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时间:2025-08-26 10:37:45 论文大全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受内外需动力结构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与阅读。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1

  [摘要]辽宁省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域资源,但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辽宁省并不是一个海洋强省。因此,充分掌握辽宁省海洋经济运行现状、发现问题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这对于海洋经济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根据陆域景气分析理论初步构建了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的合成框架,并利用有限的数据计算了近几年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以期研究成果能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洋经济;景气分析;海洋经济运行监测

  一、引言

  辽宁省作为一个海洋大省其海岸线近2000公里,约占全国的12%,随着十一五期间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辽宁省海洋经济增长较快,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682.5亿元增长到2013年5263亿元。然而,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辽宁省仍然没有成为海洋强省。十二五期间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是机遇挑战并存。因此,充分掌握辽宁省海洋经济运行的现状、发现问题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这对于海洋经济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合成的相关方法,并利用目前有限的数据,运用一些方法合成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从而来综合判断辽宁省海洋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研究结果对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海洋经济景气指数方法

  景气指数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波动,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活动来传递和扩散的,任何一个经济变量本身的波动过程都不足以代表经济整体的波动过程,因此应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和预测经济的发展状况。景气指数的编制不仅可以综合地反映当前经济发展状态,还可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具体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建立合成景气指数的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基准指标。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基准指标通常选择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在海洋经济统计资料中能够反应海洋经济总体运行的指标主要有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和海洋生产总值。根据我国《海洋统计报表制度》,可以选择用于景气指数合成的其他主要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五小类。这一指标体系与殷克东和刘雯静(2011)所建立的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殷克东等人建立的指标体系中还包括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但未包含政治法律与社会伦理外溢指标。由于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统计还不完善,加之政治法律与社会伦理指标较难度量,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将暂不考虑这类指标。

  三、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实证研究

  合成景气指数首先要对指标进行分类,即区分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但由于指标个数较少本文参考了殷克东(2011)关于海洋经济指标分类的结果,它们利用灰色关联和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将海洋经济指标分为三类指标。根据这一分类结果本文选择的先行指标包括: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海洋第二产业比重、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本文选择的一致指标包括:海洋生产总值、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额、涉海就业人数、海洋全员劳动生产率(海洋生产总值/涉海就业人数)、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沿海地区人口。根据景气指数的合成方法可以计算得到辽宁省海洋经济扩散指数。从扩散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辽宁省海洋经济近年来都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发展态势,其中只有2003年扩散指数小于0.5,其他年份的扩散指数均超过了0.5。特别是最近的2007-2009年扩散指数始终稳定在0.78的高水平,这说明辽宁省海洋经济近年来不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是比较稳定的。将本文计算得到的辽宁省海洋经济扩散指数与殷克东(2011)计算得到的中国海洋经济扩散指数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如表2的结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首先中国海洋经济DI指数与辽宁省海洋经济DI指数的走势相似度比较高,两个指数都在2003年达到谷底。这一年海洋经济出现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走势疲软,而2003年的SARS病毒的肆虐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其次,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DI指数要低于全国的DI水平,特别是已经低于临界点0.5,根据扩散指数的合成原理,DI值在0~0.5之间表示经济处于不景气区域,DI值在0.5~1之间表示经济处于景气区域。可见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已经处于经济不景气区域。最后,2003年之后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其中除2006年外其余各年海洋经济景气水平都高于全国的海洋经济景气水平,并且自2007年以来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水平十分平稳。根据上文选择的5个一致指标和4个先行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也可以构造出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运用SPSS16.0可以得到如表3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般情况下选择主成份分析中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在表3的结果中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有两个,且这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解释百分比达到了90.428%。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还可以得到这两个主成份的构成情况。利用表4中的权重可以计算得到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并以表3中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解释方出差百分比为权重计算得到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的辽宁省海洋经济预警指数,如图2所示。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的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的走势来看,其与扩散指数的结果基本相似,但有一些细节之处存在差异。首先,两种方法合成的景气指数都显示出2003年后辽宁省海洋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其次,运用主成分法合成的景气指数2002年和2009年的水平要低于用扩散指数合成的景气指数,这主要是由于DI指数合成的缺陷造成的。正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扩散指数只能表示景气的方向而不能准确表示景气的幅度。另外,从表4的权重来看第二主成分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和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两个指标的权重比较大,而在2009年这两个指标有比较明显的下跌。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51.76%下降至42.42%;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2008年的17.88%下降至9.97%。众所周知,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全球经济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辽宁省海洋经济的走势也充分说明这次危机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运用传统的景气分析方法构建了辽宁省海洋经济景气指数,并扩散指数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近几年辽宁省海洋经济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2003年和2008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速。另外,通过与全国景气指数的比较可以发现,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低于全国水平,且比全国的发展要稳定。

