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活着》这本书,深感生活的无常与珍贵。故事中主人公经历了无数磨难,却依然坚持生活,这让我明白了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坚韧。书中传达出的亲情与生存的意义,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与事。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1
因果轮回,别透支福报
开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福报。主人公挥霍了家庭的福报,接下来只有去还。因为拥有的时候,没有好好的珍惜父亲打拼下来的家业,没有好好对待有孕的妻子家珍,没有好好的陪伴孩子。所以在他挥霍了一家人努力得来的福,他开始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亲人。当他想好好珍惜的时候,命运不再给他机会,连一次机会都不给。
没有人无缘无故对你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前世有多珍惜,就有多少的享福。上辈子有多的不屑一顾,下辈子就有多少的代价付出。
因为不珍惜,所以身边的人一一离他而去,也一一的给他留下越来越多的悲痛。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2
在空闲时,我还是喜欢看书。看的书很杂,除了课本书籍之外,名著小说都看,不刻意拘束于单一的形式。而一般只是略读。而当看到《活着》这本书时,最多想到的还是葛优演的电影,关于徐福贵跌宕的人生。
《活着》讲述的就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作者余华用平实的叙述手法,平静地叙述了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现实生活。看完后,不觉悲凉,悲哀,悲伤起来。似乎时间所有的苦难都他经历了。不禁自问:活着的意义何在?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3
在自己的放荡不羁之下,阔家少爷一夜之间变成了一贫如洗的农民,他的命运又是如此坎坷,接连而至的灾难带走了身边的.一位又一位亲人,但他并没有埋怨命运的不济,而是仍然追寻活着的意义,清晰地记得自己一生中的每一个故事,而不是选择去销毁、去逃避,他是一位真正有故事的老人家;
同时,上天也是眷顾他的,虽然一生过得很劳苦,但他却收获了世间上几乎所有情谊,在他心中,他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陪伴他晚年的老牛,曾经一起的战友?他苦难的经历里充满着幸福与欢乐,这不正是活着的意义吗?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4
余华——一个看上去朴素无华的作者,却写出了最最朴实但震撼人心的故事
富贵悲惨的一生让人觉的心酸,一个乐观的人面对亲人的不断离去,力不从心的他也只能被现实折服,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因此被打—倒和击溃,依然屹立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与靠全部积蓄买来的老黄牛相依为命着在黄昏的余晖中作者看到的`是一位满脸沧桑却精神矍铄的老人。
在他的一颦一笑中却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人以鼓舞,从而认识到命运的残酷所带来的种种无奈,但在古代人定胜天概念的怂恿下,让后人始终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正所谓饭饱思淫欲,一向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富贵也只能顺应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加上对祖辈基业毫无顾忌的无休止挥霍,生活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中的富贵慢慢的走向失魂落魄,家业日暮途穷!从而逐渐走下繁荣的历史舞台在新时代的洪流中被冲刷着,永远得不到翻身。
这种生活让他心安理得,无所顾忌,就像书中说的:人是为自身而活着,不是为本身以外的事物而活!我无法理解这句话,社会环境的因素给我为物质金钱而奋斗的使命。可是我明白,或许等我到了不惑之年的时候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含义——人生最崇高的哲学!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5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
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
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
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
《活着》的启示与意义:
余华借《活着》想表达的是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这部小说,朴实而单纯,其实就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平静叙述,人的死以及动物的死。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改变人生态度的一本好书。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6
童年,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美好的,可是在作家余华的著名小说《活着》中的三个孩子都过着苦难的童年,在那个年代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不能比,经济不好,条件不好,甚至连肚子也填不饱。
书中的三个孩子,分别是凤霞,有庆,苦根。凤霞是一个女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弟弟有庆能上学,被迫到别的有钱人家去干活。有一次,在三年大饥荒的时候,为了不被别人抢走一个地瓜,差点出人命。有庆是凤霞的弟弟,冬天时为了不磨坏一双布鞋,天天都赤脚跑到学校,又赤脚跑回家。有时空了就会帮父亲干点活。最不幸的是苦根,因为家里穷,以前没有零食吃,有一天苦根生病了,外公给他炒了一大盆豆子当零食,他吃多了,最终被撑死了。上面三位孩子的苦难生活和现在美好的生活根本没法比。
在现在,就拿吃饭来说,书中的孩子为了一个地瓜会跟人拼命,听到有粥喝会高兴得跳起来等,都表现了那时食物的珍贵。再看看现在,吃饭不仅仅是吃饱了,有些孩子只喜欢吃昂贵的`肉或一些山珍海味,只有个别不挑食的孩子。就是这样,有些孩子经常吵着闹着去大酒店,大饭馆吃饭,对一些自以为不好吃的菜指指点点。要是在过去,这些“不好吃的菜”一定是美味佳肴。
这么美好的童年,这么愉快欢乐的童年,有些孩子还会连连叫苦,他们有真正体会到这些过去孩子的苦难吗?没有!我们从现在一直到将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不能再浪费粮食和资源了,否则将来我们会变得痛苦。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7
我是否真的活着?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是否真的以我们该有的意义真正的活着?这是我读完余华先生的《活着》最想思考的,希望以此也能引起大家共鸣。
