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记录同宗共祖的血亲世系及其事迹的重要档案,展示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变迁。本文由范文870网小编整理,提供了一份家谱修成庆祝讲话稿,以供参考。
家谱修成庆典致辞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宗长、宗亲,各位来宾:
你们好!
清明时节雨绵绵,杨氏家族敬祖先;肇公后裔续修谱,爆乐齐庆合成天。 在这山花烂漫、春意盎然、万物生辉的阳春三月,在这风光优美、人杰地灵、生机勃勃的老家——下杨,参加杨氏六修族谱峻工庆典活动,本人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景聪房迁出的杨氏宗亲对六修族谱的园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宗长、宗亲致以崇高的敬意。对热心于修谱事宜并为修谱事宜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各位宗亲表示由衷的感谢。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绕山之水,必有其源。各位宗亲:尽管历史的岁月无情地把我们分开在各个不同的乡镇和山村角落,但永远都隔不断我们同一个祖宗,同一脉相存的亲情,我们都是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和共同的梦想相聚在一起,来参加这个隆重的族谱峻工庆典,这既是对我们祖人深切的缅怀,也是构建和谐家族的美好开端。续修族谱的完成,能使更多的族人对杨氏家族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更是为杨氏家族搭建一个交流合作、沟通情感、共创美好未来的平台。使我们增进了友谊,沟通了感情。共同构建了一个团结友爱、无私奉献、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杨氏大家庭。
翻开杨氏家谱、家史,不难发现我们的家族有两大特点:
其一,杨氏族人耿直厚道,清清白白,不会献媚取宠,鄙视拍马奉承,行贿受贿,只会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正是我们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门风。 其二,杨氏族人素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尚文习武,具有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并享有广泛的社会美誉。
历史上,杨氏家族代出名人,杨姓称帝者有十几人,如杨坚建立隋朝,历任二帝,五代时,杨行密创建吴国,历任四帝等等,除了称帝称王者外,历史上还在文化、科技、军事、政治上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才。如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杨朱、杨修等,东汉末有文学家杨修,特别是唐、宋朝时期。我们的祖先更为辉煌过、显赫过。如唐代杨氏任宰相者就有11人,宋代以杨继业为首的杨家将,忠君报国,杨延昭、杨文广等三代均为北宋名将,杨家将的故事现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的祖先杨震公,是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这也是我们杨氏清白堂的堂名的由来。至今共和国时代也出过不少名人,如共和国开国上将杨勇、杨至成、杨成武、杨得志等4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杨尚昆,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中国第一个搭乘神舟五号飞船上天的杨利伟,还有很多很多,为此,我们杨氏后人应感到由衷自豪和骄傲!
今天我们杨氏后裔都在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怀祖之情缮谱、修谱、续谱,这一壮举它体现的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家族良风、激励后人、奋发努力的思想和精神。毫无疑问,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聚人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完全吻合的。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此,我提议,不论是哪一支杨氏家族的后裔,今后一定要加强联系、交流沟通,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杨氏家族的优良族风奋发努力。相信我们杨氏家族一定会再振雄风,不久的将来,政界要员一定会有我们肇基公的后裔,两院院士一定有我们肇基公的后裔,乃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可能有我们肇基公的后裔,亦一定会出千千万万个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
杨氏家族的后裔们,让我们共同勉励吧!
最后,祝愿杨氏家族兴旺发达,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万岁、万岁、万万岁!祝愿各位宗长、宗亲,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事业大发,合家欢乐、万事胜意。
谢谢大家!
家谱修成庆典致辞稿 篇2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各位族亲: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举行盛大仪式,祭告皇天厚土、列祖列宗,为支脉重修族谱。
人之有祖,正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水流千里不舍其源,树高万丈不离其根。我氏家族源远流长,历史上出了不少成功人士。饮水思源,叶落归根,寻根访祖,承继发扬祖业,是我氏后裔之传统美德。修族谱、立排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正本清源,尊祖敬宗,使长幼有序、尊卑有份;是为了追念先人创业之艰辛,弘扬先人优秀文化和精神传承,加强道德教育,建设和谐家园;是为了加强族人间的联系沟通,增进情谊,增强团结,共同发展;更是为了使我氏家族更加兴旺发达、枝繁叶茂!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我自己,向倡导发起重修族谱事宜并付出辛勤劳动的会长,副会长、及理事会各成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对社会贤达及各位师傅的指导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向关心理解和大力支持这项工作的各位族亲表示忠心的感谢!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一个家族的传家宝,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是维系家族和睦的纽带。本次我族重修族谱,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大团圆、大聚会,能在思想、精神和感情上进一步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加强交流,促进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同德,精诚协作,续写我族的绵绣篇章,共创氏后裔的现代辉煌。我坚信,全体族亲有志气、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必将大有作为!
