握操作就上机工作;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违反操作顺序;加之使用人员对设备的不深入了解和人员配置有限,缺乏定期保养、定期检修的监管力度,会导致医疗设备、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隐患。
2、监管力度不够
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还停留在传统的、片面的设备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缺乏留意观察设备日常的运行状态,缺乏预先主动、充分地了解设备性能,缺乏预防性维护的意识和方法。做好设备预防性维护与保养工作,减少维修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证医疗设备完好率、提高开机率的重要措施是对设备的巡查和监督检查的管理上不断持续改进。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安全使用管理。在放射医疗设备、器械使用前应对临床使用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相关所使用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特别是操作大型医疗设备和高风险器械的人员应具备国家相关行业的资格认证,做到持照行医,不可无证上岗。工作中加强对使用保管人员日常保养、维护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对故障的预测和检修能力。
2、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医疗设备质量保证的关键,是医疗设备使用完好率的保障,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备的维修保养是设备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所以对医疗设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流程和维护保养制度以及制定科学的PM计划并且严格落实是至关重要的,要完善编制包括维护保养设备的种类、设备维护周期、维护保养的项目、具体操作法方法、注意的事项等相关的规程。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通过对设备的监督检查,查看记录可以了解使用科室对维修服务情况的满意度。根据维修保养情况记录表的内容,分析设备是由于主机故障还是辅助设备故障,追踪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动态掌握和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在每次完成预防性维修后,有维修工程师书写预防性维修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预防维修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执行时间,在保养时间,预防性维护的内容、效果等。根据设备的使用、运行与维修保养状况调整预防性维修计划,使之更加实际、合理。这样才能是维修保养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7
一、故障概况
简要说明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故障现象、影响范围,故障恢复时间,故障延时时间及影响各次列车机外停车、晚开的列数及时间(故障发生、故障消除的时间全部以车站tdcs显示时间为准)。
二、值班人员
值班员:
信号员:
助理值班员:
值班干部:
段指挥中心:
列车调度员:
三、处理经过
1、值班员如何联控列车及后续列车、通知列车调度员、站长、段指挥中心、设备管理单位。写清时间和人员姓名。
2、值班干部到岗后如何联系、组织。
四、运统—46登、销记情况
1、车务登记时间、内容;
2、信号签认、销记时间、内容
3、工务签认、销记时间、内容
4、供电签认、销记时间、内容
五、存在问题
故障处理过程中暴漏出的不足之处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8
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分析通过对深圳市某医院20xx年6月到20xx年6月3年间的87例医患纠纷案例进行逐一的分析,然后提炼出引起纠纷发生的共性原因,归纳为六个方面:
(1)业务水平不足。主要包括技术水平或经验欠缺、漏诊或误诊、适应症或治疗考虑不当、用药不当、低级失误等。
(2)诊疗效果不佳。包括手术或治疗效果差、治死、残废、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痛苦等。
(3)管理环节疏漏。包括沟通告知不完善、设备或器械故障等。
(4)职业道德缺失。包括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违反医疗相关制度规范、对病人不负责、态度生硬等。
(5)并发症和医疗意外。包括病情突变、输血输液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院内感染、麻醉意外等。
(6)治疗或抢救不及时。包括未及时安排治疗、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延误最佳抢救时机等。
医疗纠纷的发生特点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87例医疗纠纷案例中,外科的医疗纠纷发生数和发生率都远高于其他科室。在其下辖科室中又以骨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发生纠纷较多,且绝大多数与手术有关。由此可见,手术操作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性仍是医疗纠纷的主要矛盾。
外科作为一级学科,其下辖科室多,病种多,急症多、术后感染多、病情复杂。外科的治疗效果往往较为直观,患者对诊疗效果的过高期望,以及医患双方沟通不力等一些繁杂因素,导致了外科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居高不下。
妇产科一直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妇产科尤其是产科的医疗纠纷与其他科室的医疗纠纷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产妇的医疗和处理都涉及到胎儿安全,甚至关系到胎儿的生命,责任重大。二是到医院生小孩是一个高兴的事,一旦出现意外,本人和家属的情绪波动大,不容易调解。患者及家属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到医院,就是希望治好病,解除痛苦,希望医生技术高超,医到病除。
由于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妊娠分娩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如母胎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
一些无法在产前检出的疾病,一旦在新生儿身上被发现,容易导致纠纷。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涉及孕产妇和婴儿,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难以满足。当医疗结局与患者的期望出现差距时,往往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数量排在后面的内科,赔付金额是排前列。在其下辖科室中又以心内科发生纠纷最多。内科医疗纠纷反映在诊断上的特点是初诊时容易误诊漏诊,或者住院期间猝死。内科诊断多以物理检查或非介入性检查为主,诊断思路有一定难度,因此漏诊误诊容易发生。如果发现或纠正不及时,常常酿成重大纠纷。内科纠纷也常发生在对治疗认识上的分歧。多发生在急危重病员和疑难复杂病员治疗过程中,与及出现危重情况后的医患沟通、处Z缺乏技巧。
医疗纠纷的影响因素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将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业务水平不足、诊疗效果不佳、管理环节疏漏、职业道德缺失、并发症和医疗意外、治疗或抢救不及时这六个方面。事实上,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纷繁复杂,不仅有院方的管理和技术因素,也有社会、经济、文化、法律与患方的因素。因此,我们按照原因的产生源头将其取二大类进行讨论。
