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时间:2025-08-02 18:32:54 作文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散文。狭义上,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写作散文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短春天散文名篇,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1

  北平的春天似乎已经开始了,虽然我还不大觉得。立春已过了十天,现在是六九六十三的起头了,布袖摊在两肩,穷人该有欣欣向荣之意。光绪甲辰即一九零四年小除那时我在江南水师学堂曾作一诗云:“一年倏就除,风物何凄紧。百岁良悠悠,向日催人尽。既不为大椿,便应如朝菌。一死息群生,何处问灵蠢。”但是第二天除夕我又做了这样一首云:“东风三月烟花好,凉意千山云树幽,冬最无情今归去,明朝又得及春游,”这诗是一样的不成东西,不过可以表示我总是很爱春天的。春天有什么好呢,要讲他的力量及其道德的意义,最好去查盲诗人爱罗先河的抒情诗的演说,那篇世界语原稿是由我笔录,译本也是我写的,所以约略都还记得,但是这里誊录自然也更可不必了。春天的是官能的美,是要去直接领略的,关门歌颂一无是处,所以这里抽象的话暂且割爱。

  且说我自己的关于春的经验,都是与游有相关的。古人虽说以鸟鸣春,但我觉得还是在别方面更感到春的印象,即是水与花木。迂阔的说一句,或者这正是活物的根本的缘故罢。小时候,在春天总有些出游的机会,扫墓与香市是主要的两件事,而通行只有水路,所在又多是山上野外,那么这水与花木自然就不会缺少的。

  香市是公众的行事,禹庙南镇香炉峰为其代表。扫墓是私家的,会稽的乌石头调马场等地方至今在我的记忆中还是一种代表的春景。庚子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记云:“晨坐船出东郭门,挽纤行十里,至绕门山,今称东湖,为陶心云先生所创修,堤计长二百丈,皆植千叶桃垂柳及女贞子各树,游人颇多。又三十里至富盛埠,乘兜桥过市行三里许,越岭,约千余级。山中映山红牛郎花甚多,又有蕉藤数株,着花蔚蓝色,状如豆花,结实即刀豆也,可入药。路皆竹林,竹吻之出土者粗于碗口而长仅二三寸,颇为可观。忽闻有声如鸡鸣,阁阁然,山谷皆响,问之轿夫,云系雉鸡叫也。又二里许过一溪,阔数丈,水没及肝,界者乱流而渡,水中圆石颗颗,大如鹅卵,整洁可喜。行一二里至墓所,松柏夹道,颇称闳壮。方祭时,小雨籁籁落衣袂间,幸即晴雾。下山午餐,下午开船。将进城门,忽天色如墨,雷电并作,大雨倾注,至家不息。”

  旧事重提,本来没有多大意思,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明我春游的观念而已。我们本是水乡的居民,平常对于水不觉得怎么新奇,要去临流赏玩一番,可是生平与水太相习了,自有一种情分,仿佛觉得生活的美与悦乐之背景里都有水在,由水而生的草木次之,禽虫又次之。我非不喜禽虫,但它总离不了草木,不但是吃食,也实是必要的寄托,盖即使以鸟鸣春,这鸣也得在枝头或草原上才好,若是雕笼金锁,无论怎样的鸣得起劲,总使人听了索然兴尽也。

  话休烦絮。到底北京的春天怎么样了呢,老实说,我住在北京和北平已将二十年,不可谓不久矣,对于春游却并无什么经验。妙峰山虽热闹,尚无暇瞻仰,清明郊游只有野哭可听耳。北平缺少水气,使春光减了成色,而气候变化稍剧,春天似不曾独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头,亦不妨称为冬的尾,总之风和日暖让我们着了单抬可以随意倘佯的时候是极少,刚觉得不冷就要热了起来了。不过这春的季候自然还是有的。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说节气上的立春也已过了。第二,生物的发生当然是春的证据,牛山和尚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是也。人在春天却只是懒散,雅人称曰春困,这似乎是别一种表示。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腴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我倒还是爱北平的冬天。春天总是故乡的有意思,虽然这是三四十年前的事,现在怎么样我不知道。至于冬天,就是三四十年前的故乡的冬天我也不喜欢:那些手脚生冻瘃,半夜里醒过来像是悬空挂着似的上下四旁都是冷气的感觉,很不好受,在北平的纸糊过的屋子里就不会有的。在屋里不苦寒,冬天便有一种好处,可以让人家作事:手不僵冻,不必炙砚呵笔,于我们写文章的人大有利益。北平虽几乎没有春天,我并无什么不满意,盖吾以冬读代春游之乐久矣。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2