在此,我们祈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祈愿我们氏家族人丁兴旺、英才辈出!祈愿各族亲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家谱修成庆典致辞稿 篇3
尊敬的祖先、敬爱的家人们:
今天,我们盛大地举办了一场家谱发谱仪式,以此来纪念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勇气,向这些为我们立下奇功的先人们致上崇高的敬意。
家谱发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它代表着我们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和尊重。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古代,家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在民间、朝廷或宗庙,家谱都是重要的文件之一。家谱里面不仅记录了家族的祖先,还记录了家庭的兴旺和衰败。如果一个家庭有家谱,那这个家族就存续下来了,最重要的是,这个家族的文化也得以传承。
传承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能通过一蹴而就的方式来实现。家谱就是我们传承祖先文化的一种渠道。我们传承祖先文化的过程,有点像是传递火炬。我们的祖先点燃了这盏灯,这盏灯代表着他们的理念、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的智慧,我们需要把这盏灯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也能够获得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感悟。只有这样,祖先的文化才能在我们家族中得以保留,延续,才能传承到更远的未来。
当我们翻开家谱的时候,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我们祖先的事迹,还能够看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对家族的追求和价值不言而喻。我们算不上一个富有的.家族,但是我们有着丰厚的家族文化传承,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自豪的。我希望,我们的家族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家谱也能够一直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直到永远。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家谱就像是我们的家族名片,在社会中走出去,它不仅代表着你的家族,还代表着你的家族文化。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祖先和家族文化,在今天和明天中都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愿我们的家族越来越强大,家谱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文化永流传!
家谱修成庆典致辞稿 篇4
尊敬的家族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举办这次家谱会,是为了让我们的家族更加团结,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更好地传承家族的文化和传统,这是我们举办这次家谱会的初衷。
我们的家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我们的先辈们留下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但由于时间和资料的原因,我们对于家族历史的了解还有很多不足和空白,所以我希望在这次家谱会上,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起探讨,并完善我们的家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家族历史。
家族文化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和认同感,也是传承家族独特文化的基础。我们家族的.文化底蕴深厚,如独特的家训、家规、家训书、家谱等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要珍惜和继承家族文化。我们要将家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精神相结合,让家族文化的价值得以发扬光大,同时也让后辈们更好地传承家族文化,让家族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美德风范,是薪火相传的精神、行为准则和家庭操守,是家庭文明的象征,更是家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更要传承家风。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德行如水,家风涵养。我们的家族一直秉承着好的家风,在懂得节制的前提下,让后代在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家风的熏陶和影响,让家庭和睦、和谐,这些都是我们家族的优良传统,应该得到传承。
家族赋能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必须,让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获得平等的机会,不论你的背景、能力、特长、性别,都能挖掘到你的潜能,展示你的才华。我们要将家族赋能理念贯穿在我们家族活动的方方面面,在促进家族发展的同时,将家族赋能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去服务社会、传递家族精神。
最后,感谢各位家族成员,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对我们家族的支持和关注,祝愿我们家族更加繁荣昌盛!
家谱修成庆典致辞稿 篇5
各位来宾、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字辈第33世孙xx,在33世孙中本算不上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让我发言确实诚惶诚恐。
编修家谱是家族发展历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谱已有两年有余,编委会的长辈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编委会的前辈和倡议、关心、支持修谱工作的所有宗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发展,我们敦行堂陈氏宗亲流动性非常大,有些宗亲可能已迁徙至千里、万里之外了,编修家谱意义重大。
家谱具有传承文明、正史补正、宣扬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观本族,一世祖请于朝而作家谱,宋高宗赐金钱谱,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动。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谱序中写到“家声四锐,赫赫播扬,世不乏人”使我等众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读了,总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孙中山先生说过:“由于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当加以发扬和利用。”
我想,也正是基于这种情怀,陈氏族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祖辈辈将家谱的缮修工作延续到了今天,并以此来教育后代铭记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亲缘。缮谱、修谱、续谱,彰显的正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族风、激励后人的思想和精神。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家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作为陈氏后辈和所有前辈一样,我热切期望全族宗亲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家谱、家族发扬光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族人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有宗亲曾提议修建陈氏宗祠,我本人非常赞成,并愿力尽所能予以支持。为了更好地推动今后宗祠修建、宗亲联系及与其它堂号陈氏或其它姓氏宗族交流,建议本次会议就成立“敦行堂宗亲联席会秘书处”予以讨论。希望各地敦行堂陈氏后裔在今后要加强联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陈氏家族的优良族风不断努力,为当地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家族繁荣富强,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幸福安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