  [参考文献]

  [1]殷克东,于婷婷,秦娟.基于自组织数据挖掘理论的海洋经济预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6).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陈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4]殷克东,马景灏,王自强.中国海洋经济景气指数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

  [5]何广顺.海洋经济统计方法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6]殷克东,刘雯静.中国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5).

  [7]殷克东,方胜民.海洋强国指标体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8]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2

  【摘要】绿色建筑难以推广的原因是绿色建筑的经济外部性问题,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通常做法是政府干预。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激励政策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和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性;激励政策

  一、绿色建筑经济的相关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在其建筑生命周期内产生了良好的外部效益,但是绿色建筑的生产者不能获得全部的外部效益,于是就产生了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也就是说经济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生产者的内部收益(或内部成本)与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之间出现了差距而这差距就是所谓的“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社会收益=内部收益+外部收益;社会成本=内部成本+外部成本。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经济低迷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振兴美国经济,仍然把建立绿色建筑产业做为美国经济振兴的重点举措之一,而且美国政府公开指出期望绿色建筑产业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能够使美国经济再次强大起来,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社会价值。我国拥有的绿色建筑产业市场要比美国大得多的多,我们就以我们人民比较关心的供热管理市场为例来阐述,我们就以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有将近70亿平方米的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而通过计算,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非常惊人的。假如,我国实行绿色建筑改革,采用分户供暖制,那么我们将近7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每年大约可以节省采暖用煤亿吨以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减少过亿吨,这说明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迫切性。

  三、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国际环境。目前全球面临着碳排放量大幅度激增、气候变暖的恶劣环境,所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现在,在欧美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低碳革命”,而次革命的核心就是高能效、低排放,欧美发达国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下大力度发展低碳技术,并且对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如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的选择。(2)绿色建筑产业的国内环境。绿色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目前来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整体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经济从高耗能向低碳型经济转变最大的制约就是技术能力有限。我国目前经济的主体是工业,也就是说能耗的主体就是工业,而我国目前的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经济增长点往往在一些高耗能产业上,这是我国工业目前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正在谋求如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的步伐,在此阶段,能源需求必然会快速增长,但同时,我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不可能不上,由于我国经历了长期贫困落后的时期,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人民一直以来的愿望,所以改善和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就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高耗能、高排放的特征更显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如何既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不走欧美发达国家用环境换发展的老路,是我国党和政府必须正面对待的重大课题。(3)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在价值。将我国新建和在建房屋改造为绿色建筑,将造就中国最有前景的产业,推动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打开中国内需的战略大通道。2010年起,通过发展绿色建筑,中国每年有1~2万亿左右的消费市场,并利用中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对称性生产出这个新增规模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研究并推进跨越式产业的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大战略,造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建筑业也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也是极其巨大的,是典型的立足于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冲击。随着建筑业“绿色建筑”的转型,现目前建筑经济面临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在分析走向绿色的决策时,业主考虑的不仅仅是内部效果,而应该是建筑投资的总体回报,最好把它看作是一种预期净现值或者资产使用期的内部回报率,绿色建筑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经济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魏后.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34)

  [2]张春.暖通空调、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建设.2011(3)

  [3]牛季平.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J].工业建筑.2009(12)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3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业积极响应开展绿色旅游经济,这既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集约经营与因地制宜管理,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中,绿色已成主题,形成了绿色餐饮、绿色交通、绿色产品及绿色景区的一条龙式发展。在经济学的指导下它们均向着更远之路前进。

