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时间:2025-05-01 16:55:18 作文大全

每个家乡都有独特的风俗,有些我们耳熟能详,但有些则显得陌生。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家乡节日的作文,字数约六百字,供大家参考与阅读。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老家的风俗·,被我们带回了上海。于是,我们就成了整栋楼中最特别的一家。因为每年,独独我们家要为过年炸红薯丸子。

  每次炸的红薯丸子,都能让我回味无穷,作为我最爱吃的小吃,我每年也会帮忙。

  先看着他们把红薯煮熟,捣碎,加入面粉,接下来,就轮到我大显身手了!

  我把捣烂的红薯与面粉倒入一起,再加一点水,把它揉成一个面团,又把他捣一捣。然后撕下来一小块面团,把它揉圆,再拉开,如此反复,就做成了一个有一点嚼劲的丸子。每做完一个丸子,我都会想一下等会该蘸什么酱。于是就做成了很多“四不像”似的丸子“哈,“这些丸子是方的,绝对够惊喜!”我自嘲似地说到。把面团全做完时,我既开心又有点哭笑不得。因为这些丸子圆不圆,方不方,活像一些没皱起的锅贴。看别人做的。哇,这些丸子简直就是从一个圆模子里刻出来的!对比了一下我的丸子,我感觉到了一些羞愧。

  丸子做完了,就要开始炸了。我抬着一堆丸子走到了油炸池面前。爷爷在一旁帮着我下锅,而别人们却拿出已经完成任务,不管自己事的.态度已经在看昨天没来得及看的联欢晚会了。把锅内倒满油,等到用手贴近油面感觉手要融化了是,就可以下锅了。

  相传丸子一般都会做成圆形,是因为有团团圆圆的寓意,大年三十吃年夜饭的时候,会煮一些丸子汤喝,一家人团团圆圆,这才像过年,一是为这一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二是预祝下一年的生活也会美满。

  随着生活越来越忙,现在做这种传统美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种家乡的风俗,我却永远不会遗忘。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2

  中国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要说热闹,那定是春节排第一,要说到团圆,大家会立马想到中秋节。而能把两者集于一身的,就是我们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

  相传,在汉明帝的朝代,有一位宫女想要投井自尽,被大官东方朔拦下。一问才知,由于没法和家人团圆,这位宫女一时想不开便出此下策。为了帮助她,东方朔扮成算命先生到街上为路人赠签,殊不知每个人抽中的签上都写着:正月十五有大火。人们以为是上天示警,害怕极了,把这件事禀告了汉明帝。

  汉明帝十分苦恼,找来东方朔出主意,东方朔顺水推舟,建议正月十五那天给火神供奉汤圆,再让人们挂上灯笼,营造火光的假象,以便瞒过玉帝。汉明帝听从建议,派出宫女出宫教大家制作汤圆,那位想要投井的宫女也得以出宫,一见家人。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果然没有大火,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平安地和家人度过了一夜。

  后来,每个正月十五,挂花灯,吃着汤圆,和亲人团聚一起,就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

  虽然我没有亲眼目睹过灯会,但是,对于汤圆,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将黑芝麻和花生打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后冷冻,就是汤圆馅了;再将糯米面粉和成面团,醒一醒;最后把醒好的面团包入馅,揉成圆形,等水开后,下锅煮熟就好了。

  煮好后的汤圆,变得晶莹剔透,但依然保持着纯白,看上去肉嘟嘟的,十分惹人怜爱。一口下去,馅从里面流出来,冒着热气,香气扑鼻,那花生的香味,甜而不腻,柔软的'馅皮入口即化。这美味,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畅谈着故事的精彩,欣赏着灯会的绚烂,品尝着汤圆的美味,祈祷着家庭的团圆。这,便是元宵节的魅力。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我们家乡,这一天人们都要吃香喷喷的粽子。

  传说这一习俗是纪念一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他得知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带着悲愤投入汨罗江中,为了让屈原的身体不被鱼儿啃食,人们便往江中投粽子,于是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那一天,外婆可忙碌了,我也尾随其后,和外婆一起作准备。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绳子等材料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包粽子了。我开始我学着外婆的样儿,把一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为粽叶娃娃喂饱了糯米。可谁曾知?这个“胖娃娃”我一个没握住,糯米便各奔东西,有的`糯米调皮地飞了出去,有的却一不留神掉在了地上,还有的则是赖在粽叶上不走了。我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所以然来。外婆看见我那狼狈的样儿,笑着指导:“这个包粽子啊,要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加入适当的糯米,多了会包不住,外婆一边说着一边跟我比划。可没等她说完,我便再次迫不及待地尝试起来。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再经历过失败后,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糯米不能多,馅不能太满,粽叶之间包裹紧密。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件还算满意的作品。