  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告别冬天。

  春秋有代序,生活有失得,人生有成败。走过了寒冷的冬天,你就要用心去感知春天的讯息。尽管春天也有倒春寒,但春天总是不可移转地到来。冰封的河流总会在春天里流动起来,沉睡的秧苗总会在春阳下舒展生长,美丽的花朵总会在春风里绽放吐香。倘若你不得意,不成功,那么,请你一定要告别冬天,行走在春天的大道上,感受春风的抚摩,春阳的温暖,做春天里一帧美丽的风景。

  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珍惜情感。

  亲情像白开水,一世永难忘;爱情似佳酿,好好饮且珍惜;友情如花香,总会带给你馨香。铭记亲人之爱,寸草之心难报三春晖,体贴孝敬当铭记;经营婚姻之家,关心理解责任要牢记;培育友情之树,浇灌真诚之水,施肥宽容之心,友情之树会长青。人生路上走啊走,虽然大多数时候是你一个人在奔走,但亲情友情爱情不离你左右,你就会有感动,你就会有温馨,也会感受到幸福。

  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执著追求。

  人,生当有追求。有追求,便有动力;有追求,便有希望。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一天过完,永不再来。没有艰辛,便无收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承受生活之重,才是生活的最真实的'内容。人,生当有品。热爱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向上走,向前走。珍惜生命,但不亏待生命;享受生活,但不糟蹋生活。充满热情地去拥抱生活,充满激情地去追求理想。人,因追求而美丽;人,因追求而伟大。

  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学会思考。

  春天,少年情怀总是诗,青年情怀风举帆,中年情怀击中流,老人情怀莫伤春。春,是沃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春,是画卷,一抹涂染一幅风景;春,是歌曲,一份深情一份动容。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我思,故我在”。回望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从春天出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出力、流汗甚至滴血,胜利之花总会在前方向你绽放微笑。

  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生活,感恩岁月;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学会热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学会放弃,放弃烦恼,放弃沮丧,放弃抱怨;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学会……

  每到春天,请记得,你要学会和自己约定,无论春夏秋冬,都会不虚度年华;无论阴晴圆缺,都要快乐度过每一天。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3

  没有去北京大学的人永远体味不到那里独有的风情和北大学生拥有的气质。

  正是阳春时节,我又一个人独步在北大那弯弯曲曲的小径上。小径两旁人来人往,春天的北大向我透出了别样的风情:你看,那风格特异的老式建筑,处处蕴涵着古色古香的气味,令人耳目一新;新式的建筑一座座耸立之至,仿佛想到了里面一片片浓重的知识气息,我常想,能漫步在北大那大大的图书馆里,小声地不打扰任何人,只在那细细的书架边缘徜徉,我不想再费心思去认真研究什么书,只想在书架中用目光轻俯每本北大的书,闻闻北大独有的书香味,只想看看那些大学生是如何聚精会神地读书的。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未名湖”处,那里的湖并没有西湖般来得静、来得大、来的美,却拥有一种任何湖都不具备的美:那种古朴的文学气息——我笑了,难道这湖也感染了北大的气息?!正在我思绪万千的时候,几个大学生从我身边走来,男男女女的,好象在议论着什么事情,我“偷偷”跟在他们背后,吸引我的不是他们的穿着和所谈论的内容。吸引我的是北大学生身上独有的气质,他们谈论的声音并不大,看出了他们长久养成的文静,他们的深情,他们的足迹都成了我向往的`地方。

  想读北大的书,更想“读”北大的人。谁料我今有幸,先读了北大的人。我清楚地听着他们的谈吐,看着为唯有北大学子才透露的气质,不言不语。他们仿佛看到了身后的我,转过头来,亲切地问我怎么回事,哪个女生也问道:“小妹妹,是不是迷路了?”我愣住了,尽管我再好的口才也压不住他们的一声言语了,我只好使劲地摇摇头。他们仿佛看出了我的不舍与难为情,那个姐姐从衣袋中取出了一个小小的徽章,上面写着:北大,自强不息等字样。