《活着》一书中,主人公福贵在一个黄昏的午后,以向"我"倾述的口吻,讲述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福贵的前半生是无忧无虑的,他本是他人羡慕不急的富家阔少。可人往往一旦拥有就不懂得珍惜。他把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所有,全部砸在了一个叫赌场的地方。于是福贵终于失去所有,以前的'所谓富贵全都化为浮云。一切都改变了,可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在失去所有财富后,他却收获了人生该有的精神财富。他终于以其该有的活着方式真正的活下来了。
福贵由富变穷了,父亲被气死了而妻子被老丈人带回娘家了就连母亲瞬间年迈不堪了。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太大的改变,我以为福贵会扛不住了。但福贵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承受力勇敢的站起来了。他把几亩地租下并下定决心养活一家人而妻子也终于带着刚出世的儿子回家了,他以为生活的光亮就在前方了,可命运就爱开玩笑。随后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孙子相继离他而去。但他仍好好的活下来而唯一陪伴在他身边的那头老牛成为了他活下去的精神寄托。
在那个残忍的年代福贵经历了太多我们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他把生离死别都看透,他以自己的那份坚强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真正的活着。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8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是亲戚对你的不理解。当你读完《活着》后,你会明白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看着你周围的亲戚慢慢死去,直到你只留下一个孤独的人。当你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你时,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痛苦。
我无法想象如果主人是我,我是否会继续生存,但他仍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我认为普通人无法想象这种承受痛苦的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一开始,我骂福贵,因为他太失败了,但当我看到它时,我开始钦佩他。他太坚强了
当我们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仍然为物质需求挑选三个和四个,我们从不理解上一代为生存而挣扎的情况;当我们仍然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世界上更痛苦的人,我们是否应该比他们更幸运!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介绍让我问自己时,我无法回答。在我心目中,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前几天报道的贪污贿赂官员在法庭判决前的话:巨额贿赂只是为了让下一代生活得更好。此外,我的贡献远远超过了我得到的。这就是他活着的原因吗?
当邪恶的观念一次又一次地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吗!
如果你活着,你应该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和第一件事。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因为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9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福贵,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富家少爷因为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终于在贫困中觉悟,也许那并不算迟。可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败落后相继死去,伤痛还未平复,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离他而去。最后,连他唯一的孙也没有逃过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地活着。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记得有那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看完《活着》,是在这个落日的余晖洒在透明的宽阔的玻璃窗的傍晚。 就像小说的结尾——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上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大自然都是平静而肃穆的,只是我们附加在它身上的感情太多太多。
我一直记得这样一句话,世间无所谓幸福与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的相比较,仅此而已。只有经受了极度不幸的人才能感受到极度的幸福;渴求过死亡的人,才能领悟到活在世上有多美好。
这让我想起《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陈大雷说的,没有经历过死亡的洗礼和死里逃生的人,不能理解那一刻我们的心情。那是他们在久经战乱之后,听到传来日军投降,抗战结束之后的狂喜,不,是悲喜交集。
而这一次,又让我明白,只要活着!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只要活着,就什么都有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苦难,真的都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还能抱怨什么?因为那些不幸,足以见证,我们所拥有的,是多么的珍贵而奢侈。也许,幸福,就是靠苦难这么一点点堆积起来的。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生老病死。旦夕祸福。
人生无常这个词可能不好,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事实。
没人能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也没人能按想象中的模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圆。我们能做的,就是虔诚地对待生命,平平静静,从从容容。
我不知道一部灰色的人生,几个土气的人能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但是,当我一步步地读下去的时候,我被感动了。眼泪算什么,心灵一次次的冲击才是真正的震撼。那些久远而陌生的岁月,那些苦难而坚韧的人生,生生地击在心头,传来一阵阵隐忍的疼痛。
其实它们并不遥远。
当我回望,那片我眷恋的土地上,某些影子与它们重叠。那是当我还不懂事时,母亲所经受的如同凤霞般的苦难;那是当我还年幼时,爷爷和他的老纤绳的喃喃低语;那是当我尚年少轻狂时,父亲掩藏在烟雾后面的叹息和咳嗽……
也许曾经,暮霭中也有如今天一般的叹息吧......