  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如插艾叶、戴香囊等。

  粽子飘香,情意浓浓,家乡的端午节真令人难忘。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4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爷爷,我能包粽子吗?”爷爷笑哈哈的说:“当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动地跑到爷爷身旁,模仿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围着手指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形状,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我急忙问爷爷:“爷爷,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我为什么不行?”我疑惑不解的看着爷爷。爷爷告诉我:“傻孙女,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你一装米,它往外漏,当然装不满。”我往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真的有一个洞!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一勺米进去,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最后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粽子。我按爷爷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但我却如获至宝,心里高兴极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我耐心地等待着,很快粽子熟了,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几个粽子,发现已经煮爆开了,但是我依然开心地把它们捞出来。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这天我吃了好多个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别的风俗,比如中秋节吃糍粑,大年初一吃汤圆,清明节上坟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热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5

  寒假到了,乡下的爷爷捎来一包糯米糍粑,乐得我都笑成了一朵花。爷爷是畲族人,做糍粑是畲族的风俗,节日都要做的。

  我和父母来到爷爷家,刚进门,就看见了一个大石器,它张着老虎一样的大口,这个老虎口上大中小下又大。我十分好奇,便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转过头,满是皱纹的脸上忽然露出了笑容,接着温顺的对我说:“等春节了,你自然就知晓了!”

  盼呀盼,大年三十了,爷爷告诉我今天就要解开“老虎口”的秘密。只见爷爷装了一盆事先浸泡好的糯米,淘洗干净了,放进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的大木甑里蒸。我心里可急了,这蒸糯米和“老虎口”有哪些关系啊?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何想也没头绪,开始试着问爷爷这个难点,可爷爷就是笑而不答,让我耐心等待。终于,大木甑里飘出了一股糯米的清香。爷爷将一木甑的糯米倒进清洗过的“老虎口”里,再一边抡起身旁的石锤往糯米饭上砸,一边不停地往里面加水,我想,这糯米肯定好疼的吧。

  一顿饭的功夫,糯米就软软地、黏黏地粘在“老虎口”中。原来,我称为“老虎口”的石器是用来做糍粑的`。软塌塌的糍粑给舀进了一个大竹匾,飘来的香气引得我直流口水。爷爷看见了,就用大勺子挖了一些糍粑放进碗里,加了些白糖递给我,说:“趁热吃吧。”我看着糍粑,立刻拿起筷子,细细的品尝,哇!这糯米的味道像蜜一样滋润我的心头,忙对爷爷夸赞道:“美味,太美味了!”

  想着想着,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这个寒假虽然短暂,但我过的非常充实,也非常快乐,但糯米糍粑的味道一直存在我的心里……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6

  我的家乡是河南鹤壁,鹤壁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城市。春节鹤壁有很多习俗,如逛庙会,贴春联,我最喜欢的是初一的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有时,人们还会把钱包到饺子里,谁吃到包着钱的饺子,就预示新一年他会好运连连。

  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围在桌旁,端上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开开心心得吃着团圆饭,记得有一次初一早晨,我正吃着饺子,突然,我感觉嘴里好像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是一个硬币!弟弟看我已经吃了一个硬币,就也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弟弟在饺子碗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饺子,连忙放在嘴里,生怕别人给他抢了。可是,弟弟那个饺子里没有硬币,妈妈吃到了一个。就剩下一个有硬币的`饺子了,弟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姥姥看到弟弟急得满头大汗,就特意给他找到了那个看着象有硬币的`饺子,对他说:“这个饺子大,你试试。”弟弟接过饺子,吃了下去,他突然大叫一声:“啊,我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我们全家开心地吃着美味的饺子。

  这样富有抽奖意味的民俗能带给我和弟弟不一样的乐趣。

  我喜欢家乡的习俗。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7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春节,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认为“春节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后来,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治了“年”。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所以就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我的家乡在北京延庆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包饺子,奶奶告诉我“饺子”又名“交子”代表“更岁交子,团圆福禄”。还有一个传说,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白河岸边见百姓捱饥受寒,耳朵冻烂,在冬天,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附近搭棚派药,用羊肉、驱寒草药煮熬成“祛寒娇耳汤”,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据说吃后身体会发热,两耳很快就痊愈了。吃饺子时,先往一个小碗中倒入一些醋,用筷子夹起饺子,轻轻蘸几下就可以吃了,吃了一口“真好吃,一点儿也不烫。”我三下五除二就把整个饺子全部塞了进去。就这样,一碗饺子顺利地被我“消灭”了。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北京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北京,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8

