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出真实的作文,我们必须进行准确的观察;为了让作文更具体,细致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而要使作文更深刻,观察要更为透彻。下面是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期待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我们全家总动员,一起包粽子。
一早,我们就买齐了包粽子的材料:箬叶、糯米、肉等。爸爸先给箬叶洗了个热水澡,我这个“小兵”负责淘米,妈妈手脚麻利地把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接着,我们把米用酱油拌匀,往肉里加入料酒、酱油、糖等,妈妈说:“让它们睡上一觉,下午我们就可以大显身手啦!”
刚吃过中饭,我就迫不及待想开工,但妈妈说:“再等一小时左右!”“啊,我一分钟都不想等啦!”我急得直跺脚。终于,妈妈受不了我的软磨硬泡,终于开工了!
妈妈拿起一片箬叶,我和爸爸也跟着拿起一片箬叶。妈妈轻轻松松就把箬叶卷成漏斗状,可在我手里,箬叶却成了一个调皮的孩子,我怎么也卷不好。爸爸一卷,箬叶成了一个真正的漏斗——底下留了个小孔,我们不由得哈哈大笑。妈妈耐心地教我们,我们也学得很快,终于,一个完美无孔的漏斗状卷好啦!我们先往里面装了一小勺糯米,再放上一块肉,小心翼翼地盖上一小勺糯米,接着用箬叶的上端紧紧盖住“漏斗”,把多出的`叶子对折后向一边扭过去。此时,我的粽子歪歪扭扭,米有点露出来,妈妈急忙来抢救。抢救完毕,我们给这个“大肚子将军”扎上腰带,一个让人馋涎欲滴的粽子就做成啦!我又包了好几个,包得一个比一个好!之后,我们把这些“五花大绑”的粽子关进“牢房”——锅子,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阵阵香味!
香喷喷的粽子新鲜出炉,我们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觉得特别香!看来有付出,才有收获啊!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2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学包粽子,我高兴极了。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绿油油的`就像刚从地里钻出来的禾苗一样,绿得发亮。再准备好糯米、枣子、鸡蛋、肉等做馅,将自己喜欢的馅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我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漏斗形状,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细小的糯米。然后在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接着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没过一会儿,一位大肚的“绅士”出现在我面前,再给它系上“皮带”,它就是个神气的家伙了。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
晚饭,我闻着粽香,吃着我亲手包的粽子,我想:这是我第一次吃自己包的粽子,比哪一次吃的粽子都甜。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3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端午节要用的食物。这不,我奶奶一大清早就把我拉到集市去了。
我们来到集市上,大家都在购买东西,奶奶选了四把艾叶,我疑惑地问奶奶:“买来干什么呀?”奶奶说:“这个可以用来挂在门前避邪,也可以用来给你们小孩子洗澡,是可以消除一切皮肤病。”我连连点头。
回到家里,我爸爸拿出楼梯,挂好艾叶,我和奶奶就准备包粽子了。奶奶先拿起一片叶子,把它裹成竹筒状,然后一勺一勺地放糯米,再把支出的多余的叶子卷过来,最后用棕叶把粽子绑得严严实实。经过短短的几道工序,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出炉了。看着奶奶轻易就包好了,我也跃跃欲试。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做,可最后成形的'粽子难看死了。不过我一点儿也不灰心,我继续尝试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终于,一个可以和奶奶的粽子想媲美的粽娃娃出现在我眼前。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有意思!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4
今天是端午节,是屈原的纪念日。早晨,我穿着漂亮的裙子,吃过糯米粽子,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外婆家。我看到哥哥.妹妹早在门口等着我呢!
