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报告的撰写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报告通常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因此要注意结构清晰、内容准确。以下是关于饮水安全的报告内容提纲,供大家参考。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1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自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范围等情况。
二、农村饮水安全自查情况
(一)责任制落实情况
各级政府签订责任书,各级水利部门签订责任书等情况。
(二)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20xx年以来已安排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省级配套建设资金落实及到位情况,地市级、县级配套建设资金拨付等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三)工程建设情况
20xx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审查、审批情况;已建成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以及建成工程的效益发挥情况;在建工程建设管理等情况,待建工程前期工作情况。
(四)运行管理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建立情况,包括县级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建设状况、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制定和出台情况、县级维修养护基金设立及其经费数量、应急预案制定等情况。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或规划建设、千吨万人以
上工程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情况,水价及水费收取和供水水质检测等情况。
(五)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用地、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各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说明历年稽察、审计、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媒体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结合工程建设管理,总结本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四、发现的主要问题
自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整改采取的措施
自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已整改到位的请说明处理结果;未整改到位的要说明原因,并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并落实责任,明确整改时间。
六、意见和建议
针对自查发现问题,提出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2
1、基本情况
我乡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主管局的关心支持下,乡供水管网正在逐步覆盖各村各组。目前,全乡安全饮水工程主要分为集镇安全饮水和大河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00万元,其中:集镇安全饮水工程投资200万元,大河安全饮水工程投资100万元。截至目前,集镇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厂房建设600平方米;新xx池3个,蓄水容量达到600立方米;新建1个跨度15米,宽2米,高度为3米的拦水坝;开挖管槽4000米,完成工程总量的85%,辐射金竹园、五丰、向坝、高泉等4个村5000余人。大河安全饮水工程水源点选址和蓄水池已经基本建成,到农户的管网已准备到位,辐射花柳凸、二坪、胜丰、裕丰、岔河等5个村20xx余人。
2、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缺乏饮用水环境意识差。农民卫生习惯不好、乱推乱放杂物,生活区、养殖区不分,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致使水源较差。
二、是由于向坝乡农户以往都是采用人畜饮水,除了一些管网之外,并无其他费用,而对于安全饮水项目的800元报装费,农户存在的异议较大。
三、是向坝乡是"三山夹两河"的地貌,全乡比较平坦且适合xx厂的`位置比较缺乏,一部分居住在高山和二高山的农户就不能享受到安全饮水项目带来的实惠。
3、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环保部门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水源水质安全,定期对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检查,加强水源地周边管理,杜绝堆放垃圾和有害物品,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二、是建议工商、卫生质量监督局等单位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确保用到安全达标的水质。
三、是建议县委、县政府是否考虑对向坝乡居住在高山和二高山上相对集中的农户进行实施小范围的安全饮水项目和人畜饮水项目,确保这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3
按照xx脱贫攻坚办[20xx]51号文件精神要求,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水利站工作人员、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对全镇非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入户调查、达标情况、对饮水不安全贫困户的解决办法及资金的投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12个行政村(社区),其中有10个非贫困村(社区),共229户贫困户711人。近几年来,我镇先后实施完成了新建魏家洞自来水厂xx延伸工程,打机井112口,整治老井35口,总投资256万元,使10个非贫困村(社区)229户贫困户711人喝上基本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按照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标准,对我镇非贫困村贫困户饮水进行了入户调查。根据饮水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保证率进行了实地核查。
(二)各村社将分散供水的水样送到xx区农村饮水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三)经过实地核查及农村饮水安全检测中心检测,我镇10个非贫困村(社区)农村安全饮水完全达标。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农村饮水安全存在居住环境较差和部分村民生产生活不良习惯,对周围水源造成污染的问题。
(一)群众缺乏保护饮用水环境的意识。农民卫生习惯不好、乱推乱放杂物,生活区、养殖区没完全分离,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致使水源环境较差。
(二)农田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造成农业水源污染现象较为突出。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镇环保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定期对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检查,加强水源地周边管理,杜绝堆放垃圾和有害物品,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二)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确保用到安全达标的水质。