  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充满了我甜蜜的童年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让我难以忘怀,那些美味的水果也让我念念不忘,还有那些特别的风俗让我记忆深刻。

  我的家乡有很多奇特的水果。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妈妈出门去了,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玩,不一会儿,饥肠辘辘的感觉驱使着我到厨房里去寻觅好吃的.。我在厨房里翻翻这儿,看看那儿,顿时,一个金黄金黄的大木瓜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么吃呢?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小刀把它切开,黄灿灿的果肉包裹着一颗颗滚圆滚圆的小黑籽,就像一颗颗圆溜溜的小珍珠,摸起来滑滑的。我捏起一个放入嘴里,咬了一口。哇!好辣啊!满嘴都充斥着火辣辣的味道。这个小黑籽味道还挺怪呢,害我喝了三杯水才让那味道在我嘴里渐渐淡去。不过,木瓜的果肉的确好吃,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除了木瓜,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奇特的水果,比如小柠檬和波罗蜜。说起波罗蜜我总会想到大榴梿,它们长得实在是太像了,外面都有尖尖的刺,好像同胞兄弟。虽然它们长得像,但吃到嘴里的味道却有很大差别。大家都知道榴梿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香香的,而波罗蜜的气味和味道都是甜甜的,吃完很久,嘴里还留存着它的香甜。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那香甜的波罗蜜。

  此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特别的风俗,比如我们家每当过年吃完年夜饭的时候都要跳火群。什么是跳火群呢?就是把地瓜藤放在院子里,然后放火烧起来,让全家老小都从火群上跳过去,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所有的霉运都被火烧光了,很特别吧?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9

  当火车飞驰着驶入河南境内时。爸爸告诉我,我们跨过长江了,长江以南是冬天没有暖气的世界。没去过南方的朋友,一定会很好奇南方人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或许会觉得痛苦难耐。而我却觉得南方冬天的取暖方式别有一番乐趣。

  记得小时候,在南方家乡的冬天穿得厚厚的棉衣,室内室外一样的冷。每当入冬时,奶奶就会搬出一个东西——暖脚器。暖脚器插上电便开始发热,用一个方形桌子罩们它。桌子上盖一张晒得香喷喷的方形小棉被,这样能更好的保留住温度。闲暇时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将小棉被盖在腿上,将脚放在暖脚器上,感受着桌子底下暖脚器的热量慢慢的从脚底传便全身,不一会儿身上就暖烘烘的了。桌子上总是摆着水果、瓜子、花生、坚果、零食,大家说说笑笑特别惬意。

  南方农村的取暖方式更为原生态,堂屋中间放一个木质方形低矮的架子,架子中间是圆形大铁盆,将烧红的木碳堆在铁盆里面。不一会儿整个屋子就开始暖和起来。聪慧的人们当然不会就只是用来取暖哟。将生的'地瓜、玉米、土豆、糍粑埋在铁盘中烧尽的碳灰里,能煨出非常香甜可口的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糍粑。火盆的正上方往往还挂着一串串香肠、腊肉,借用木碳烧出的烟将它们熏得焦黄焦黄的颜色。这样熏过的腊肉能存放一整年呢!人们围坐在火盆周围,像每天都有篝火晚会一样,吃吃喝喝、聊着家常,谈笑风声。时不时会有腊肉滴下来的油掉到火堆中,传来滋滋拉拉的声音,好一派生活的生机与乐趣。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城市里的取暖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起来,然而农村很多家庭依然延续着最原生态的样子。虽然南方没有政府集中供暖的便利,但人们都在利用自己聪明的才智过着自己最有乐趣的冬天。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0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过年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的老家过年时的习俗。