  他们走了,留下了一串串足以令我深思的背影。他们不再回头,似乎是执着的体现,我轻轻地把那个徽章扣在衣服上,不想抹去那个女生留给我的北大指纹,不想抹去那溢了北大气味的东西。

  落叶纷纷而至,只残留着些青色的小树叶,那片淡黄淡黄的树叶落在了我的手里,对于上天的恩赐,我非常珍惜,小心地放在书本内。春天似乎被北大也弥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今天的经历,北大的足迹,学生学子的相遇,好似在为我搭线。我相信春天会为我继续,在下几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会正式踏入北大。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如今,春天即在眼前了,一伸手便可触摸到她湿润的发梢,感受到她温暖的呼吸,可春天,到底是怎样的呢?

  春是悠然自得吗?“春水碧于天,隔船听雨眠。”春水粼粼烟雨蒙蒙的江波之上,人儿悠哉游哉地在画舫里听雨而眠,雨也怡然,风也缱绻,是何等的惬意,而“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旗子落灯花”,又是何等的悠闲。

  还是万物复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小鸭子入水了,岸上桃花点点枝头,春意盎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小燕子回家了,呢喃着搭着新窝,鸟鸣山涧,春回大地,花也粲然,燕也欣然。

  春是情意切切吗?“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似是月光如水的夜里,独对绣帘而作的清幽美梦,又似是十里春风扬州路上的,一片若许柔情。

  还是不解风情?“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总被无情恼。”满枝的海棠,你又怎舍得一夜之间将她变得绿肥红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抹明媚的春光,竟无法留住这纤弱的美丽。片片落红如蝶飞舞,萎地无声,捡拾起飘零的花瓣,任忧伤满怀。

  春是离人眼中的一滴泪吗?“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孑然孤客,长年漂泊,感伤春日又将过,有家归未得,春衫破,无人补,伤心泪,满衣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杨花三分春色,二分落于尘土,一分细随流水,花已落尽,待凝眸,分明是离人清泪。

  还故人是襟前的一枝花?“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定是知道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故迟迟不舍把亭旁的柳枝变青。可是十里长亭外,故人终须别,那么,就折一朵相送的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又隔天涯。

  春是一纸写意渲墨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嫣红如火的江花星星点缀着碧蓝的江水,水流云在,春日的阳光淡淡洒在江面上,一抹微红粼粼而起,让人见了,都想拿起水墨画笔,把这幅美景临摹带回家。

  还是一卷工笔勾勒?“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风轻柔,杨柳垂丝皆画,不知是谁的纤纤素手,将这千条万条的柳丝染上了青翠,嫩黄?信步雨后的古桥上,芬芳素雅,仰望斑驳的松枝间,月朗星希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魂牵梦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祝”……

  呵,我试着要解读春天,可我发现她太绚烂,有没有这样一支笔,能画出柔媚欲滴的春色?我又发现她太短暂,有没有这样一扇窗,能留住一纵即逝的春光?一季季的春来了又去,去了又回。究竟春为何物,我想,你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4

  四月,是踏青的好时节,也是看花赏花的好时节。

  杨絮濛濛,舒舒卷卷漫空飞飞扬扬,春光和暖,惠风细细地微微地轻拂。只要走出家门,就会有无穷的惊艳和惊喜。

  走到哪里,入目都是万紫千红的,心儿都是柔情满怀的。街边,花园,楼前的空地上,高档住宅区的绿化带……哪里都是姹紫嫣红,百般红紫,红的、纷的、白的、黄的、紫的……丁香、桃花,杏花,报春……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还有那些见也未见过的,当然还有最多的最夺目的旅顺最知名的樱花,都一样的舒展各自的娇媚,各自的鲜嫩,各自的美态,就像无数婀娜多姿的美女,嫣然一笑,暗香盈袖,在这春天中都不约而同地绽放着自己的芳华,自己的娇颜。都是美得炫目、美得令人移不开眼。目之所及,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新的。