(三)大力宣传、教育群众保护水环境卫生,将杂物、生活区、养殖区分开。杜绝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水源污染。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4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社会民生第11条(完成20xx年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的考核目标要求,我区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我区饮水安全项目于20xx年已全部完全,工程措施为管网延伸工程,共12处,涉及一个乡镇,10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共9100人。今年国家下达的饮水安全项目系上述已经提前实施完成的计划。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饮水安全项目完成情况
区共完成的1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措施为管网延伸工程,涉及一个乡镇,10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共9100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安装DN15-DN500供水管道229180米,改造水厂和峡口水厂,开挖土方114590立方米,石方16380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730立方米。项目法人均为各村用水协会。第一、二、三批完成3100人,投资12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4.37万,省补助19.95万元,市区配套15.51万元,群众自筹31.17万元。第四批,完成6000人的饮水安全任务。投资30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5.3万元,省补助38.6万元,市县配套49.53万元,群众自筹115.57万元。
合计总投资43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59.67万元,省补助58.55万元,市县配套65.04万元,群众自筹146.74万元。
(二)、改水项目
是乡两个以柑桔种植为主的农业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688户、2254人,其生产生活用水一直由水厂(靠虹吸管道抽取运河水经过过滤消毒)供水。由于运河每年清淤一个月,因此村民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水吃。特别是20xx年开始运河全线整治,新建运河公园,运河停水长达4个月,导致两村长期断水。同时,供水管线老化,跑冒滴漏严重,管道和问题亟待更新。而且以运河水作为水源,水质不符合高标准安全饮水要求。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今年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不增加农民负担、保证安全饮水”的.改水原则,研究了具体解决方案。
一是制定改水方案。
经过调查摸底,两村日均用水需500吨左右,其中人畜用水量占55%,生产用水占10%左右,水损占35%左右。目前两村共有直径15-300的老化管网58192米,现基本都处于超期运行的状态。在多次实地勘察线路后,最终确定从石板村4组130米高程处安装无负压增压泵,以75毫米直径的管网抽水至195米高程处的蓄水池,然后借用老管网自压到两村。采用“一用一备”、不间断增压抽水的办法,日最小抽水量30吨每小时,24小时可达到720吨,最大负荷抽水量可达到70吨每小时,基本可以满足两村的用水需求。
二落实改水资金。
争取市级资金50万,区级配套50万,共投入改水资料100万。其中50万元用于水源改造(其中乡级泵房及设备改造36.55万元,石板水厂改造等配套设施投资14万元),50万元用于两村老化管网改造。
三加强后期管理。
一是人畜饮水按阶梯水价进行水费收取。每人每月8吨水以下(含8吨),暂定1.1元的价格收取水费;8吨(不含8吨)至15吨的,按照每吨2.1元收取水费;超过15吨的按照2.88元(城区小区价)的价格收取水费。用水量和价格通过村民讨论通过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实施。
二是乡村分设配置管水员。乡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具体聘用管水员一名,主要负责新建泵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水源安全以及分村收取水费。村级以协会为主,聘用专、兼职管水员一名,主要负责村内管道维护保养和水费的收取。
三是抓好生产用水水源安排。适量配备水窖或水池。目前,村、村已经建成抗旱水池(包括蓄水打药)30口。在20xx年“三万”活动中,村、村已经建成堰塘29口(其中村4口,村25口)、水井49口(其中村11口,村38口),这些设施基本能满足柑橘生产用水。
四是做好两村管网改造。
在解决水源问题、确保村民有干净安全的生活用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村的老化管网的改造工作。村、村改水项目完工后,将解决、20xx余人的用水难问题。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5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饮水卫生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江阳区教育局文件的相关要求,我校进行了细致的自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 学校建立和落实了饮水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饮水安全工作始终坚持一把手总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个人,实行定时、定点、定人负责,定期检查。
二、 学校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对来访者严格登记,不明身份人员、无正当理由要求进校人员严禁入内。
三、 学校加强了学生饮水安全的管理。专人负责对饮水源定期查看有无污染现象,并及时消毒。学校专门准备了饮水设备,并对饮水设备定期检查,查验有无漏电及污染现象。
四、 为防止饮水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还进行了专门的饮用水安全讲座,要求全体师生严把“饮水关”。
五、 学校定期查看配菜单位的卫生合格证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
六、 加强学生良好饮水习惯的培养。不直接饮用自来水,不购买无证、变质、过期的饮用水。
七、 学校定期对饮水设施如水池、水缸、水管、水龙头等进行检查,查看有无细菌衍生现象。
八、 学校对学生的饮用水安全做了以下工作:
1、 加强学生的饮水安全教育。
2、 加强水质净化消毒处理。
3、 消除饮水卫生隐患,对饮水源、饮水设施附近的污染源进行清 理消毒。
4、 加强对学生良好饮水习惯的养成教育。
泸州市周永福第一实验学校
20xx年5月18日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6
水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饮用水安全、合格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见此,新巴尔虎左旗水务局于20xx年05月13日委托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对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根据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现对送检水样做如下分析:
1、检测对象:此次水质检测采样地点为白音查干,采样数量为2份,分别为20米深机井和80米深机井。
2、采样方法:每份送检水质以高压灭菌玻璃瓶取样500mL,供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以聚乙烯塑料壶取样2.5Kg,供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指标检测使用。
3、检测方法:检验依据为GB/5750-20xx《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5749-20xx《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生物检测指标4项,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检测指标共29项,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耗氧量、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六价铬、挥发酚类、碘化物、汞、硒、砷、铜、铁、锰、锌、铅、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4、检测结果:根据GB/5749-20xx《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均合格。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5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15.2%;8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中有2项不合格,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