  【关键词】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自然景观;生态发展

  一、关于绿色旅游的相关认识

  (一)绿色旅游的理解

  1.可持续性。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是有效的,合理有效地规划和利用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到前提。绿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上,而且体现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旅游区的产业链运营上。要求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相协调。实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清洁低耗可循环。旅游业凭借其带动作用将餐饮、住宿、交通、旅游、购物、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绿色旅游强调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清洁生产、低排放,开发利用新能源。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全方位循环与再生利用。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在于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旅游发展必然以技术为核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回收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各种资源,走环境友好型旅游发展模式。这样不仅做到对旅游自然资源的节约,而且保护可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

  3.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开发商的努力,也需要消费者、旅游者的积极配合。消费者参与了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他们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力量,他们的消费理念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绿色化程度。所以说发展旅游经济需积极倡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逐步形成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旅游的过程中,减少对生态资源的污染和自然景观的破坏,同时提倡适度、合理、健康消费,这在物质与精神消费中应皆有体现。

  (二)实施绿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1.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对以环境为依托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产业,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然而,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旅游发展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益,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文物古迹的损坏等等。提倡绿色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取消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将促使中国旅游经济向着生态健康的发展之路迈进,进而防止了旅游业之路越走越窄。

  2.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它以自身综合性的话特点对当地经济产生联带作用,而且在第三产业中以其核心地位领导其它各领域的发展。因此,旅游业的绿色持续发展推动着第三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引导第三产业向着前沿领域进发。旅游业与环境资源联系非常密切,而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绿色旅游经济产生的环境效益不断地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总之,绿色旅游业实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绿色旅游的过程中,其它产业也相应地实现了循环与再利用的发展方式,极大地保护生态资源,使得我国旅游业将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旅游开发中的绿色经济

  (一)自然景观开发中的绿色经济

  1.避免盲目,集约环保开发。在旅游开发中粗放式的开发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的破坏,而过度的人为建设造成景区内景观的不协调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失调,很多景区也产生了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旅游开发应该放弃“唯经济效益观”、改变开发方式,利用集约开发和生态保护,实现自然旅游景区的集约经营和与自然和谐共处。旅游区经开发后经营者应根据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人口集中对生态景观产生负面影响,让自然景观不失自然本色。

  2.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景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最好选择。我国山地景观丰富,山地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垂直结构,它的植被随着海拔的变化而而发生变化。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旅游中的亮点,开发商应充分利用山地的气候、物种的阶梯变化发现特色旅游业,同时注意对清新空气和繁茂植被的保护,防止其脆弱性引发的'生态失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是地表最活跃的因素,水域景区的开发也是生态建设绿色旅游的重点,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海洋、湖泊、江河、瀑布、湿地等等。水域景观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因此,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和保持水体质量,利用周边环境如青山、水生植被等提高水体的优美度,同时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万不可超出环境容量,要以清洁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浩瀚的大漠景观气魄宏大,给人一种独特的震撼美,沙漠旅游将受到人们的追捧。开发沙漠旅游资源要以沙漠为主基调,同时借助绿洲、内地湖泊和特有植被等提高景区的观赏度,其中沙漠草本作物对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大多都是防风固沙的好武器也是沙漠旅游开发的保障。我国多层的地理景观成就了多样的旅游开发模式。

  (二)人文景观开发中的绿色经济

  1.古迹保护与生态经营。古迹遗址等旅游区以其固有的魅力吸引着游客,但是古迹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与周边的环境的协调,那么它在游客心中将逐渐丧失其价值,因此,古迹的维护和开发应运用高科技手段,减少不必要的环境破坏,避免盲目和过度开发,保护其地域特色。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者应引进高效环境管理技术,使旅游区的环保工作向规范化和效益化方向转变。古迹可修复但不可重建,重建的古迹不仅较低了本身的文化价值,而且很容易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协调。

  2.古镇建设与特色旅游。中国的古镇以特色著称,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风情。特色是小镇的建设与开发的有效切入点,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将给予旅游者更好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实践。古镇需充分利用其“古”其“旧”以原生态促进旅游的持续发展。但这一切必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建立科学合理的环保规划将更有利于古镇特色文化的宣传和我国的生态旅游建设。