一、医疗纠纷与患方因素患方法律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也有了空前的提高,在就医过程当中,医务人员不恰当的一句话或不规范的一个操作都能使患者或家属看作是一个对其权利的侵犯,而引起医疗纠纷。
患方对医疗知识认知不足。医疗行业的专业性较强,使得医患双方的知识不对等。医学科学有诸多的未知性,很多的医疗行为具有不可避免的侵袭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患方缺乏对医疗行业的了解,也会引发医疗纠纷。如患方对疾病本身可能产生的合并症、后遗症,对手术或操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某些不良后果,以及对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医疗意外等不理解,认为上述不良后果的发生是医务人员的过错造成,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而对于有些疾病,以现有医学水平,医务人员尽最大努力也无法完全治愈。如果患方对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就会对结果产生极大的失望,不能接受现实,从而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产生纠纷。
二、医疗纠纷与院方因素从医院内部来看,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有业务水平不足、并发症和医疗意外、职业道德缺失、治疗或抢救不及时、诊疗效果不佳、管理环节疏漏等。
帕累托图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这些原因中,业务水平不足、并发症和医疗意外、职业道德缺失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一)业务水平不足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医务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病人的安危。
医疗纠纷案例原因分析显示:有28例医疗纠纷是因为业务水平不足所致,占所有原因的,在医疗纠纷原因顺位中位居第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足主要体现在:临床经验不足,对某些疾病诊断、鉴别认识不清,未能及时会诊或适应症考虑不当;对疑难病症治疗手段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复杂性、风险性认识不够,缺乏操作经验,不能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并发症;缺乏药理知识,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准确,未能采取防范药物副作用的有效措施;不能正确理解或简单照搬检查报告结果,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造成漏诊误诊。
(二)并发症与医疗意外并发症是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常见的损害后果之一,对此应当高度重视。
医疗纠纷案例原因分析显示:有16例医疗纠纷是因为并发症与医疗意外所致,占所有原因的,在医疗纠纷原因顺位中位居第二。并发症是指在某一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治疗行为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
并发症包括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和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作这样的区分在法律上是有很大意义的。如果医务人员已经尽到了注意义务仍无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则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医院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医务人员未尽到注意义务,导致本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出现,其在主观上存在过错,并且和患者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则医院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患者到医院就诊希望得到良好的医治,但现代医学水平尚未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在治疗过程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治疗后常常产生一些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但病人及家属不理解,认为是医院的过错,花钱来医院治病就应当治好。尽管在治疗之前医师会向患者及其家属告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在手术同意书上认定签字,履行了告知义务,但有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后仍然找医院麻烦,要求继续免费治疗或到要医院作经济赔偿。
故障分析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篇9
我们常说“人多是非就多”,现在是车多车祸就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发生车祸的时候,为了弄清楚车祸的前因后果,我们都是要进行调查的.。本文将分享一篇车辆事故分析调查报告,供大家学习,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20xx年8月29日,对XXX与XXX摩托车相撞事故做出以下调查,具体包括现场勘察、人员走访等方式对相关事宜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事故概况
1、事故发生地点:生产6厂铲叉车班前十字路口。
2、事故发生时间: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左右。
3、事故损失:经医院检查证明,造成一名员工xxx左肩骨错位;左小腿大骨骨断。
4、事故双方;XXX,男,1983年出生,上溪发宁人,职工;XXX,男,送水员,外公司员工。
二、事故发生经过简述
据事故双方讲述,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分左右,XXX正在去旧炉打卡上班(自南向北行驶),当时车速大约30公里/小时(数据由当事人提供)。外单位送水员XXX(由西向东)行驶,车速大约40公里/小时(数据由当事人提供)。两者在环保分厂与6厂铲、叉车班旁之间的十字路口处发生碰撞。
事故发生后,(约14点56分),能源分厂生产管理员XXX上班经过看见到XXX坐在路边,了解情况后,经双方同意用摩托车送到农场医院就医。本人XXX收到通知后,立刻赶到医院,同时电话报告企管与品控中心XXX经理。在医院时,与双方了解事故发生情况。之后,由于发生事故现场已移动,只能采取各证人讲述。
三、事故原因分析
20xx年8月29日,根据双方当事人描述:
XXX口述:当时车速30公里,突然有一辆摩托车撞到左边,立刻翻车,当时出现头晕头痛,清醒时坐在路边,由XXX送去医院。
XXX笔录:14:53分,由万吨酒精开往饭堂门卫,当时车速大概30~40公里/小时,在路口被来车转弯撞到前轮部分,当时已刹车,但立刻摔倒,对方大概30到40时速/小时。
以下为20xx年8月29日现场调查取证情况:
1、由于双方车辆已搬移,路上车胎痕较多,事故现场已无法判断相撞情况。
2、对两辆车辆伤损做出描述:
XXX车辆为踏板燃油助力车,该车左面伤痕较多,左后镜脱落,左转向灯损毁,踏板、车身不同程度裂痕,前轮与前轮沙盖完整,整车右边无明显伤痕。
XXX为男装摩托车,该车前轮轮毂支撑柱与轮毂钢圈不同程度爆裂,右边有擦伤痕迹,其余无明显伤痕,后视镜完整。
3、由于事发突然,各证人并不注意到发生事故具体细节。附各证人现场事故经过。
以上是20xx年8月29日,XXX与XXX摩托车相撞事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