指标中有12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耗氧量、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42.4%。其中,2份送检水样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5个项目上。
5、结果分析: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白音查
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多数检测项目均符合GB/5749-20xx《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且20米深生活饮用水的`项目合格率高于80米深生活饮用水的项目合格率。牧区居民饮水水源多以地面水为主,此次水质检测结果显示80米深地下水的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表明此深度的水源可能已经受到人蓄粪便的污染,极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应尽快完善水处理设施,加强消毒处理。
6、积极建议::①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加强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②加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进一步做好改水、改厕、垃圾、粪便的管理工作,改善水源周围环境卫生,严防人、畜粪便污染;③加强水质净化及消毒,改善居民现有饮水环境,最好以小型集中式供水为主,;④加强消毒工作的管理,提高消毒质量;⑤加强健康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⑥加大对居民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力度,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7
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直至无证无照经营,促进公平竞争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西安市长安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长综办发【20xx】14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开展了“打非治违”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活动工作,现将我局开展的自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情况
20xx年5月,我局制订了《长安区安监局“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长安监发[20xx]6号),成立了以为组长,为成员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关制度。
二、开展工作主要情况
我局立足自身职能,以辖区监管责任制为核心,持续开展了整治无证无照经营专项行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车辆100余次,执法人员300人次,对我区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检查,共取缔无证照经营户22家,无因无证无照经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我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并认真受理群众举报,确保我区无证无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
三、取得的成效
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活动中,我们基本达到了一下目标:
1、民众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者的持证持照守法经营的意识明显加强;
2、城镇主要街道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3、市场经营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消费环境更加安全、放心、和谐。
虽然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民众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日常监管工作不脱节、不留死角。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8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我局安照《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及省、市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的在关要求,认真安排部署,组织专门力量,重点对20xx年以来实施的15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排查,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了使此次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专门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排查工作小组,对全县的供水水质、运行管理、水源保护及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及其整改,做到细致排查、逐项整改、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做到发现一处隐患及时整改一处,不能及时整改的,规定时间督促其限期整改,坚决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严格排查,狠抓落实
(一)项目建设
20xx年一20xx年我县共下达中央预算内饮水工程及省级专项农村饮水工程16批151处,目前己完成项目129处,正在施工20处,末开工2处(马桑坪供水因资金不足无法开工,吴家营供水因“十天”高速公路修建无法开工)。通过排查整改,对正在施工的项目,我局己要求施工单位抓紧施工,力争20xx年5月15日以前完成施工任务,并与5月底全部验收。对己竣工但末验收的.项目将在5月初进行验收。
(二)严格水质管理,确保水质达标
经排查,我县已建成日供水能力在20m3以下的单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分散供水工程共计110处,均采取了建过滤池和投放漂白粉的方式来净化消毒,确保了供水水质安全;日供水能力在20m3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共计41处,其中配备消毒设备的工程8处,其余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末配备消毒设备,但落实了消毒措施。
(三)切实加强水源保护工作
此次饮水安全排查加大对己建工程水源保护的排查,由于在前期勘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水源工作,工程建设中采取了建围墙、布设铁丝网、设立水源保护区警示牌及界桩等方式,有效地保护了供水水源。
(四)夯实责任,落实管护措施
我县在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上采取了由润泽水司、乡镇供水站、村委会及农户管理的多种形式。对较大集镇供水工程,均由县润泽水业有限责任公司直接管理,如何家岩镇、硖口驿镇、接官亭等;对较小集镇供水工程,由乡镇水管站管理,如西淮坝、徐家坪、观音寺等;对于单村集中兼分散的供水工程,采取了村委会和村民自行管理的模式。第一·报告
三、排查出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程投资不足,我县日供水能力在20m3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还有33处末配备消毒设备,虽进行了投放漂白粉的方式来净化消毒,但不利于工程长期管理,希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使我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有较大提高。