  (三)产业链发展中的绿色经济

  1.绿色餐饮。绿色餐饮是指在旅游发展中与绿色旅游相协调的生态环保的餐饮行业,它以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较低的资源消耗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提供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绿色交通。旅游中的绿色交通不仅包括路运交通方式还包括水上交通方式和空中交通方式。它们以旅游游览车、游艇和空中缆车为代表。这些交通工具必须秉承低碳环保高效低耗的原则,尽量减少对景观的影响。

  3.绿色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打造既要体现地域特色又要增强使用性,更重要的是不以牺牲当地生物多样性为代价,也不要造成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而要降低资源消耗率,提倡手工生产,体现人文文化,以健康安全打造品牌。这样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实现了餐饮、交通和产品的生态一体化。

  三、绿色旅游的经济学分析

  首先,无论是自然景观开发、人文景观开发还是旅游产业链中绿色经济都是在行政和市场两种机制作用下的反应。绿色旅游的市场化经营离不开税收等经济手段的推动和保障实施,同时在利益驱动和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开发商的生产也渐渐与绿色的消费需求相一致。其次,在产业链发展中,每个产业的绿色可持续经营均满足怕累托最优状态,它使得自身产业及相互产业都实现长久利益的最大化。最后,绿色旅游经济的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生态循环。在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中产生可正外部效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克服了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

  [1]明庆忠,李庆雷.旅游循环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2)

  [2]何佳梅,张伟,杨维凤.新编旅游环境学[M].南开大学出版,2007(11)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4

  摘要:公路运输作为灵活性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运输方式,是区域之间进行经济沟通的桥梁。本文将总结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提出进一步加强公路运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路运输;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措施

  公路运输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公路运输来说,如何正确的处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公路运输不仅适应当地的发展情况,而且推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路运输是各区域之间沟通的桥梁,公路运输最为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为各区域人们的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区域共同进步和发展。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路基础设施有非常大的关系。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的效率及总量。公路基础设施越完善,运输量越大,相应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反之,经由当地的车辆越少,经济发展也会相应变缓慢。其次,公路运输的效率高、运输成本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可以节省运输费用。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应用到其他行业,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再次,交通运输是各区域沟通的桥梁,公路运输拉近了各区域之间的距离,公路运输在加快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公路运输还可以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由于公路运输灵活性强、运输频繁,中间不需要倒运,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优化服务,调整产业结构。如果对公路运输管理不当则会影响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设施的建立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如果本区域地处交通要塞,但是基础设施不到位,很难承载过多的运输量,造成交通瘫痪,阻碍本区域经济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公路设施闲置的现象。其次公路运输量过大会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本区域经济发展非常快,公路运输的总量将不断的飙升,就会出现公路运输系统瘫痪的局面,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发展公路运输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发展其他运输方式,最后,公路运输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进度。公路运输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缺少了物流运输的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限,经济发展速度自然缓慢。

  二、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

  (一)公路运输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也在随时变化,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因此,交通运输网络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变化。但是在我国,目前仍有很多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经济日益增长的要求,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城市快速交通公路严重不足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步,对公路运输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快速交通虽然给大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让人们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但同时也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保证蔬菜、水果的新鲜,就需要每天进行蔬菜、水果的运输,但在快速运输时,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运输压力,堵车等现象时有发生。当然这也存在道路不够宽、道路年久失修、甚至道路坍塌等问题,影响交通运输。

  三、加强公路运输,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公路运输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但是公路运输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下面主要针对当前公路运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措施,改善公路运输的缺陷,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合理规划公路运输网络布局

  从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区域的公路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当地区域公路运输的要求,进而阻碍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交通网络运输布局不合理,多数路段缺少公路的基础设施,公路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能够承载大量运输量的公路数量非常少,远远达不到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不仅不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公路运输的针对性,必须对公路运输网路进行合理布局。

  (二)提高公路运输现代信息的能力

  除了公路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之外,现代信息能力的缺失也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运输也越来越现代化。现代信息化更快捷、准确,可以有效提高公路运输的针对性,加快运输效率。通过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说,对公路运输实行现代信息管理,可以快速提高公路运输效率。但是对于当前的公路运输来说,很多地区公路运输设施落后,缺乏现代信息化的能力。只有提高公路运输现代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快的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开放公路交通资金投资市场