  春意盎然,有花,当然也少不了陪衬的绿叶,转眼间,杨树的叶子,都有婴儿的拳头大了,像绿稠似的又亮又滑,满满的缀满枝头。柳树像小女孩扎的数不过来的小辫子,绿绿的,长长的,柔柔的。

  不经意间,仿佛还不曾觉察,芳草已绵绵,碧绿已如茵,连接着花与树之间,连接着视觉上的空白,这绿意一直流淌到每个人的心里。

  街上和旅游景点车流如龙,游人如织,就连博物馆也是络绎不绝,春色不知不觉爬上了游人的脸庞,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微笑,在这七彩的的春光中游游走走,感受春光的美好。

  时光如指尖的流水,就那么不经意的流着,带着春意,带着花红柳绿,带着鸟鸣,泉溅。

  这样和暖明媚的日子,让四月格外地温馨与温情,农民们却急得抓耳挠腮,春雨贵如油,这要是天旱了,今年地里的收成可怎么办?好在,老天是了解民意的。这不,转眼间,天穹中密布着层层的阴云,冷风渐渐地从天边扑地而来了,空气中带着潮湿的味道,天地间迷迷蒙蒙,一片灰暗。半夜里正堪眠酣睡时,风雨大作,雨骤风疾。一早起来,才发现,一地的落红,如美人的点点粉泪。大树下是一地的绿茸茸的薄毯,细瞅之下,像一个个蠕动的毛毛虫。好不惊喜,原来,雨前雨后的景致都是那样的触目,那样的生机,我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神奇的杰作。

  春的气息无处不在,春意越来越浓,越来越重,春的气息已经感染了每个人的心怀。

  四月,是踏青的好时节,也是看花赏花的好时节。红绿扶春,欣欣向荣,我还要一路游赏,一路品味。让美好永驻心间,让春意永驻心间。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5

  春天迈着灵巧蹒跚的步子来啦,那一群群身着燕尾服的燕子,也潇洒地从南方回家啦。

  燕子真可谓活脱脱的春之精灵。

  清晨的山乡素雅、恬静、温馨,麦苗刚刚泛绿拔个,树木冒芽扬絮,农家小院简洁质朴,还有缕缕炊烟袅袅升起……仿佛是一团披着薄薄轻纱、朦朦胧胧的梦。睡醒的燕子展开双翅、轻盈地飞出窝巢,一只,又一只……叽叽喳喳的叫声划破山野的寂静,一会儿工夫,绿树丛中,农舍屋顶,到处都是燕子飞翔的身影。时而在蓝天中箭一般上下翻飞,冲散片片白云和缕缕炊烟;时而栖落屋顶、门前,迈着方步悠闲地四处张望。远处长长的电线上,时常布满密密麻麻的小点,像一串歌唱山乡风光的五线谱,又像一排刚上学的孩子在听着口令做早操,那景致别有一番韵味。

  燕子恋人,也恋家。无论贫富,不管房子高矮,只要选中谁家、在谁家筑啦巢,明年春天必定不远千里万里,不顾风雨飘摇,历经磨难,继续回到老房东家。进门一看,那屋梁上的燕巢也必定完整如初。山乡虽然每年都有新燕子来,可主人与新燕子的父母是老相识、老邻居。燕子与农家相敬如宾,相处和睦,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春天是农家最繁忙的时节,庄稼人天不亮就下地,耕田、播种、除草,如果遇上旱天更是累上加累,没白没夜地辛勤劳作着。这个时候,到山村看看,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许多农户家的大门紧锁着,而堂屋的门却大敞着。原来主人担心妨碍燕子出出进进,下地劳动时干脆把堂屋的门开着。谁家住着燕子,谁家能把堂屋的门开着,谁家就住着福气和吉祥,就守候着丰收和喜庆的消息。

