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时间:2025-09-22 13:14:11 作文大全

繁忙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都有了新的理解。现在是时候静下心来,写一写日记了。你真的知道如何写日记吗?以下是为三年级学生准备的150字关于清明节的日记,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1

  今天是4月5日清明节,昨天在学校,数学老师为了让我们玩儿地开心,所以没有布置作业,当然语文也很好呀!虽然有作业,但老师还是给我们少布置了几项作业。到托管班的时候,我发现有的'班还没有作业呢!我要告诉你们:我们可是要放三天假的呀!

  我想要是每年的清明节都这样那该多好啊!还有今天早上我去上英语课的时候,发现今天基本上都是在跟我们一起玩游戏,下课的时候发现没有发作业本,我就问老师:“今天没有作业吗?”老师说:“对呀!让你们好好玩一下。”我听了这话就兴奋极了,真是没想到英语也没有作业呀!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我与爸爸一起去为已到天堂的爷爷去祭奠。

  我与爸爸在今天一起去为爷爷烧纸钱。当我们到爷爷的墓碑前的时候,我想起爷爷活着的时候的样子。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爷爷平时背着柴腿一摇一晃的身影,在爸爸上学的时候,爷爷为养家糊口,每天都放牛,当时大冬天的爷爷只穿这一个布鞋,还是一个露脚趾的`破布鞋,爷爷想买一双好鞋都买不到,因为这个爷爷的腿都落下毛病!

  爷爷我想对你说:现在生活好,爷爷你的一生都没想到福。在天堂不要舍不得花钱,我们给你烧好多纸钱呢!你该花的花,别担心我们,我们很好,在天堂好好过日子,别挂念我们。

  爷爷,我爱你!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3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借扫墓之机,回顾过去,重温历史,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聆听革命传统,是对广大团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员思想道德工作的客观需要。为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爱国热情,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xx月xx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信息技术系20xx级1班团支部组织到华北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庄严的英雄纪念碑前,同学们佩戴白花,团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同学宣誓,向英雄们致敬,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立志继承烈士们的遗志,奋斗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宣誓后,同学们庄重地献上了带来的花圈,静静的立在墓碑前,追悼革命先烈们。面对这英烈们长眠的纪念碑,就好像有无数英烈站在我们面前,顶天立地!是他们,为了我们的新中国,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自己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烈士们的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着为祖国不懈努力的'信心。

  在参观烈士纪念堂内,有烈士们的画像和遗物,他们的脸上蕴藏着含蓄的威严和一种坚不可摧的革命斗志的脸庞,一串串的字迹记录了革命先烈们光荣而无悔的事业,一件件印着岁月印记的先烈遗物昭示的是先烈们坚定的希望,大家又仿佛亲眼看到了烈士牺牲时的壮烈场面。同学们一致表示要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

  最后,同学们在烈士们的墓地前献上白花,以纪念他们不朽的丰功伟绩。

  本次活动,增进了我们作为大学生应有的爱国热情。我们在这里纪念革命先烈,就是要学习他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为了理想信念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让先烈开创的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用我们的双手书写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并且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更加积极的投身于热血生活中,努力学习,为成为祖国未来的坚实栋梁做准备。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4

  4月4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清明节。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寄予了后人对先人缅怀悼念之情。清明扫墓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今年清明节我们真维斯爱心社及天津工业大学的其它兄弟社团组织在学生资助中心金学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天津市北辰区烈士陵园悼念白芳礼老人。

  虽然白芳礼老人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但他的先进事迹及高尚品质,鼓舞着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一有稳定退休金的老人,不在家安享晚年也就罢了,看谁可怜帮上一把也就罢了,何必要过捡别人鞋子穿的生活,反过来却把自己蹬三轮挣来的`苦力钱,全部捐出去呢?可白方礼从来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他就要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或许正是他极其清贫朴素的生活,与他捐出的35万善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才使人们麻木的神经受到触动;或许正是他老迈的九旬之躯,与三百学子灿烂的笑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使人们漠然的心湖荡起了波澜!在人们心中,白方礼的35万元,远胜过比尔盖茨捐出的多少亿巨款。由白方礼的事迹,社会知道了什么叫‘拳拳之心’,什么叫‘积小善成大善’,什么叫‘大爱无言’。

  白方礼老人不仅让这个社会明白了一个道理,更让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从事的职业多么卑微,只要你竭尽全力去爱,去奉献,你都会变得高贵,受人爱戴!”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正是像白方礼老人这样无私奉献的人,这个社会需要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

  已经有人提前来到这里看过白方礼老人,那些或许是他的亲人,或许是像我们一样感激他、尊敬他的人。但是不管是谁,我们知道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人,在努力、在传承白方礼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这些贫困学生,能得到社会的资助是不幸中的万幸。我们更应该像白方礼老人学习,学习他的舍己为人、善良与无私。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耄髭之年还坚持二十载无怨无悔。