  与其他行业相比,交通运输设施投入的资金量更多,并且回报的周期也很长。对于公路运输来说,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除了政府部门出资建设以外,还可以拓宽渠道,通过吸引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国有资本的流失,还引发市场决定了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在公路运输的投资市场更为广阔的同时,使公路运输更贴近市场,更有利于公路运输的发展。

  四、结束语

  公路运输灵活性强、覆盖范围广、运输效率高,对于推动区经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的,公路运输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公路运输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郭耀光.浅谈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时代金融(下旬),2013,(6):35-36

  [2]宋琪.论区域经济发展中公路运输的重要作用[J].中国市场,2015,(45):23-24

  [3]马国栋.浅析公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经贸,2013,(22):52-53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5

  《普宁教育》教育教学论文格式要求规范的论文,都必须有摘要和关键词,除正文外一般还有引言和结论。作为论文都有论据,有论据就要有出处,有出处就必须要有注释和参考文献。为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期刊论文的规范,对惠寄本刊的教育教学论文稿件作如下格式要求:

  一、题目题目又称题名或标题,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二、摘要 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其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三、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以表示论文主旨的关键性单词或术语,可以从论文标题中摘取出来,以3至5个为宜。

  四、引言引言一般包括研究现状、目标、意义、背景及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用价值。

  五、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论文所体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部分得到充分反映。因此要求正文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分成几大部分,即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的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六、结论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意义。

  七、注释注释是对论文中的语汇、内容、引文等作介绍、说明、评议的文字。本刊的论文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又称“页末注”,排印于被注释内容所在页的页脚,字体要比正文小) 。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参考文献按序号放在论文篇末,序号要按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序号进行著序,序号外加中括号。被参考的文献后面还要加上文献类型标识(英文字母)。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文献类型标识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例:[1]黄挺、明清时期韩江流域经济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2):26。参考文献是专著时,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一般用文献类型标识m]、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页码。例:[2]黄挺、潮汕文化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8。文献类型标识常用的还有:n-报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a-论文集或专著析出的文章等。

  本刊发表的论文均为作者观点,来稿文责自负。来稿者请在论文结尾提供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个人信息,同时注明联系电话和邮寄地址。

  附:论文排版说明:题目:黑体,加粗,二号,居中;摘要:与标题之间空一行,仿宋,小四号;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仿宋,小四号;正文内容:与关键词之间空一行,宋体,五号;正文中编号类标题:黑体,小三号;脚注:宋体,小五号;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6

  一、论文标题

  1、建议将论文标题分割为正标题和副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至少应该由四个名词(或词组)组成,其中三个是普通名词或专有名词,一个是动词的名词形式。

  2、三个普通名词或专有名词的作用是将论文所要讨论的内容细化。一个名词作为主名词限定论文的主旨、主要内容或该研究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另外两个名词进一步限定主名词的范围,或是指明与主名词相关联的内容。

  3、动词的名词形式应该能够表示出该论文的研究方法或者切入方向;在理想的情况下,该动词的名词形式应该能够暗示论文所采用的理论构架或结论大致的范围。

  4、为进一步限定论文的范围,在标题中使用适度、适量的形容词是很有必要的。

  5、使用前人诗句作为标题是学术论文的大忌;绝对不要引用前人诗句作为论文的标题。

  二、摘要

  1、摘要的总字数不宜超过250字,一定要少于300字。

  2、摘要的第一句应该使用更为准确的语言将论文的标题重复一遍,并尽量写明标题中每个名词的准确意思。

  3、摘要的第二、三、四句(假设论文除前言和结论外只有三个小节的话)应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论文每节的内容,但尽量避免直接引用前人的文字。

  4、摘要的最后一句应该给出论文结论的大致方向或范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许可以考虑完全说破论文的结论。

  三、关键词

  1、关键词一般需要4个或7个名词;形容词尽量不要出现在关键词中。

  2、关键词一般可以包括论文标题中的名词。

  3、除论文标题中的名词之外,其它的关键词一般是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也可以是人名、书名、官职称谓、地理位置等等。

  4、每个关键词不宜超过五个字的长度。

  四、前言(或引言)

  1、前言的第一段需要说明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

  2、前言的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可以在内容上重复摘要的第一句话,即使用更为准确的.语言将论文的标题重复一遍,并尽量写明标题中每个名词的准确意思。

