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观看电影《活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珍贵。影片中人物在逆境中坚持求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与希望的重要。通过他们的经历,我收获了对生命的新的思考和珍惜。希望这份观后感能为更多观众带来思考与启发。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1
小说叙述了福贵一生的悲欢,表达了福贵一生的起落盛衰。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帐的积累,福贵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他也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穷苦。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他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抓壮丁抓走,此后的日子饱尝颠沛流离、飘无定所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得知母亲已病故,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以过好日子了,谁料,苦难才刚刚开始——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去了生命;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却死于了产后的败血症;妻子家珍也死于软骨病;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不仅如此,死神连他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都不肯放过,竟因吃豆子而撑死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福贵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亲手埋葬了五个自己挚爱的人。
经历的越多,彻悟的就越深。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也没有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那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完美,而是对一切事物明白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着世界。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2
看完电影《活着》之后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对故事本身的震撼。小说《活着》在一年以前看过,故事由福贵在田坎上道来。像一尊佛在讲着轮回前的故事。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对它的热烈和它对我的震撼可想而知。故事已了解,但看到要紧时仍是心一紧眼一湿。这应该就和演员的技艺有莫大的关系了吧。说到表演,只能用一窍不通一词来形容自己。但我的表现定是真实的。每每看见处在感情的风口浪尖上的巩俐,就不自觉地走入了电影中的她。不论是《活着》里的有庆、凤霞他娘,还是《归来》里在火车站天桥上大叫着陆焉识的冯婉愉,亦或是《红高粱》里被扛在肩上的大麻花辫红衣裳的九儿。
但我最想讲的是中国女性。中国几千年传统的男尊女卑造就了中国女性坚强、隐忍、包容的性格特征。家珍的经历几乎就是由大部分平常女性一生的`经历复印而来。试想一下,如果把家珍和福贵的经历对调,可能早在赌场的那一幕,故事就以一纸休书结束了。心理学老师在上课中提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在他接触的案例中,婚内的出轨的男性多能得到妻子的原谅,而婚内出轨的女性极少能获得一个新的机会。虽然这个例子有一些极端,但生活中的确不乏类似的例子。中国传统给了男性远多于女性的放肆的空间,具体可以体现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两种性别的人,在同一件事情上对男女的态度差别较大等。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3
今天下午看了部电影《活着》,葛优和巩俐拍的。
是啊,“活着就是幸福”--其实是一句很无奈的话,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思绪难以平复,人生来就像基督教所说的是有原罪的,佛教中也说因为有业力所以才会投胎为人。人活着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南师说过人这一生就是这样糊里糊涂一辈子所谓“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地活着,又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
当然这样说是很消极的,因为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来必定要死亡,道家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对人生的生死问题看得就很透彻了,所以人有的时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让人们高兴,而一个生命的死去又会让人们痛不欲生呢。所有的宗教都在谈论这个问题,只有佛教讲的最彻底最圆满,出生是因为因缘果报,活着是让人领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后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和等级,而死亡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死后又被这股业分吹往六道中的某一道,所以佛说的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因果也是真实存在的。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人们却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制造出了杀人武器原子弹。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走入宗教,并十分欣赏佛法,爱因斯坦曾说过:“佛法是最圆满的科学,是最高的独一无二的真理!”。因为科学把人类误入歧途,却无法自拔,医学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却产生更多的让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科学到现在还是无法解释出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这样一个生命科学的问题。
到现在,世界大国都掌握了核武器,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则人类将自取灭亡。这样看来科学能解决问题吗,连最基本的战争都解决不了,又有何用呢?!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人心,人的道德问题。如果道德缺失,人心不古,那么科学越发展下去,只能是越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
2012是玛雅历法中所说的本次人类终结的时间,谁也无法断定玛雅人说的是不是事实。如果是,我们这些正走在通向2012时间道路上的渺小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是在这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尽情挥霍,还是去利用好这不多的时间努力思考生命的问题并找到真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找到了道,我们的生命就有了正确的指引和方向,就不会迷失。就像一盏明灯,带领我们在生命的时空中遨游,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宿。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4
电影《活着》让我想到了很多。
它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家庭在历史大潮中的跌宕起伏。
福贵少爷,以前是个赌徒。以至于家破人亡。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家珍,福贵少爷的妻子,相夫教子,克勤克俭,不离不弃,绝对算得上是好妻子。
但命运弄人,人生无常。
这个家庭的噩梦开始了。
女儿高烧留下后遗症,成了哑巴。
儿子在大炼钢铁的工地上意外身故。
好不容易熬到女儿成家,生孩子了,却又因产后大出血而死亡。
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吗?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必然性的东西?人生可预测吗?
