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与地坛》时,我最初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然而逐渐被其深刻的情感所吸引。有几处描写令我倍感触动,体会到作品的艺术魅力。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这篇散文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散文摘抄200字左右加感悟 篇1
课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文章的一、二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心中永远的地坛。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散文摘抄200字左右加感悟 篇2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我记得第一次阅读时,是在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拿到书后就放不下来,深深地被书中的内容吸引。
作者以记者的身份参与了近十年间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有些我们也有亲身经历过。比如非典,我记得非典那年,醋、酒精这种平日里很便宜的货品,突然间价格上调,而且出现经常断货的现象,闹得人心惶惶;还有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的记录;更有柴静个人的一些精神成长历程。
通过《看见》,柴静记录下了很多动人细节,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强与脆弱、看到了人间温暖与丑陋、看到了很多相聚与离别……其实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中,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大家的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很喜欢原文中的一些话,其中有一句写道: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这让我想到,在工作中,作为一名蒙氏老师,每天我们在教室里可以观察到孩子们的行为言语举止,有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带上自己的偏见,带上自己曾经过有的经验,去猜测、去假设、去判断孩子的那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去认定孩子在当下那一刻,应该要以怎样的行为表现才算是合理的、正常的。
可是,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独立体,他有他自己的思想,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也是性格有别。所以,我们成人能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他一下,接下来的,则静待花开就好。
散文摘抄200字左右加感悟 篇3
在我们漫长的人身道路上,苦难也许就会突然间毫不留情的降临到我们身上。
我曾读过一本书它向我讲述了一件感恩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需要一个合适的肾。他家里很穷,而且又没有合适的肾。这个老人只好在家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个月过去了,一个快要失去儿子的母亲跑到这个老人家里,满含眼泪的说:“我的儿子得了重病,已无药可救,我决定把我儿子的肾捐献给你。”老人听了非常感激,双眼里流出了泪花。儿子是妈妈的命,可这个妈妈竟把这个命给捐了出去。手术成功后,当记者采访那个母亲的时候,母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摆着一张痛苦的脸面。从此以后那个老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百感交集,我的眼角都湿了,于是便想到自己身边帮助过我的人。
提到感恩我就想到了我的同学。在一次下大雨的.时候,我没有带雨衣,这时候有一位同学说:“下这么大的雨,我把雨衣借给你吧!”我说:“如果你把雨衣借给了我,你怎么办啊,还是你穿吧!”经过再三推辞,我无奈地接受了他的好心,穿上雨衣。在宽阔的马路中央骑着,我的心中生起了一股暖流,想着想着,不知怎么就摔倒了,我的同学看见了,连忙扶我起来,并且送我到了家,他连坐都没有坐就走了,在茫茫雨中,,我只看到那模糊的背影,渐渐地消失了,当时我的心里感到惭愧与感动。
感恩不能用钱来比较,必须要靠真心来打动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我会永远记住感恩这两个字,它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长大后我也要向那位母亲一样无私奉献。我会用感恩的心,去报答别人,使自己活得快乐,使自己的一生变得更有价值!
散文摘抄200字左右加感悟 篇4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安徒生童话》。
那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吧:《安徒生童话》里有二十四篇故事,我来说说书里的第二篇故事《夜莺》:你大概知道,在中国皇帝是一个中国人,他周围的人也是中国人。这位皇帝的宫殿是世界上最华丽的,人们在御花园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珍奇的花儿。树林里住着一只夜莺。它的歌唱得非常美妙,连一个忙碌的穷苦渔夫在夜间出去收网的时候,一听到这夜莺的歌唱,也不得不停下来欣赏一下。
世界各国的旅行家到这位皇帝的首都来,欣赏这位皇城宫殿和花园。不过他们听到夜莺歌唱的时候,他们都说:
直到有一天,皇帝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只浑身镶满钻石的人造夜莺,轻轻上紧发条,它便能唱出一段歌儿,当夜,真夜莺乘人不备飞走了,飞到森林里去了。后来,人造夜莺突然发出一阵
皇帝听不到夜莺的歌声,感到很寂寞。他病倒了,皇帝躺在他华丽的大床上,冷冰冰的,面色惨白。可当夜莺听说国王病危,不顾前嫌的飞了回来,并再次用动听的歌声救活了国王,国王让夜莺留下来陪他一起生活,但夜莺回绝了国王说:我的.家在森林,当你想听的时候我将栖在窗外的树枝上为你歌唱,让你快乐。我也要将歌唱给那些幸福的人们和那些受难的人们。
多么好的夜莺啊!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不能只为自己高兴,而不管别人的感受。千万不能太自私,为自己开心而剥夺别人的自由。只要人人都有一颗爱心,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世界因此才会更加美好!