  3、前言的第一段内需要解释标题中出现过的关键的名词(如果名词的定义太过复杂,则应该将名词的解释放入正文内)。

  4、前言的第一段内应该有比较简单的背景介绍(例如研究的历史背景、人物生平,或者研究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等等)。

  5、前言的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应该直接说明选题的原因(在这句话中最多可以使用两个逗号)。

  6、前言的第二段的之后几句应该更进一步地阐述第一句话的意思,并简单说明本论文与其它研究成果的关系。

  7、前言的第二段的结尾处要能表现出自己与前人研究的最根本的差别或突破。

  8、前言的第三、四、五段是关于前人研究的文献综述,需要按照逻辑顺序,由大到小叙述前人相关研究的范围、内容和主要观点,并最终落实到自己论文的切入点。

  9、写作文献综述务必要有自己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评论性的句子,绝对要避免简单的资料堆叠(这里未必需要将所有的前人研究成果全部展示,而是应该选择一些和自己论文有关的、或是影响较大的前人的研究成果来进行评论)。

  10、前言的第六段需要陈述自己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援引的研究理论,在可能的情况下,暗示大致可能出现的结论,或者采用设问的方式,将以下每一节要讨论的内容变为问句逐个发问。

  11、如果需要的话,前言的最后一段可以简略地描述一下文章的结构,即以下每一节、每一小节要探讨的内容。

  五、正文的节、小节、段落

  1、假设:正文分为三节,每节分为三个小节;用简练的语言为每节和每小节起小标题(以名词为主),且一般不需要副标题。

  2、使用前人诗句作为小标题是学术论文的大忌;绝对不要引用前人诗句作为论文的小标题。

  3、每一节的第一小节都应该是综述性的:介绍本节主要要讨论的内容、要解答的问题,或者是解答问题的方法、角度等。

  4、每一小节的第一个段落都应该具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性质。

  5、每一小节的最后一个段落都应该适当总结本小节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用最后一句引出下文。

  6、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都应该能够清楚地展现该段落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7、作者在具体写作时应该做到:当读者阅读了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之后就能够对于论文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8、段落与段落之间不能存在逻辑断档,检查是否有逻辑断档的方式是:一、看上一个段落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主语(名词)或宾语(名词)是否是下一个段落的主语或宾语;二、看上一个段落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动词的名词化形式是否是下一个段落的主语或宾语。

  9、检查句与句之间是否存在逻辑断档的方式同此理。

  六、引文与脚注

  1、直接引用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在正文段落中直接加入字、词、句的形式(需要引号,不需要换字体),或在正文段落结束后另起一段引文的方式(不需要引号,整体段落需要缩进,并更换字体,一般为楷体)。

  2、间接引用一般是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或概述他人的观点。

  3、任何形式的引用,都需要加脚注;直接和间接引用一般将脚注符号加在该引文结束的句号之后(句号之外)。

  4、如果直接引用的是较短、且较重要的字、词、句,脚注符号可以加在该字、词、句的后引号之后(后引号之外)。

  5、凡是直接引用的,且单独成为段落的文字,紧接其后的一段正文中务必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该段引文。

  6、如果间接引用较长,且其中穿插有直接引用,且所有引文的出处为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则可以将之整合为单独的段落,只在段落结尾处加一个脚注即可;脚注符号可以加在该段落结束的句号之后。

  7、脚注的基本格式为(如果为单册书,则无需“册”的信息):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第n册,页n–n。

  作者,《书名》,编者一、编者二编,《丛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第n册,页n–n。

  作者一、作者二,《文章题》,载编者一、编者二编,《书名 / 集刊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第n册,页n–n。

  作者,《文章题》,载《期刊名》,第n期(出版年):页n–n。

  8、某一篇文献在脚注中第一次出现时务必要有全部的信息(如上所示),而同样的文献在脚注中第二次出现时,可以简化为:

  作者,《书名 / 文章题》,页n–n。

  9、注意区分减号(-)、短划线(–)、长划线(—);使用短划线连接两个页码(例如:页233–666。)或两个年份(例如:1711–1799);使用逗号区分不同页码(例如:页2,22,222。);使用分号区分不同册(例如:第2册,页22;第4册,页66–88,135。);最后一个页码之后一定要加句号。