其实我一直在想,都说苦难的人生是坚韧而顽强的,为什么他们的生命却那么轻易地就逝去了?有庆,家珍,凤霞,二喜。他们都是饱受苦难,饱尝艰辛苦的人,他们也都如野草一般地活着,他们从不抱怨生活,也从不感叹自己的命运。他们都有一颗如佛祖般宽容而美好的心,他们只要好好地活着,哪怕穷点,哪怕苦点。可是,命运却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他们。
掩卷沉思,这也许就是这部作品赋予我们的意义吧——活着吧,只要活着!
活着读后感200字 篇10
希望我能以我微薄的力量,朴实无华的文字去赞美这样一个倔强而坚强的灵魂。
他叫福贵,出生在地主家庭,年少时也曾享受过一段骄奢淫逸的生活,实在是个逍遥自在的阔少爷,有父母健在,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陪伴,算是家庭美满,但他在他仅有的可以挥霍的年纪却从未珍惜过自己的家庭。终于好景不长,他花光了家里最后一笔钱财,从家财万贯的少爷变成了生活拮据的佃农。家庭破产之后,巨大的生活落差和心理落差刺破了他麻木冰冷的心,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开始孝敬父母陪伴妻子孩子……但老天爷似乎宁要他为他年轻时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一样,家人陆续死亡之后,四代人竟最后只剩下了自己一个……遭受巨大打击之后的福贵买了一头老牛,继续生活着或者说与生活的苦对扛着。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诚哉斯言,福贵他也是如此,在经历父母离去、妻子儿女离去的双重打击之下仍然不放弃接下来的生活。揆诸现实,可能有人会说,小说终究只是小说,当下哪有这么多苦难需要一个人去承受?但小说是讲逻辑的,而现实从来不讲求逻辑,甚至现实生活带给一些人的苦难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我曾在网络上看到现实版《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他的一生便是如此,老伴子女离去,兄弟大哥离去,只剩一个不太聪明的弟弟和一条老狗。
但老天似乎也不是丝毫不近人情,有人在遇见他的十年后再次看望了他,本想着这位“福贵”该是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了,但当真正见到他时才发现原来生活终究还是会柳暗花明,他再次娶妻并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捡废品的日子里他依然坚强地生活,照顾着自己的弟弟……当有人好奇问起他这么乐观的原因时,这位老人回答:“向前看!”。看似简短的三个字却紧紧围绕了他的大半生,在经历悲喜交加之后仍然不卑不亢,生活依旧有人间烟火气。其实,往事迢递,我们本就不应该踟蹰不前,我们也应该拥有这样充满希望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自己走过一个又一个漫无边际的夜晚,走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正所谓,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世间之事总难一帆风顺,因此学会怎样“苦中作乐”便成为一门学问,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也生动诠释了怎样用自己瘦小的身躯去支撑一个强大的灵魂,去破解生活带给他的种种难题。上天总爱捉弄世人,因此困苦是生命的本色,但世人也要勇于反抗上天,因此不论生存与生活,都要在凡尘中挣扎,即使筋疲力竭,倒下也要再坚强地站起来,继而走完自己的生命旅途。正因如此,人只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山高水长,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我们不用和别人比,不需要在乎别人怎么看,真正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认真过好这一生。王小波曾说:“我来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来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场偶然,我在其中寻找因果。 ”我想不管是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福贵”都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明白了活着带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创造一切可能。只有活着并且不放弃活着,只有不放弃活着并且笑对生活,才能够真正的活着。这可能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最好诠释了吧。毕竟,满怀希望才会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掩卷深思,与其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我更愿意将目光放在今天,继而展望未来,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活着的意义,探索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价值。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却也是对自己一生的一个交代,它可能开始于理想,但绝对不结束于理想。
最后的最后,愿我们都能清醒地活着,明白活着的意义,拥有一个似锦的前程和一个要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