  那是个非常安谧的上午,春风轻拂,吹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坐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槐树底下静静地读书。忽然一阵燕语自天而降。住在我家的那窝活泼伶俐的燕子外出觅食归来,在进屋之前先栖落在我家那棵梧桐树上,兴奋地讨论着什么。那话一句接一句,又急切,又欢快,像一群春游归来的小学生,喋喋不休地争抢着倾述所见所闻。老燕子看着小燕子日渐老练,心情激动,飞上飞下,手舞足蹈。我听不懂它们的话,但我分明感受到它们的快乐。我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突然那只小燕子竟然悄悄落在我读书的饭桌上。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仔细端详着,忍不住轻轻地、微微地笑啦。与这小精灵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竟让我十分激动,紧张和欣喜迅速传遍啦我的每一根神经。我能看清它的每一根羽毛,刚刚长出的乳毛细细密密的,黑白相间。那小燕子眼睛黑黑的、亮亮的,嘴唇黄黄的,小脑袋摇来摇去,还用嫩黄的小嘴巴啄几下我的书本,透出几分天真和调皮。我们没法用语言沟通,但我读得懂它那单纯友善的目光。我鼓鼓嘴,轻轻吹吹口哨,它竟然高兴地点点头。我们像是一对好朋友,用彼此真诚和善意,守候这短暂而美妙的时光。在那充满快乐和感激的对视中,我异常轻松,心中沉积数日的疲倦和郁闷,随着小燕子的身影飘散啦。

  春天,燕子们争相展示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它们与人和睦相处,捕食昆虫,保护农作物,守候农家的收成。秋天来啦,又要带领子女跋山涉水、长途旅行,抵抗暴风雨的淫威和烈日的曝晒,甚至耗尽生命。因而更懂得珍惜生活,一旦安顿下来,总是恩爱和睦,小燕子享受着长辈无限的疼爱。燕子从南方回来不久,小燕子就降生啦。这时的老燕子异常勤快,忙着捉来各种活蹦乱跳的小虫子。老燕子刚飞进屋,那小燕子就张开黄黄的小嘴,喳喳地叫喊争抢。小燕子吃饱啦就开始撒娇,头在老燕子身上拱来拱去,然后安静地睡觉。小燕子渐渐长大啦,应当学飞啦。记得有一只小燕子胆子特别小,别的兄弟姐妹都会外出觅食啦,而它仍然胆怯地叫着,扑棱着翅膀就是不敢从巢里往外飞。燕子妈妈急啦,一翅膀把它打出啦燕巢。谁料这只小燕子忽忽悠悠地飞啦几下,掉在啦我家堂屋的地上。这时小燕子急啦,咧着嘴大声惊叫着,恳求妈妈解救。老燕子担心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惊恐万状,那叫声近乎凄惨和绝望,一边在屋里七上八下地翻飞着、示范着,一边急切地催促着、鼓励着,竟几次想把小燕子叼起来。小燕子急中生智,扑棱啦几下翅膀,歪歪扭扭地飞到啦院子里、落到树上。小燕子没有责怪妈妈,反而兴高采烈地唱着、跳着,那分明在说:多亏妈妈一翅膀,才让自己长大,学会啦飞翔。老燕子见小燕子有惊无险,欣慰中又透出一分难割难舍。小燕子的飞翔和独立,是老燕子的殷切期望,也是脱离家庭、走向独立的开始。燕子们就是这样在爱与恨、聚与散、生与死之间一辈辈承传和繁衍。

  燕子最体谅人、最关心人,从不给农家添麻烦,连窝里的垃圾也一点点地叼到野外。主人在家时,躲在燕窝里呢喃细语,温文尔雅。天要下雨,燕子们总是喳喳叫着,在你面前反复低飞,给你预报气象。即使下雨天羽毛被淋湿啦,总是在进屋之前先抖抖翅膀。一场秋雨一场寒,燕子们必须在霜降前恋恋不舍地飞向南方。它们不愿惊动邻居,也不愿邻居因它们离去而伤心,总是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迁徙,走得无声无息,不留任何声响和只言片语,甚至连一支轻柔的羽毛也不留下……只把一种期待留下,一种美好的记忆留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上几岁年纪的人总是盼着儿女早早像小燕子长硬翅膀飞上蓝天,然后又盼着孩子像飞出的鸟儿常常回归母巢团聚,你一言我一语诉说辛酸与幸福。在外的人离乡久啦,见到回归的燕子,胸中自然涌动思乡的情感,渴望如同燕子年年飞走、年年回来。叶落归根,总得回到自己在南方或北方的旧巢。冬已过去,春暖花开,我们该像那美丽勇敢、感恩重情的燕子,义无反顾地飞回老家……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6