  通过这次为白方礼老人扫墓的活动,不仅让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学习的不易,更让我们明白了在社会中为我们能够在学校顺利上学的父母的辛苦劳作,让我们明白了社会的艰辛,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白方礼老人的高尚情怀与对祖国下一代的深切期待。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5

  3月31日,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到灌南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瞻仰烈士遗迹,这是非常好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活动号召同学们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深化道德教育,铭记先烈遗愿,明确成长志愿,做出庄严宣誓,调节学习节奏,继承光荣传统,缅怀革命先烈。

  活动中辅导员李云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烈士陵园隆重聚会,举行清明扫墓活动。此时此刻,当我们站在纪念碑前的时候,我们悼念,我们品读,我们铭记。我们悼念无数为了灌南解放和繁荣而英勇捐躯的知名和不知名的英雄;我们品读革命志士的`信仰、坚贞,崇高和不朽;我们铭记源远流长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虽然时间永是流逝,但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一直被人们传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崇高品德我们应世代铭记,他们的无畏和奉献精神应万古长青。

  最后宣布:灌南新东小学“继承革命烈士意志争做四好少年”清明扫墓活动现在开始。活动中少先队员敬礼并唱少年先锋队队歌,向烈士敬献花圈,向革命先烈默哀,然后少先队员代表献词,全体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

  我们是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们在烈士墓前宣誓:先烈们为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建立的丰功伟绩、我们铭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珍惜;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华民族的腾飞,将由我们来完成。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奋发有为、誓作栋梁、振心中华、再造辉煌。继承先辈遗志,永做革命接班人。

  我们思想永远昂扬,灵魂永不跪倒,步伐永远坚定,这就是我们面对先烈的铮铮誓言。我们将无愧伟大时代,我们将奋然前行。

  最后,全体师生近前瞻仰纪念碑、祭扫陵园,参观陵园,参观灌南纪念馆,要求学生撰写活动后记。

  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安全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全体师生安全顺利返校。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6

  我很喜欢秋天,因为她的美是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当一片枯叶随风而下,满目的金黄就会涌起收获的希望。当秋天姗姗而来,跟在后面紧拽着她衣角的孩子就是中秋节。在北方赛龙舟活动实属罕见,所以大家也只能共同赏月、品尝月饼了。

  又是一年中秋节,桌子上一大堆时髦的月饼让我眼花缭乱。我本不爱怀旧,可是每当吃到一块黏糊糊、油腻腻的月饼时,也难免怀念起从前的月饼、从前的中秋。

  那时候的中秋节,大家都会在奶奶家团聚。在乡村听着犬吠,闻着泥土的芬芳围坐在院子里,爸爸会把那张散发着原木香味的`旧木桌搬到院子中央的枣树下,枣树粗壮的枝干向外伸展着,密密麻麻的枝叶在天空中笼罩起了一片浓密的绿荫。馋不住的我总是穿过院子往厨房跑,想趁忙找几只月饼吃。但妈妈早就把他们放到了高处,点着我的小鼻子告诉我,要等月亮出来才能吃。

  等等啊等,等到满桌的饭菜已经飘香,等到大叔哥哥下班归来,等到院子中央点亮了小黄灯,月亮才慢悠悠地露出她那张圆润且镶着丝丝金黄的脸来。

  装在红红的、方方正正的纸盒里的月饼这时才粉墨登场。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狠咬一口,那时的月饼真叫香。我最喜欢里面带着青红丝的五仁月饼,馅料丰富而有劲道,一边吃一边找那夹在馅里的小块儿晶莹剔透的冰糖,如若找到了,感觉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儿,像是吃到了一种财富,在心里长久地留下儿时最纯真的感动。

  大家团坐在一起,互相说笑打趣,偶尔嘹亮地喊上一嗓子,用月光温暖了儿时的回忆。

  终于,我在一堆月饼中找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从里面找出五仁月饼。一口下去,却更让我怀念童年中的中秋滋味。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7

  电子面板上的日历又新翻了一页,又是久违的中秋节。和哥哥坐在飞船控制室中,给远在天边的父母打去电话,这感觉熟悉又陌生。哥哥朝我会心一笑,勾起了我过往的回忆……

  那是2119年的中秋节,尽管人类的居所已遍布到星系各处,古老的传统始终未被打破。学校已经放假,同学们也各奔东西回到家中。而我的父母则在星系之外执行任务,几年来,我和哥哥都未曾等到父母回家。

  我盘坐在船头,看群星闪烁,尽管身处茫茫宇宙,它们却一点都不孤独,我叹了口气。哥哥走来轻声说:“我们去地球看看吧,看看月亮。”他眼中依旧平静如水,我却早已迫不及待的起身,调出了控制面板,开始向地球进发。