一句话,悲剧能避免吗?
可以预测,但不能避免。
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家之气通于一国之气。
气分阴阳。
二气平衡,方能平安。
五六十年代,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全民癫狂。大炼钢铁,十五年赶英超美。阳气多而阴气寡。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让谁疯狂。那是一个全民被催眠的时代。类似现在的传销。阳多阴少,必出现亡于阳之症。暴死者,即亡于阳之相。
观一国之气,可知兴衰。
福贵是个艺术家,他会唱皮影戏。是个坚定的革命浪漫主义者,生活在理想中。他是全民癫狂的受害者。有时候,信仰越强烈,反而越有害。
福贵的妻子是个好妻子,好妻子,都会具备柔顺之美德。她惟福贵马首是瞻。这个家庭之气,也是阳多阴少。因此,国家层面的悲剧,很可能会在这个家庭上演。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气太盛的人,对事情的复杂性认识不清楚,阴气盛的人,凡事极其小心,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小心驶得万年船。经过一连串的打击,福贵一家的气,也在转变。
当唯一的女儿生孩子的时候,他们意识到外界的很多东西或许并不可信,为防止万一,从牛棚中带出来一个教授医生,以备不测。
但这都已经太迟了。
后来他们给孩子取名馒头。这是这个家庭回归理性、回归真实的表现。什么都是假的,活着才是真的。人的双脚要站在大地上。阳气必须有根,根者,阴也。
福贵一家的遭遇,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是个人的悲剧。命运,可预测,但不可违背。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于民同患。
何谓与鬼神何其吉凶?何谓吉凶与民同患?
大人心量极大,天地人皆可通,见微知著,惟道是从,或隐或现,观一国、一家之气,已知兴衰矣。
但天机不可泄露。即使说了也没用。谁会信呢?这就是退藏于密的内涵。
所以,这个世界上,悲剧是很难避免的。这就叫吉凶与民同患。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5
在大的历史背景、大的社会形势下,人都是渺小的,尤其是底层的平民百姓,即使是有头有脸的上层人物也是如同蝼蚁般脆弱的不可一击。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中又要经历什么,又要承受什么,难道紧紧是“活着”两个字就能说明白的吗?活着,是最低的需求,也是最高的奢望,需求跟奢望之间的转换有时候是一时意念间的转变,有时候却会是终其一生难以企及的目标。
拥有大宅院的福贵,天天赌博为生,终于输光了家里的财产,老婆家珍带着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回了娘家,亲爹也给他活活气死。走投无路之下去找龙二借钱,钱没借到却得了个营生的家伙事——一套皮影戏器具,凭借着这些东西勉强养家糊口,可是在一次演戏的过程中被国民党给抓了壮丁,然后由于天寒地冻到死尸上扒国军衣服御寒又被解放军抓了俘虏,虽然足够狼狈,但是似乎运气还算不错,由于给解放军拉大炮、唱皮影戏,福贵总算也是革命队伍里面混过的人了。
因为输掉了大宅院的原因,福贵的阶级成分定的是城市贫农,设计赢走他家产的龙二却被打成了地主阶级,最后还因为防火烧屋破坏革命而被枪毙。偷偷跑去看公审大会的福贵看到了绝望的龙二,在枪毙龙二的五声枪响中死活解不开裤腰带而彻彻底底尿湿了裤子,匆匆跑回家后,赶紧在家珍的提醒下把解放军开的证明从泡在水中的脏衣服口袋里找出来烤干,后来家珍又用相框裱好挂在了墙上。
可是命运还是捉弄着福贵,由于大练钢铁,四天没怎么睡觉的福贵的小学生儿子有庆到学校参加完炼钢铁后在学校围墙下睡着了,结果被春生倒车撞倒的围墙给活活压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在家珍的哭喊中显得更为凄惨。这让我想起了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得白血病去世的发小宇波,那是什么东西那么的残忍,夺取了他那么幼小的生命,让他的父母那么悲伤难过。对于我来说当时是悲伤的,我悲伤的原因是我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玩伴,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逝去我的悲伤确实是逐渐逐渐地减少了的,而且肯定比给他父母造成的悲伤减少地要快很多。这也不是我自己冷血,而是那时候还真的是年幼无知,忘记事情忘记的太快了,同时又很快被许多新接触的事情给占据了自己狭窄的大脑思维。
我们活着是为了更好地延续走好已走的人还没有走完的路,替他们好好地看这美好的世界,替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完成而又没有完成的事情,实现他们的梦想,坚守他们的信念,守护他们的信仰,甚至是为了创造更为美好的世界而给他们贡献应该由他们来贡献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让已走的人安心,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活着的意义吧。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6