  到了年二十八二十九,家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红包袋,新衣服,春联样样都不能少,奶奶为了迎接从福州回来的我们,特地整理好床铺,腾空了衣柜,替我们接风洗尘,整座城也因为春节的脚步而焕发生机。大年三十,离新的一年只剩最后一天了,上午奶奶做好贴春联的糊,爷爷架好了梯子,正拿着春联准备往门上贴呢!家家窗户上都贴了红红窗花,有桀骜不驯的巨龙,有牛气冲天的大牛……下午我与伙伴在今年最后一次出门玩耍,电线上挂着红通通的灯笼,鞭炮声陆陆续续开始响起,喜庆这捉摸不透的东西正随风吹啊吹啊,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连一丝不苟的门神这时也绽放了笑容。晚上,原本早早休息的人家此刻灯火通明,年夜饭桌上的'猜拳,斗酒的声音不管再远都能闻见,孩子们和妇女们则打开电视机,收看春晚,小品、相声、歌曲,一个连一个,逗得家人们哈哈大笑,到了深夜十二点,家家都守岁,爷爷和爸爸在供桌前祭拜列祖,这一夜,除了孩子,谁都没睡觉。鞭炮声响了一宿,响到了天明。初一初二这两天我们去拜年,去了公太和太太家,去了外公外婆家,原本许久才能见着一次的亲人们全见着了。初一傍晚,我和小伙伴还看了唐探三电影,热闹的同时也非常快乐。初三初四,亲人们来我们家拜年,每来一户家人,门外的鞭炮声便会响起,红包在手中互相传递,又是喜庆快乐的两天。短暂的春节很快结束,初五我和父母休整一天,初六就来到了福州,开始了新的征程。但老家过年的欢声笑语时刻回响在我的耳边,我期待着来年的春节,久别的重逢。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1

  今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

  回到家门口,我就闻到粽子香味,一进门就看见奶奶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我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充满了端午节的欢乐气氛。

  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给我嘴唇上抹涂了唇膏,给我手腕上戴了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说这是老古人留下的风俗习惯,期望孩子能健成长。之后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唱着端午节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真了不起。这一天,我过得真是欢乐呀!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不少,根据不一样的时节分别有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新年。

  春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大“福”字。有些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这部分栩栩如生的窗花给大家带来了吉祥喜庆的氛围。还有些人把灯笼挂在大门口,很漂亮。

  新年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儿女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块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块,一边包着又香又大的饺子,一边聊着这一年的喜喜乐乐。大家一家每年都要到奶奶家春节。傍晚时,大家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晚。快到晚上12点时,此起彼伏的花炮声就响了起来。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接连不断。天空中的.礼花像一个个漂亮的仙子那样耀眼。一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家还在放着礼炮。2、天早上,大家起得都非常早,无论大人孩子都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携带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这种欢快的氛围一直持续到阴历正月十五。

  我真期望每天都是新年呀!那样喜庆、快乐、团圆就会永远围绕在大家身边。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3

  正月里,穿新衣,走亲访友,热闹极了。姥姥请来了爷爷、奶奶和舅舅来家做客,母亲请来了她的好朋友来家吃饭。于是,我郑重宣布:“你们都邀请了你们的亲戚朋友来家,我也要请我的好朋友棒棒来家做客。”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跟姥姥商量最营养的小菜招待客人,还想着最好玩的游戏。2、天,天刚亮,我就醒了,一块床就兴奋地大喊:“下午棒弟要来我家啦!”很不容易等兴趣班放学,我急忙赶回家,可是家没棒弟的身影。我忍不住打了个电话给棒弟,电话刚一通,我顾不上问好,就急切地问:“棒弟,你们如何还不来呀?”电话那头传来了棒弟激动的声音:“我在给你挑选礼物呢,立刻就来啦!”等啊等,盼啊盼,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我亲爱的'棒弟终于来啦!他还带来了我喜欢的礼物,我心想:“其实,棒弟能来我家做客,就是最好的礼物啦!”大家玩游戏,做手工,美美地吃了晚餐。可惜开心的时间一直过得飞快,棒弟要回家了。我送到门口,翻着日历问:“你们什么时间再来呀?”

  这是我今年新年最快乐的一天!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4

  除夕夜,我跟着爸爸母亲在外公奶奶家过。和小堂妹丽丽一起贴对联,放鞭炮,吃着团圆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第二天一大早,我穿上新衣新鞋,从头到脚打扮好去太婆家拜年了。一路上,我和爸爸母亲有说有笑,欣赏着路两旁的风景。树上长了很多嫩叶,广玉兰也有了星星点点的.花苞。

  终于到了太婆家了,我高兴地下了车,一蹦一跳地进了太婆家。太婆家里是老房子,木头的梯子、木头的地板,走在上面咯吱咯吱地响。一见太婆和太公我就作揖:“祝太公太婆新年快乐,开开心心,健康长寿!”太婆把一个红包塞到我怀里,说:“祝小孜孜读书快进,天天向上。”我接过红包说了声谢谢。

  拜年对我们小孩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我都把压岁钱存起来,等明年开学的时候交学费书费。新年是把烦恼扔给旧年,用崭新的面目迎接新年这几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5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据说包粽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而死,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把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从此以后每逢端午节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和赛龙舟了。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奶奶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洗好的糯米往里放,还可以加些绿豆、蜜枣、葡萄干、猪肉、花生等,接着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就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直往心里钻,真令人垂涎欲滴,要是你咬上一口啊,保证你越吃越想吃。

  在迷漫着粽香的午后,老老少少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的来到河边,观看争夺激烈的赛龙舟。只见各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龙船上,双手紧紧的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啪”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喊着“加油,加油!”。

  那天是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真是热闹非凡啊!