饮水安全报告内容包括 篇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区委、区政府向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xx年以来共完成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1.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按照浉政办【20xx】74号《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政府纠风办关于在全区开展支农惠农政策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的工作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实际情况,浉河区水利局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管理、拨付、及使用环节上开展了详细的自查工作,通过自查目前工程质量良好,运营正常,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完成情况
20xx年以来浉河区共完成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1.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共完成集中供水工程10处,建管理房17间(3*4m),花园式水厂8处,大口井8眼,井径1.5米,平均井深25米,小口井9眼,平均井深15米,井径0.3米,蓄水池9座,引水池2座,无塔供水设备8套,消毒设备8套,净化设备6套,净化池1座,动力设备17套,铺设管网 9.03万米,引水入户,解决了东双河镇彭洼、王店、杜河、左店、双桥村,吴家店镇吴店村,游河乡姚湾、游河村,董家河乡驼店、车云山村,十三里桥村宴庙村共5个乡(镇)11个村民组1.5万人的饮水安全。每个水源地工程完成后都对其水质进行化验,水质完2全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以上工程共投资554.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66万元,省配套97.2万元,市配套31万元,区配套32.1万元,受益区群众自筹或投劳折款128.4万元。具体完成工程及投资情况分别为:
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00人):大口井2眼,井径1.5米,井深25米,建花园式水厂2处,占地676平方米,其中管理房4间(3×4m),配置无塔供水设备2套,其中双桥、左店村为15吨,杜河村为10吨,安装消毒设备2套,净水池一座(4×5×1.5m),铺设管网27000余米,解决了杜河、左店、双桥三个村5000余人的饮水安全,现有成井水质经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信阳分中心检测,水质完全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以上工程,共完成投资17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7.8万元,省配套资金32.2万元,区配套资金10.7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款42.8万元。
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00人):大口井2眼,井深25米,井径1.5米,管理房5间,安装无塔供水设备2套( 10吨),净化设备2套,消毒设备2套,动力设备2套,铺设主管网1.55万米,解决了彭洼、王店两个村748户农民吃水安全,现有成井水质经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信阳分中心检测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和农村实施《生活饮水卫生标准》要求。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0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2.2万元,省配套19万元,区配套6万元,群众自筹与投劳折款2432万元。
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000人):大口井4眼,平均井深25米,井径1.5米,小眼井9眼,平均井深15米,井径0.3米,管理房8间96平方米,花园式水厂4处,引水工程1处,安装无塔供水设备4套( 10和15吨各2套),净化设备4套,消毒设备4套,动力设备13套,铺设管网47766米,解决了吴家店镇吴店村,游河乡游河村、姚湾村,董家河乡驼店村、车云山村,十三里桥乡宴庙村共计4个乡镇6个行政村7000余人的吃水安全,现有成井水质经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信阳分中心检测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和农村实施《生活饮水卫生标准》要求。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6万元,省配套46万元,市配套31万元,区配套15.4万元,群众自筹与投劳折款61.6万元。
二、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接到通知后,按照区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区水利局相成立应联席会议制度,并设办公室,魏超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副书记副局长王勇、纪检书记梁成明任办公室副主任,工管科、财务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工管科。严格按照通知要求,首先对20xx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的拨付、发放、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分三个小组分别对三批工程进行了自查,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的方式进行,每处工程自查完成后写出自查汇报材料最后汇总整理,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达到自查预期目标。
2、精心组织,规范操作
工程能够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程序,规范操作,项目实行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格资金管理,实行区报帐制,成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统一工程质量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安排专门人员对进场材料和产品进行严格检查,杜绝伪劣产品进入场地,对所建每一处工程建标立卡,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即领导终身责任制,工程技术人员终身责任制和管理人员责任制,对所建工程必须有水质化验报告,确保水质符合饮水安全标准;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工程竣工后,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区发改委、区财政、区卫生、区环保、区水利局等部门组成的检查小组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初验合格后向市局提出申请验收报告,接受上级部门检查验收,以上三批工程均通过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检查验收,验收结论均为优质工程。
三、存在问题
三批工程基本能够严格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施工,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债、省财政、市财政、区财政及受益区群众自筹五大部分,但在具体过程中主要存在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分别为:1.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00人)市级配套资金21.5万元没有到位;2.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00人)省配套资金应配套资金19.3万元实际下达资金19万元,有0.3万元没有到位,市配套资金12.9万元没有到位,区应配套资金8.3万元实际到位6万元,有2.3万元没到位。
四、下一步打算
积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发挥工程最大效益,同时大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将目前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制成光盘的形式向项目区群众进行宣传,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提高入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