我一下车,便被他们拉进房间,玩起游戏来。我先当病人,妹妹当医生,哥哥当护士,玩得可起劲呢。中午,外婆做了满满一桌子丰盛的午餐,我们吃着午餐,心里美滋滋的。大舅妈说:“要是每天能吃到这么丰富的`菜,我就心满意足了。”
下午,我们一家回到奶奶家时,小姑妈大姑妈都来了,她们还发了好多东西给我们小孩吃呢!今天我们玩得可高兴了。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早上,我非缠着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无奈,只好叫我这个冒失鬼。
我先看着妈妈包,只见粽叶、粽米在妈妈娴熟的手法下完成了。妈妈又叫我自己包一变。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粽叶,做成粽子的雏形,紧接着,我抓起一把糯米往粽叶里放,刚放进去,粽叶像一个顽皮的爆竹一下子爆开了,一颗颗糯米像雨点似的掉落在地上,发出动听的声音。我不敢怠慢,赶忙把地上的粽叶捡起来,洗了一遍(因为我妈妈很节约粮食)。我有拿起粽叶包了起来,这次,粽叶在我手里乖乖的,一点也不像是刚才的那一片脾气暴躁的`粽叶。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包好了一个粽子。
接着,我帮着妈妈不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叶和糯米全部包完了,妈妈高兴的自夸我好样的。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6
今天是端午节,昨天妈妈就忙起来了。昨天是阎桥集,我和妈妈去赶集,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包粽子的材料有粽子叶、糯米和蜜枣。准备好材料就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淘好米泡一泡,第二步把粽子叶煮一煮,第三步就开始包粽子了,每个粽子里面放1——2个蜜枣,第四步放在锅里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在煮的时候,满屋子都能闻到浓浓的粽叶的香味。吃起来香香的、软软的、粘粘的'。妈妈包的粽子我吃着特别的好吃。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7
每当端午来临时,每当粽子飘香时,总少不了一番趣味!
端午是有趣的。在端午来临前,人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一些普普通通的粽叶,一些普普通通的糯米,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在奶奶的手里,翻来折去,最后打上结,一个正三角形的粽子就完工了。不一会儿,桌上就出现了许多粽子,远远看上去,粽叶嫩得发亮,漂亮极了。粽子下锅了,煮粽子大约需要一小时,我静静地坐待着,聚精会神地看着。毕竟我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因为太困坚持不住,就蹲在地上睡着了……
乍时,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醒了过来。只见竹篮里放着一些热腾腾的粽子,我立刻站起来,跑到竹篮边,拿起一个粽子,烫得我来回走动。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粽子冒着热气,散发香气,粽叶上还有点点水珠。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我一口咬下去,米团黏而不腻,像雪从口中划过,只留下淡淡的`清香。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吃得我嘴上都是糯米,像一只大花猫,奶奶看到我这个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笑,就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父母的那个时代,端午是忙碌的,因为麦子熟了,该丰收了,于是,人们纷纷拿起镰刀,只顾收麦当然没有干劲儿,所以来了个“割麦比赛”。“三——二——一,开始!”大家你追我赶,耳边不停传来“嘶嘶”声。他们的手变黄了,大汗淋漓,心里却是喜悦的。他们深情地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端午是忙碌的,端午更是有趣的!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8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包粽子、挂香囊、赛龙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赛龙舟。
吃过早饭,阳光明媚,湛蓝湛蓝的天空犹如水晶一般。妈妈带我去阅海湖看赛龙舟,还没到湖边,远远就听见了喧天的锣鼓声。走近一看,湖边插着五颜六色的彩旗,岸边人山人海,八条龙舟在湖面上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地准备着。只听见砰的一声,几条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在湖面上奋勇向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身穿红色衣服的鼓手们紧握鼓棒使劲敲打,步调一致地变换着节奏,水面上泛着层层波纹。看,龙船拉开了距离。我兴奋地跳起来大喊。瞬间耳边传来震耳欲聋的加油!加油!真是热闹极了,人们完全沉浸在这欢乐中。
这时,七号龙船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船手举起双桨,向观众挥舞庆祝胜利,有的跪在龙舟上,亲吻着龙舟,感谢这条龙舟带给他们的`好运,有的抱在一起,流出激动的泪水。看着他们,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成功。再看那些没有得上名次的队员,个个垂头丧气。我真想跑去安慰他们:别灰心,下次继续努力!