人在风光的时候,总会得意忘形。仿佛世间最繁华的一切,都只在自己那小小的眼珠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哪怕昔日龌龊,都抵不过今朝的放荡。世上最好的一切,大概不过就是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罢了。然而生活,从不会放过那些自以为是,得意忘形地的人。或许你还在纸醉金迷里,或许你还觉得自己拥有着一切。生活,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在你猝不及防的一刹那,全都夺走。只留下一脸漠然的`你。从高处跌下,很疼,很疼。但人,总是会想尽办法的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才有希望。但是,希望,从来都不是给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至少不是你我。但是,困境确是生活给我们准备的奖品,从来都不会忘记。
为什么要活着?死了多好,死了,就什么都不用害怕了。没有思想,没有疼痛,就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可是,疼你爱你的人,却用吵闹的哭啼,把美梦给打搅了。不想做梦了,为了心爱之人,身边一无所有了,幸好也只剩下心爱之人。
然而,噩梦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当生活轻易的把所有的荣华都从身边带走时,就应该想到了,这其中,也包括这自己心爱之人。父母,妻子,孩子,朋友,一个一个的,慢慢的,在眼前,在怀里,逐渐消逝。消逝的是他们,但从不包括你。或许,从此懂得了痛苦,从来都不是高处坠落,而是身边爱你的人,都离你远去,却又无能为力。
终于只剩下一个人,可是,却也不再想死了,反正迟早的事,也就不紧不慢了。可是,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回想着自己的以前,风光过,奢靡过,堕落过,穷苦过,平凡过,希望过,失望过,憧憬过,绝望过,哭过也笑过。感觉自己经历了世间所有人的人生百态,或许,这么活着也值了。剩下不多的日子,就留给回忆吧。
回忆很长,肯听的人也没有多少。跌宕的人生,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别人不愿听,那就自言自语好了,慢慢的回想,慢慢的老死。或许有一天,会有人肯听也说不定呢,不仅世间百态,人,也是如此呢。活着本身,从来都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但只有活着,才能找到意义。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7
活着是一种荣幸,可活着并不容易。
活着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相应筹劳,赚取属于自己的干净的钱。不能赚黑心钱,不能味良心。今天《活着》中的都是一些30多岁的阿姨,每个阿姨都是推销黑心商品的。她们把那些不健康的商品卖给那些可怜地老人,那些老人甚至为了买这个四处借钱。这些阿姨都以骗谋生。赚得都是不干净的钱。
这些阿姨十分后悔,后悔不该将黑心商品卖给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老人。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世上没有后悔药。时间一去不复返。同样,说出去的话就像沷出去的水,是永远收不回来的。
这给我了一个启示:做人要谨言慎行,不能马虎,说错一句话就可能会导致干错几件事!凡事都有因果报应,你骗了一个人,将来就会有10个人来骗你,你骗了1万个人,将来就会有10万个人来骗你,躲也躲不过去。
最后,我想说:“钱是生外之物,比它更珍贵的是活着!不要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没有钱不要紧,钱可以赚,可是时间、光阴一去不复返,生命随时可能结束!
今天,徐老师继续给我们观看了《活着》。今天下午最后一节是亲密课,我们继续观看了《活着》,看到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学毕业,还一直向父母亲要钱,完全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乱花。而有人就去赚黑心钱,去骗人,卖假货,看起来吃得好,穿得好,可内心却不行了,价值观都颠倒了,把好的`认为是坏的,把坏的认为是好的。
还有人很浪费,买了一件新衣服,商标都还在,但怕回到家后父母说浪费,或者又不喜欢了,要么扔进垃圾桶里,要么送人。
现在说地球要毁灭了,是因为我们没有遵循中国的传统——勤俭节约,而是用了西方文化中不好的一面。以前父母讲的那些“正道”,现在哪个父母还讲?爷爷奶奶们的父母亲虽然话粗,可是道理都是对的。现在《弟子规》、《孟子》这些书有多少人在坚持的按上面做呢?
我们必须反省自己,有两个字“感召”。只要你做好了,身边的朋友肯定也好了;有因必有果,我们一定要各好因,要不然就会有恶报。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8
一把鼻涕一把泪,我读完了《活着》。
他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他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他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活着,好好活着;活着,去承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承载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活着,去感受自己的感受,去友好对待这个世界,不抱怨,不气馁,坦然淡定看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