散文摘抄200字左右加感悟 篇5
格列夫来到了大人国,他被一个农场的场主见到,场主拿他去赚钱,可是格列夫吃不饱,睡不饱,最后眼看要病倒了,场主才把他卖给了国王
国王非常喜欢格列夫,格列夫在皇宫里还有自己的餐具和餐桌,十分舒服,皇后也很疼爱格列夫,没有他在甚至还吃不下饭,格列夫还喜欢和国王谈政治可是国王觉得格列夫的国家很不好。
格列夫在大人国虽然日子不错,但还是经常会遇到麻烦,他有时候在草地上玩耍会被突入袭来的雨滴和冰雹砸到,导致他十几天无法行动,由于好奇他还称了冰雹的重量,想到于我们国家的1800倍
格列夫在大人国玩腻了准备离开,在皇后的一次郊游中,他幸运的被老鹰抓走,被一位船长所救,又回到了故乡。看到妻子和孩子,他习惯了抬头看巨人,俯视看小人,过了几个星期才恢复过来
格列夫虽然冒了很多次险,但他依然不满足,和另一只船队又起航了,他这次来到了飞岛国,飞岛国的人们都十分奇怪,他们的算术很不好,音乐细胞却很突出!
格列夫后来又来到了一个由马统治的国家,他被一匹灰色的慧马所收养当成宠物,他在慧马国了解到,在慧马中他有许多同类被当作奴隶,其他的慧马知道有慧马养了奴隶作宠物很不高兴,格列夫只好离开,他的奇幻之旅也结束了,回到了故乡。
今天我读了爱因斯坦,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很有趣,爱因斯坦和杰克大叔清扫烟囱,从烟囱里出来后杰克大叔身上全是灰,可是爱因斯坦身上没有灰,杰克大叔以为他和爱因斯坦一样,就跑到大街上了,爱因斯坦的父亲跟他说,别人做不了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又一次同学们都在折纸盒子,但爱因斯坦不在,老师跑过去问他,为什么在偷懒,爱因斯坦跟老师说,老师你知道一张纸有多厚吗?老师教爱因斯坦先算100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100,算出来是0.08毫米。老师又问大家一张纸叠30次有多高,只有爱因斯坦答出来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爱因斯坦常常会想问题想的出神,小时候一生出来头就很大,虽然他现在是一个大科学家,但他以前还经常忘记扣扣子,甚至还会忘记吃饭,但他对几何却十分感兴趣!13岁就读完了《纯粹性判断》,有许多科学家都读不懂他。
爱因斯坦虽然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他的衣着很朴实,有一次他遇上了一个小姑娘,从此以后小女孩经常到爱因斯坦家里帮他打扫卫生,告诉他什么应该放在哪里。有一次小姑娘的妈妈知道了,问爱因斯坦:“你们在一起,都说些什么?”爱因斯坦就说:“她叫我怎样布置房间,怎样穿衣服,怎样梳洗。而我什么也帮不了她,只能帮她写写数学作业
爱因斯坦中学的时候还逃过学,在没有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就像离开德国,去和父母团圆,他让数学老师开了凭证证明自己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大学水平,让医生开了病假条说自己神经衰弱,可是爱因斯坦还没逃出去就被训导主任叫住了,说他败坏班风,勒令退学!爱因斯坦现在想起来也很内疚。
散文摘抄200字左右加感悟 篇6
今天,我把我们班出的的是书给看完了,觉得他们写的都特别好,尤其是张墨白写的土星历险记——让我觉得小动物们团结就是力量。突破了许多难关,获得的最后的胜利。
其他人写的也很多,比如闫浩玉写的的勇闯西游记的一篇生死一搏,里面内容很有想象力,特别的好。李晨溪写的私人事也很棒,曹子君写的同桌冤家突出同桌的关系,孙佳泽写的虽然不太长,但他写出了日本为了与中国作对。他的爱国精神特别强,值得我们学习……读了一本书我觉得那些用手写小说的同学们真棒,他们帮自己在学校在家里在英语班和在外的一些事写在了自己的小说本上,然后让老师出成了一本小说书。我决定了,自己要出一本爆笑三国给大家看,等明年就会出成了,我一定会向出书的目标努力的:加油,一定会成功的!!
散文摘抄200字左右加感悟 篇7
我今年11岁,打我5岁开始认字起,一直到现在,我读过的书不能算少了,真的,我一识了字,就狂热的迷上了看书。从5岁是看的《丑小鸭》一直到现在读的《海底两万里》,应该不下50本了。看过的古典小说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但都没有读透。少儿版的《西游记》早已被6岁的我折磨地散了架,《三国演义》只有一本压缩版的,仅二十几回合,而妈妈的那本文言的有九十、一百多回合呢!《水浒传》是一本漫画,删了好长一段,直到拿起真正的文言版的才明白“水浒传”的奇妙之处。
再谈谈外国小说吧。我很爱看的外国小说,一本是《海底两万里》,一本是《绿山墙的安妮》,《小妇人》也蛮喜欢的。至于什么《红与黑》和《欧也妮.葛朗台》等,真的看不懂,况且我不爱看悲剧。<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是一本科幻小说。我很是喜爱这个作者的作品,所以又买了他的小说《神秘岛》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他的小说富于想像,绚丽多彩,编排引人入胜,节节相扣。看《海底两万里》时,让人感到身临其境,如同自己作为“阿龙纳斯教授”,深入了“鹦鹉螺号”这艘潜水艇一般。可以这么说,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和李贺的诗一样,十分绚丽,十分奇特。至于他写的是真是假暂且不管,但他写下来的文字是十分令人信服的。《绿山墙的安妮》和他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是安谧平静的田园生活,我觉得安妮与我太想像了,所以我能零距离地感受作者的内心波澜,因此我很爱读它。
说到底,读书是件很愉快的事,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风格,只要你细细品味,你一定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