  人说:“春雨贵如油”,今日沿途回学校来,遇见在春日里还未完全怒放灼灼其华的各种花瓣,已是被风雨凋零一地,心中不免觉得些许遗憾。仿佛是自己怠慢了这个季节的美丽,没有及时地记录下本该属于她的绝代芳华。

  沉闷的冬季总让人觉得憋屈,似乎你想长长嘘一口气却被冰冷的空气给凝住只得咽回去。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推开门,抬眼望户外,突然发现一路之隔的荒原处,竟然有了颜色,那是一小块不知哪个农人种的油菜花,在一大片一大片枯蔫耷拉的草丛里,耀眼地闪着金黄,在乍暖还寒的春风里,让人突然觉得生命开始有了蓬勃的希望。虽不能近距离触摸她凝脂般的小小花瓣,但似乎在风中嗅到了她的幽香。渐渐地,每一个早起的清晨,我都不自觉地会朝那片荒野望去,春神倒真是像拿了她的画笔,眼见着单调萧瑟的土地上,色彩次第亮了起来,空气滋润了起来,春风拂面早已消失冬日的凄冷。宿舍旁边靠近学校院墙那井然有序排列的各色树种,当然也受到春神的眷顾,早已涂抹得花光红艳,几天前感觉还是一树寂寞锁寒冬,昨日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紫玉兰的花骨朵,今早就见一瓣一瓣的张开来,那颜色恐怕人间再高明的调色师也难以调出吧,紫玉兰上浅下深,过渡得极其匀致,似一片鼓满风的小小的帆,白玉兰白得润泽让人顿生怜爱,可谓国色天香啊!每一树的花都开得如此欢喜,连孩子们在树下快乐地跑跳着的时候,她们也要翩翩飘洒凑凑热闹。每每从教室回来,在那条人工铺成的'小路上,总会驻足一番,脚边是依然在沉睡着的草地,他们懒得还未换上绿罗裳,仿佛是安静的小弟不愿意出来和美丽的姐姐们争宠,也好,美好的东西太多了会让人应接不暇的!待我走一段又一段时光,品一段又一段故事,果然,校内春色尚正好,门外已是春满园,一周没有出校门,周末回家,乡村一路上早已是姹紫嫣红,桃之夭夭其华灼灼,不知道世人为何对桃花不太欣赏,我倒觉得她极似一精致女子,媚眼流转,冰肌玉骨,不一定在花园绽放,野外只要能够生根的地方,她依然可以开得风华绝代。大概是有人觉得她妖艳了一点,但在我看来,她在春日里足足可以为这个季节增添一片晕染的红颜,我想生命是需要一点激情的!淡淡的梨花也许更得人心,她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着一身素衣,在这个缤纷的季节里别有一番风味,而梨花带雨更是诗词里了不得的意境。

  待到桃李芬芳时,春神估计该准备真正歇脚人间了,她也顾不得该宠谁了,玉手一挥,今夜,已是虫声新透绿窗纱,大地真正伸了伸懒腰,春潮涌动,万物争相来拜会春神。这不,雨儿硬是舍不得走了,淅淅沥沥又点点滴滴,春神之子我虽无意厚此薄彼,但我还是期盼雨后大地依然: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7

  风儿变得柔和,小草已经泛绿,春天已不知不觉走到我们身旁。

  我曾经问过打扫落叶的秋婆婆,也问过雪中跳舞的冬姑娘,四季之中哪个最短暂易逝?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春姑娘!因而再当春天来临的時候,我的心中就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我要想法儿把春天留住。

  于是,我携妻带女来到田野,去捕捉春天的信息。看着那柳枝上泛出的柳黄儿,我拦过几缕置于鼻下,嗅闻出了春天的清香。妻子薅一把刚刚出土的野菜,说要带回家里,亲手烹调成一味時鲜小菜,让春天在牙际间留香。女儿则携了一个描有牛面的风筝,在和煦的春风里,放飞着绿色的希望。

  我还意犹未尽,又找来一架相机,我要把春天装进我的脑海里。我变换着光圈和焦距,给桃花弄一个特写,给蝴蝶搞一个素描。回家后,我认真编辑整理,把春天的色彩存贮在了我的电脑里,以便什么時候想她了,就翻出来看看,算是给那容易受伤的心灵以慰籍。