这是我第一次看赛龙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细细品味着苏轼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也叫做“端五”或“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要插“无端”:菖、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一说起端午节,小朋友们就唱起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是因什么兴起来的呢?说法很不一致:有的说,为了纪念介子推;有的说是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我一直都觉得散文家是纪念屈。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人士叫屈原,整日为国操劳,为民忧心。当时的楚怀王却是一个昏君,屈原多次劝谏都无济于事,楚怀王怀恨在心将其贬职。由于楚怀王无能,楚国很快就风雨飘摇,面临着灭国的危险,屈原不忍看着国家灭亡,投汩罗江而死。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并用芦苇包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好不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或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配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佳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0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三,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
午饭后,奶奶就忙着包粽子。好奇的我也跟进厨房看奶奶包粽子。
只见奶奶把几片芦苇叶搭好一卷,弄成一个漏斗形,随后把糯米、赤豆、红枣、花生等放进“漏斗”里,再用芦苇叶剩余部分把糯米一盖,最后把芦苇叶的尾部插到粽针的`针孔里穿过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看奶奶包粽子,我的手直痒痒,也忍不住拿起几片芦苇叶试着包了起来。我学着奶奶的样儿,把芦苇叶卷成漏斗状,再放上糯米。但在把剩下部分往糯米上盖时,糯米像“小顽皮”一样漏了出来,撒了一地。奶奶慈祥地笑着说:“别灰心,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然后又耐心地教我怎样包。我认真地按照奶奶教的方法包了起来。呵呵,这次成功了!我又连接包了六个,一个比一个好,看着这有模有样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奶奶也直夸我心灵手巧。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1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明白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之后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之后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貌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终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的样貌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象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我都笑了出来。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最终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2
端午节那天,我跟外婆学包粽子。只见外婆把荷叶卷成一个漏斗样,把加了黑豆的米放入漏斗里,加得满满的,用筷子在大米里插几下,再把剩余的一半荷叶裹起来,包成一个三角形,最后三下五除二用线把粽子捆起来,动作十分麻利敏捷。轮到我包了。我学着外婆的.包法折来折去,好不容易把大米裹起来了,最后在外婆的指导帮助下,包出了一个又大又丑的粽子。虽然粽子形状不太好看,但因为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还是相当开心。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3
在我们浙江绍兴,每到春节之前,都有包粽子的习惯,我们外婆家也不例外。
早在一星期前,外婆就将粽叶和麻绳浸泡在水中,将原来已经都干了的粽叶和麻绳恢复它们原来的面貌。
今天外婆要包粽子,我早早的来到外婆家,准备给外婆做个帮手。外婆让我把浸泡在水中的粽叶取出来,然后一张张的清洗干净,放进脸盘里。我又把麻绳一根根的撕下来,也一起放进了脸盘里。只见外婆已经将糯米清洗干净,而粽子里面的馅外婆也已经一碗碗的准备好了,有红枣、红豆、五花肉、栗子、蛋黄。
一切都已准备好,我们把这些包粽子的材料都放到了大桌子上。外婆就开始包粽子,外婆把那碧绿而又那么平正的粽叶在中间折出一个漏斗状,在漏斗中放进一半的糯米,然后根据放入不同馅料,再用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然后用麻绳给粽子打结。我们包了不同口味的粽子,素的有红枣粽、红豆粽、栗子粽,荤的有肉粽、蛋黄粽。
外婆将这此粽子分装入二个大锅内,再放进水,开始煮粽子。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锅里的粽子香味一阵阵的飘满了整个屋子。二小时后,外婆关掉了火,又焖了一小时,我呀,也在锅又等了一小时。
粽子总算是出锅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个吃了起来,味道好极了。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4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讲的就是端午节的习俗。今天,我和妈妈来到舅妈家包粽子,制做端午的习俗之一---粽子。
十几斤大米,三四包粽叶,还有白线放在桌子边,我望着这些东西,却怎么也不能和那令我垂涎三尺的粽子联系在一起。
等一切准备就绪,妈妈和舅妈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坐在沙发上静静的望着她们,只见她们先将粽叶的三分之一处折为漏斗状,将泡好的糯米用汤勺一点一点的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压就好了,母亲用多余的棕叶一层一层将其包裹成锥形,然后用绳牢牢绑好,这样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做好了。这个工序精细、繁琐,但妈妈和舅妈做起来还是那么的认真。临近下午1点,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然后开始拿起大锅放好粽子,让水没过粽子,开始点火,煮了一个小时,粽叶的香味就很快在屋里沸腾了。但是,妈妈说还不能吃,要小火在煮一个小时才能把糯米的煮透,这样粽子才会好吃。我就耐心的等啊,一会看一下表,终于等到3点了,妈妈把锅盖掀开捞起一个,我来不及冷却,就开始剥开粽叶,吹着热气,轻轻咬了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飘香,里面还包含着家人独特的味道,那就是亲情。充满亲情的粽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5
翻翻日历,不知不觉又快到端午节了,我闭上眼睛,想起那年在老家的场景。
一早起来,我就看到婆婆坐在院坝上专注地包着什么,旁边放着一桶米和一盆叶子,她的手法是那么娴熟轻巧,五六秒就完成了一个,已经包出来一大堆了,包出来的东西个个饱满而鲜艳,像穿着绿衣的娃娃,无比精致可爱。想想最近大家都在说吃粽子,我猜这应该就是粽子吧。
我开心地奔过去:“婆婆,你包的是粽子吗?”