  地上一片寂静与荒凉,原来这就是地球,我失望地摇摇头。人类的战争和过度开发,终是让地球逝去了,如儿弑母般残忍。

  抬头,便是那轮明月。即便地球已不复往昔生机,它也依旧将光芒从太阳手中撒给大地。月光有些清冷,但更多的是一缕化不开的哀伤。哥哥吟起一首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突然想起了儿时父母带我们在星系中旅行,故乡只是飞船。原来这是诗中思念的故乡,更多的应是指那远方的亲人。

  眼角不觉淌出泪来,看向哥哥,他早已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他是自小喜怒都不形于色的人,而在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上,他与我都无法抑制。

  飞船上走下两人,是父母的'全息影像。在我早已冻僵的心中,传来丝丝暖意:父母曾说要来与我们团聚,虽然是以这种方式,却未曾失约。

  母亲拭去我们的泪水,一家人坐在干涸的土地上,父亲讲起了中秋的故事。虽早已耳熟能详,但此时,我却更能体会到故事中“团圆”一词的含义。沐浴在月光中,我感到的是欣喜、感动和幸福……

  “看,父母正朝我们挥手!”哥哥叫醒了我。我兴奋地和父母谈起了学校生活、谈课外的工作、谈2119年那中秋之夜的意外团聚。

  地球之上,明月仍在闪耀;星系之中,游子却已不再孤独。漫漫太空中,一艘飞船灯火通明,让人有种家的感觉,一种团圆的感觉。

  团圆的意味,其实很简单。能和家人聊聊天,一起回忆往事,这种幸福,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期盼的团圆。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8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每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起杜牧的诗——《题乌江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自刎乌江,真让人惋惜不已。

  项羽的`神勇,千古无二,想当年,项羽曾用三万骑兵大破刘邦的五十六万联军,打得刘邦只剩下三千多人,那是何等的辉煌?然而项羽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错过韩信、气死范增,加上鸿门宴上错失除去刘邦的大好机会,导致后来的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他万念俱灰,再没有巨鹿大战的神勇,感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了却一生,可惜呀,可惜!

  男儿当自强,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项羽能认识到这一点,在失败中奋起,重整一支军队,包羞忍耻,重返江东,那真是“卷土重来未可知”!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无权评价孰是孰非,但项羽的遭遇却留给后人许多启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在拥有才干卓识的同时更需要不屈不挠的意志和识人用人的本领,只有这样,才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9

  开成二年初夏,我离任苏州己经十一年了。今天,一位来自苏杭的旧友来拜访我。久别重逢,满肚子的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向我描述江南的变化,只言片语都让我觉得心驰神往,让我恍若又再次目睹了那江南的旖旎风光……

  江南的风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啊,都是我所熟悉的.样子。天刚刚泛鱼肚白的时候,太阳像一个步伐沉重的老者,一步一步从地平线向上缓慢挪动。他自身的光芒四处散射,把朝霞晕染得五彩斑斓。太阳倒映在水里,在水晕开了,变得模糊了,变得朦胧了。那江水被染得通红,胜过了那火焰。

  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枝头吐露绿芽的时候,江面上微波粼粼,除了和风在江面徘徊外,也没有什么船,很平静。江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江底的水草在舞动着。那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像一块碧绿的翡翠,晶莹无比,比江边用来做靛青色染料的蓝草还要绿。水中的鱼儿沉醉于这美景之中,流连忘返。那流连忘返的何止是水中的游鱼呢?还有那每一个到达过江南的游人啊!

  能不忆江南?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

清明节日记150字三年级 篇10

  星期一上午,语文老师王老师要开始点人上台背古诗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王老师开始点人了。我非常紧张,心想:老天爷,千万不要点到我啊!我昨晚背是背了,可是背得不是很熟。天灵灵,地灵灵,千万不要点到我啊。我紧张地看着老师,当老师向我这边看过来时,我下意识做了一个在捡东西的动作,可不管我怎样,也改变不了命运,老师还是点了我。

  我坐在凳子上,腿不停地发抖,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地迈出了一只脚,接着又伸出第二只脚,然后整个人站起来。我不停地把手在裤子上摸来摸去,还不时地摸了摸鼻子,抓了抓头发。可我还是站在原地不动,像一根钉子似的。突然,我的同桌张逸赓把我用力一推,我上前了几步。老师看着我的'样子就说道:“聂梓翔,别紧张,慢慢来。”接着,班里响起了呐喊声:“加油,聂梓翔!加油,聂梓翔……”我鼓起勇气,吸了一口气,紧张地走上了讲台。

  我来到讲台上,望了望天花板,断断续续背了起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三万条。”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不解,不知道同学们笑什么,我回想了一下,突然意识到哪里出错了,我立马说道:“啊!不对,应该是穿尽红丝几万条!”老师对同学们说道:“聂梓翔战胜了紧张,我们为聂梓翔鼓掌。”

  之后,我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不好意思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心里想着:我刚才背得好不好?有没有太多错误?有没有结结巴巴……

  通过这次背古诗,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敢于尝试才能战胜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