  女儿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春天种在花盆里?我和妻子找来三四个花盆,一盆播下了油菜的.种子,一盆埋下了芫荽的希冀,一盆种下了葱绿的蒜苗,一盆栽下了芳香的月季。我们将它们放在阳台上,让它们尽情享受春天的阳光,让春天的气息溶进种子的每一个细胞。

  以后,每天放学后,女儿总是不忘给那几盆新绿浇浇水。妻子上班前总要给那几个花盆松松土。我则每天都要长時间地凝望那些绿色的生灵,我要将春天永远锁定在我的记忆里。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8

  当你停下脚步,听——从远处传来一种美妙的声音,似乎是飘渺的风声,又似乎是优柔动听的鸟鸣声,从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从遥远的天边传来,从深邃的地底下传来……

  那是她的脚步声,悄悄地——近了。

  当泥土散发出芳香的时候,到处都悄无声息的忙碌起来。一股新势力在土地里拼命地挣扎着,都想在她来临之际展现出自己最旺盛的一面。蚂蚁们排着一支长长的队伍从地穴里爬出来,兴奋转告其它的生命:“大家快点噢!她快来啦!”花儿姑娘们在悄悄地梳妆打扮,准备以婀娜的风姿来迎接她的.到来。森林里的动物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想要一睹她的风采。所有的生命都像被召唤,整装待发。

  不知不觉地,她已经来了,悄悄地来了,谁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来的,从哪儿来的。但是,她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变,沉睡了整个冬天的生命都醒来了,小草们从泥土里挣扎出来,像一群欣欣向荣的少年,生气勃勃,为世界带来了一大片绿色,花儿们全都绽开了笑脸,远远看去,像一片五彩斑斓的彩云,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小蝴蝶。大树的枝条上,也长出了一株株嫩芽,绿得发亮!小河愉快的奔跑着,鱼儿们在水面上跳跃、旋转,动听的鸟鸣又重新回归自然,她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释放出来。自然的一切是多么美妙,犹如一幅五颜六色的水彩画。

  她好像在告诉我们:快去学习,快去播种吧!她不光为世界增添了漂亮,还给世界带来了生气和希望。

  哦!她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春!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9

  柳树的头痒了,冒出了小绿芽;小草睡醒了,探出了小脑袋······信鸽来信啦!说:“春天来了!”

  春天是个好季节,暖和呀。孩子们也很喜欢春天,玩儿的多啦!我家小区的孩子,当然还没上学,常常在楼底下玩呢。他们常常会围在一块儿做游戏,那欢笑声,多清脆,多好听。饱含着一种小孩子才有的童真,多想那灵巧可爱的小鸟呀!也有时候,几个小女生在一起捡树上掉下来的'花瓣。那树上开满了花,挤得都没位置呆了。花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是清香吧。淡粉色的,有些泛白,看起来很高贵、典雅,令人心情舒畅。捡花瓣可以做什么?她们喜欢用白色的纸巾儿包起来,在顶部结尾处用彩声扎起来,随时都能闻到一股清香,可惜就是落花的寿命不长哪,不几天,就会枯黄了。

  春天也是个放风筝的好季节。风大的那天,飞上天的风筝一定不少。天上的风筝会各式各样,比如老鹰啦、小鸡啦、彩蝶啦这些等等。有些孩子似乎就是和飞得最高的那一只风筝的主人比赛,心里暗暗想着:我的风筝要飞得最高!如果你边喝着果汁,听着音乐,坐在柔软的草坪上看着天上那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的翱翔,我想,这一定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呀!