婆婆点点头,“对呀!端午节吃的。”
我兴致勃勃地说:“你教教我吧,我也想包。”
“首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尖尖的锥形,再把米放进去,然后用叶子把米全部紧紧地裹住,再用绳捆起来。”婆婆一边说,一边给我示范。
我一步一步跟着做,动作生疏而笨拙,碧绿的`叶子在我手里象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包不紧米,怎么也裹不好,我就不信了,裹不好你这么个小东西。我不服气,我费力地包了又拆,拆了又包,几经周折后终于包出了一个松松垮垮的、丑丑的小粽子,我嫌弃地看了一眼,太丑了,谁想吃这个呀!
婆婆看了看,憋着笑说:“可以,但是还要加油哟!”算了吧,我知道这是安慰我。我小心翼翼地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桌上,可是“哗啦”一声,米洒了一地,我傻眼了,看着一地白花花的米粒,好不失落。婆婆叹了口气,无奈地帮我收拾一地的米粒。
看来比起包粽子,我还是更适合吃粽子呀……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6
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跑回家跟奶奶学做粽子。到家的时候,我看到奶奶已经在淘米了。我匆忙做作业。
突然,我听到奶奶喊:丁宁,我做完作业,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听到,就一跃三尺高,冲到厨房。到了厨房,看到奶奶包了几个粽子,他们像排队的`士兵一样站得笔直,心里想着:奶奶一定有打包的诀窍。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像模特一样把它包起来:首先,我拿起一片干竹笋叶,卷成凹桶形;然后加一点米,撒一点红豆在上面,把竹笋和竹叶的一面盖在凹桶上,然后用绳子绕几圈,打个结,就包了一个粽子。然后,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包了几个粽子。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兴高采烈地夸我。
吃饭的时候,我看着桌上一盘盘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7
今天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子节。
听说这也是屈原去世的一天。不过我和妈妈买了一些材料,也是应有尽有。有鸭蛋,有板栗,还有自己弄的`红糖。鸭蛋去清,板栗去皮红糖啥也不用干,就好像把他们扒了一层皮,材料弄完了。
接着去找一些洗好的糯米,白白的像一颗颗白宝石,不过不会发光,还没做口水就流一地,要不怎么能被称上大馋猫呢?开包!充满信心,叶子奶奶早就给我们买了,有老人在干啥都快。妈妈先围着转了一圈,形成三角形的小孔,像一个小提篓子,再把上面的叶子往下一冲给它扎进去,然后把线给它绑住就行了。我也找了一个,像妈妈一样把它弄起来,手滑了一下,完了完了!手就像搽了润滑油一样。居然掉了,气得我不行了,我不服气,再来一个!看着很简单,做起来就难多了。
接着,再包一个,终于成功了,心里像飞起来的小燕子太开心了!我包的粽子像一个三角小宝塔
终于包完了,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放入锅中,开蒸香味扑鼻而来,馋的我口水流满地一样。
我们开吃了,一个比一个香,太太好吃了!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看到婆婆在厨房里包粽子,我便走过去,也想学包粽子。婆婆先教我卷粽叶,只见婆婆拿起一大一小两张粽叶,把它们叠在一起,捏住两端一卷,便成了一个漏斗形。我也学着婆婆的样子,轻松卷成了漏斗形,接着我又在“漏斗”里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再放上一块香喷喷的肉,接着又用糯米盖上。只剩最后一步了——扎绳。我一只手紧握住粽子,另一只手去拿线,突然,“漏斗”底下开了个小孔,两三粒米漏了出来。我急忙扔下线,两只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封住了小口,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离家出走”的米。我又拿起线,在粽子上绕了好几圈,在确认绕得很紧了后打了个结。婆婆见了,开心地说:“你已经学会啦,以后家里包粽子的活就交给你啦!”我愉快地要受了这个任务。今天,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锅粽子。