  到了傍晚,人们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啦。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热水,全家都要洗,据说是能避邪气的,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有杀菌除湿气的作用。洗了以后就不会生痱子了哟!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过端午节,那一定会让你饱眼福和口福哦!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6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的时候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许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7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逢端午节,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奶奶家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一天的上午,我们就要去买艾草。我们把买来的艾草插在门缝里,有的插在窗户上,还有的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好像是威严的战士在门口站岗。那一天,整个小区都飘着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门上的艾草香千万条青色的丝巾在门口飘荡,十分美丽。因为这青涩的带着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们要给孩子系五色绳。颜色分别是:青、白、红、黄、黑,分别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绳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挂在脚上。五色绳不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们的美称也有许多,比如;长命绳、辟邪绳、快乐绳等等。

  中午吃过饭,很快到了下午两点,大人们要给我们洗一次特殊的澡。这一个澡的特殊在于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鱼腥草、毛草等十几种植物熬水而制成。因为听人说,洗了这一个“植物澡”,这一年身上就不会长东西

  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这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在各地工作的游子如果没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这一天桌上的菜可丰富了,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鸡鸭,象征着家畜兴旺等等。

  吃过晚饭则又到了我们最兴奋的时候---买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状各异,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样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么小,里面装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样的小玩具。香包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家乡的端午节别具一格,让人难忘。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8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这里的每一个节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的元宵节有多热闹吧!

  傍晚七点多,我就拉着妈妈去星月广场看花灯。到了星月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八个用塑料花装饰的大字:“幸福、和谐、富民、安康。”街道两旁热闹非凡,有卖孔明灯、红牛角灯……的小摊,我便停在一个小摊的前面,让妈妈买了一个孔明灯。

  然后我和妈妈就开始看花灯。啊!广场上到处亮堂堂,远远望去,点点灯光在黑暗的衬托下与天空中的星星融为一体。正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呀!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这里的周围挂着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望着这些数不胜数的花灯,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星星。看,这个花灯上画着嫦娥与后羿;看,那个花灯上画着一棵很高的槐树;哎,那边还有一连串不同造型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猫……等等。花灯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犹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着合影,相机闪个不停。

  看完花灯,我和妈妈坐在一个楼梯休息,看见有许多人在放孔明灯,我便让妈妈和我一起放孔明灯。妈妈把孔明灯从袋子里取出来,把铁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灯撑起来,妈妈马上把孔明灯下面的那一小块蜡点着了,我把孔明灯轻轻地往上一推,它就飞起来了。我的孔明灯越飞越高,天上的孔明灯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终盯着属于我自己的那个孔明灯……

  放完孔明灯之后,我就和妈妈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花灯可真漂亮,真希望家乡一年有好几个象这样的元宵节,这样我就可以多看几眼那美丽的花灯了,还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灯。

家乡的节日作文六百字 篇19

  说起苏州的节日,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最热闹的就属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元宵节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想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式元宵灯会到山塘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塘街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整条街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挂上了灯笼,给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亮色。民居旁边的石路上挤满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纱灯、宫灯、纸灯、走马灯……五颜六色,装饰精美,让人赏心悦目。河面上也很热闹,一艘艘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尤为喜庆。两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条河都亮堂起来了。横跨这河面的一座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尤显得这个节日的热闹。

  山塘街元宵灯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元宵夜,苏州妇女早有“走三桥”的习俗。她们一般会挑名字吉祥的桥来走,如寿星桥、吉利桥、太平桥……我走过了纹祥精致的寿星桥,饱经风霜的吉利桥,后又走上了太平桥,望着远处,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桥,我来到一处摆放很多花灯的地方,正看着一个走马灯,灯的四面画着山塘街的水墨画,画的很好,就像把这里的景色全搬进这幅画里。灯的下面还挂这个一个纸条,上面下着一个灯谜“社会在发展(打一个《水浒传》里的人名)”我立马想到了,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猜谜,乐在其中。

  月亮升空,犹如白玉盘。这时,远处烟花四起,在上空绽放,绚烂多姿,美极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悦。

  元宵节不仅营造了团圆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