  春天,就是孩子们的背影。孩子总是踩着她的影子一路走着、欢笑着。啊,春天永远是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10

  今年过年有些特别,由于各种原因,我留着老家的时间比较长,好多年没这么久地陪伴在父母身旁了,通过这些天的朝夕相处,促膝谈心,我亲爱的父母变了,变了很多很多,头发几乎全白了,瘦弱的脊背弯了,越来越矮了,和我们在一起,就像我们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一样,他们越来越需要依靠我们了,特别是心灵上的依靠。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于农村,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和无法割舍的情怀,也许是因为那清新的泥土的味道已入心脾,也是因为那漫山遍野的树林染遍了身心,也许是因为一种朴素而幸福的温情。

  每当年关临近,我都会回到家乡,跟父母过年,这时,我总盼着春天快点到来,其实并不是说我讨厌寒冷的冬天,就像现在的我并不讨厌之前经历的坎坷一样,只是我又在惦记阔别已久的灿烂春光了,向往变幻的美丽了。

  我的家乡在高耸入云而美丽无边的白竹山脚下,这里除了层层梯田,就是漫山遍野的'树木。当冬天接近尾声,各种各样的树木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抽出嫩芽,有嫩绿嫩绿的,有绿中透红的,有鲜红色的,还有……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时间难以找到词语来形容它们。也有不急于抽芽的树木,只是盛开了鲜艳夺目的花朵,鲜红的腊梅傲雪迎春,让你由衷地钦佩。雪白的映山白纯洁豪放,白色的花瓣毫无拘束,自由伸展,父老乡亲们之所以把它叫做映山白,是因为这种树木有很多,山里随处可见,开起花儿时,远远望去,整座山都变白了,听说它还可以入药呢,是名贵的中药材。有的树木却毫无动静,似乎还赖在冬日暖暖的被窝里,尽管外面开始阳光灿烂,也迟迟不肯起床出来迎接春光。

  立春过后,树木的小草愈发的葱茏起来,梯田也荡起了粼粼的波光,从高处望去,仿佛闪烁着许许多多排列有序的灵动的月亮。太阳光愈发温暖起来,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充满希望。

  我们的家乡很美,陪伴着我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尽管我的童年充满艰辛,但是她总给我们带来灿烂的春光。我们的家,我们伟大的母亲,尽管现在我们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多么多么地希望,我也相信,我们会阔步向前,家乡的明天会更好!

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简短 篇11

  几天以后,村民兵连长通知我准时参加镇里的征兵体检,其实他一直也没有弄懂我的名额哪里来的。目测、体检、政审、定兵,一切的手续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到位。一人当兵,不光是全家光荣,更是整个赵姓的`院里,整个村子的盛事。

  村里乡亲淳朴,知道当兵要走了,婶子、大娘,左邻右舍,都会上门盛邀去家里做客。那时家家条件艰苦,简单炒上两个菜,弄上二两酒,坐下来聊一聊家常,总是说一些鼓励的话,出去好好干,干好了千万别忘了乡亲。二两酒下肚后,才是压轴的好吃的——饯行的饺子。虽说北方常吃的是面食,但此时的意义却是大不一样,“起脚饺子”“落脚面”嘛。个把月,一家挨一家,排着队吃。当然舅舅和姨们也会上门邀请,并或多或少包上个小红包。印象最深的就是庆四嫂子,她是民办教师,虽然穿戴朴素,但很整洁,手脚也麻利。不光请我吃了饭,我入伍时的床单也是她给跑的边,直到现在,入伍时的床单和第一身军装还珍藏在衣柜里,因为它是那个年代、那种乡村情感的见证。

  定兵之后,接兵干部要例行家访,这是必须走的程序。其实,定兵之后,我就主动跑到县城中心街东风池宾馆去找到了接兵干部。接兵干部一个姓何,一个姓赵,若干年以后我与两人同在支队政治处当干事,也许这就是缘分所在。赵排长是军校实习学员,挂红牌。何连长是武警中尉。何连长见我跑来跑去十分活跃,就对我说:“我不认路,你就担任接兵队部的临时通讯员吧。”作为准军人,这样的任务肯定接受,我把情况告诉了父母亲,他们也是乐开了怀。就这样,每天早饭后我准时到东风池接兵干部驻地报到。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汽车,我天天骑着一辆大轮的自行车,接兵干部裹着大衣,坐在后面,颠簸着四处家访,有时也会跑邮局帮着接兵干部邮寄包裹,帮着传话送信。等到全部新兵家访完毕之后,才邀请何连长、赵排长到我家家访,也都熟悉,两人爽快答应了。第二天约上高中几位很要好的同学,一路自行车队,前面带路的,后边压队的,一路颠簸,一路说笑,浩浩荡荡,把接兵干部接到家里。

  这种场景,我现在仍然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