粽子煮好了,剥开粽叶将粽子放在盘中,好似一个白娃娃。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充满了甜蜜。
包粽子与学习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马虎大意,也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可能会前功尽弃。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19
又到一年端午节,吃着来自异乡的蜜枣甜粽,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包江米粽子,虽然简单,却是最美味的。
妈妈会在前一天晚上用凉水泡三斤江米、两捆煮过的棕黄色竹叶。第二天上午,妈妈开始教我包粽子。洗净手,她先为我示范一个,拿起一片沾水的叶子,将一头卷成一个圆锥形,保证尖头不会漏米,就开始往里面灌三把江米,用手把包裹的`江米稍捏扁一些。然后,用另一半叶子盖住江米,绕着胖粽子缠一圈,再拿提前准备好的绳子紧紧绑住粽子。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真神奇啊!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卷竹叶、灌米、缠叶子。可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总是漏米。
妈妈看着我的窘样子,笑着手把手教我。在尝试了几个之后,终于不漏米了。可包成的粽子总是有些丑,个头小,形状不一。“没关系,熟能生巧,慢慢来。”听了妈妈的话,我更加仔细地体会包粽子技巧。
中午,妈妈端上煮好的粽子,竟然有漏米的,再一看都是我包的丑粽子出了问题,只有两个小粽子完好无损。我正觉得有点沮丧,爸爸妈妈却先剥开我包的丑粽子品尝。怎么样,怎么样?我直嘀咕。只听爸爸边吃边说:“嗯,咱家闺女手真巧,粽子好吃极了!”听着爸爸的话,我也剥开一个丑粽子,蘸着白糖咬了一大口。虽然味道没有妈妈做得好,却甜进了心里。
此后三年,我多次和妈妈一起包粽子,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学会了包江米粽子。
长大后,我吃了北方的蜜枣豆沙粽,尝了南方的咸肉粽,可总没有妈妈教我的江米粽美味。
作文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 篇20
中午,我和爷爷一起种黄豆。
祖父挖窝,我撒籽。我询问祖父:_“每窝撒几个籽!祖父说:“三四粒。爷爷挖好啦窝,我逐渐数大豆一、二、三、四,数好后撒到窝内,每一次全是祖父等着我,我气得一头汗。
祖父说:“无需数,大拇指、无名指、中拇指三个手指在碗里抓大豆,便是三四粒,你试一下。“真灵!我激动得跳起。
这下,无论祖父挖多快,我还能紧跟。今日,我懂得了种黄豆一下种。
学包粽子
“包粽子是母亲最擅长的了。只看见她挑了两块又宽又长的叶片,熟练地叠成三角状,再用勺子舀了适量江米放进“音响喇叭里,随后匀称地放入三个大枣,最终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绳线绑紧一个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啦。这一下,可将我这一在家里哪些都不干的人看得目不暇接,瞠目结舌,我真是钦佩母亲!
我教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叠成个大“音响喇叭,用勺舀了适量江米,又放上枣,随后包了起來。可粽子在我手上却反应迟钝一会儿,江米“拱了出去,我急忙着手一片叶子堵上,千辛万苦包好啦,一看真不好看,江米露在外面,自付了九牛二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