  七、结论

  1、结论的第一段应该以概括性的语言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每一节的内容应该用一句话来概括。

  2、结论的第二段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提升;应该适当涉及一些基于文章内容、但超越了文章内容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整体学科的发展有何意义。

  3、结论的第三段(以及之后的几个段落)即自由发挥,可以在第二段的基础上,涉及一些与文章内容无关的问题,但通过逻辑的推理,将无关的问题和文章内容本身相联系。

  4、结论的第三段(以及之后的几个段落)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提出一些更宏大、更推进的问题;但作者不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5、文章水平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论的第三段(以及之后的几个段落),而其根本前提则是之前的所有推论在逻辑上没有漏洞。

  八、参考书目

  1、参考书目必须和脚注相对应;凡出现在脚注中的文献必须被放入参考书目。

  2、在研究过程中被阅读过,但没有被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是不能放入参考书目的。

  3、参考书目的基本格式为(如果为单册书,则无需“册”的信息):

  作者,《书名》,共n册。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作者,《书名》,编者一、编者二编,《丛书名》,第n–n册,页n–n。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作者一、作者二,《文章题》,载编者一、编者二编,《书名 / 集刊名》,页n–n。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作者,《文章题》,载《期刊名》,第n期(出版年):页n–n。

  4、页码的出现在参考书目与脚注的区别是:参考书目中给出的页码信息是文献的范围;脚注中给出的页码信息是文献的具体引用位置。

  九、附录

  1、附录中收集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原始文献的分类整理或翻译,二、基于原始文献归纳总结出的数据图表,三、与本论文有间接关系的专题论述。

  2、在有多个附录的情况下,附录序号的编排应该使用英文大写字母,而不是使用数字。

  3、在有多个附录的情况下,需要按照附录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来编排。

  十、文档格式

  1、此文档格式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2、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字。

  3、摘要、前言、结论、节的标题:小三号黑体字(Word文档“段落”中的“大纲级别”为第1级)。

  4、小节的标题:四号黑体字(Word文档“段落”中的“大纲级别”为第2级)。

  5、正文:小四号宋体字(英文为12号 Times New Roman字体)。

  6、引文:小四号楷体,悬挂缩进。

  7、脚注:五号宋体字(英文为10号 Times New Roman字体)。

  8、行间距:1.25倍(注意:一定要在Word文档“段落”中取消对于“文档网格”的定义)。

  9、空行:前言、结论、每节结束后空一行;每小节结束后不空行;段落之间不空行。

  10、对齐方式:除论文题目为“居中对齐”之外,一律为“左对齐”(包括各级标题、正文、引文、脚注)。

  11、页边距:每一页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7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按规定格式单面打印。打印按本规范对各部分字体的要求。

  二.文本结构

  01.封页(由校统一制作)

  02.论文扉页

  03.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04.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05.毕业论文目录

  06.毕业论文正文

  07.参考文献

  08.致谢

  09.附录

  10.文献翻译(含扉页,外文资料原文)

  11.实习报告(含扉页)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应超过20汉字。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简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中文摘要400字以内,配相应的英文摘要;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3.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还应包括绪论、致谢、参考文献、论文后的附录等。

  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问题的提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引言或问题的提出,要在论文主体之前,用简练概括性语言引出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必体现“引言”字样。它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论文正文文字应不少于10000字。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000字。

  5.参考文献与注释

  引用是学术论文的重要写作方法,“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应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按引用先后,在正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如[1],[2],),并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相对应,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如果在注释里引用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的格式不变,但需用括号标示。

  6.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7.附录

  根据需要可在论文中编排附录,附录序号用“附录一、附录二”等字样表示。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外文文献复印件及中文译文、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四、毕业论文打印格式

  除外文资料可以复印外,其它文字统一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Word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天津科技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1.扉页格式

  中文题目要求:宋体;二号;加粗;居中。英文题目要求:TimesNewRoman;大写;小四;加粗;居中。其它文本要求:宋体;小三。(译文及实习报告的扉页格式不做统一要求)。详见附件一。

  2.摘要

  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摘要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型,中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一致,均要有3-5个的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中英文摘要分页编排。

  3.目录

  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目录采用四号字,其中一级题目用黑体字,二级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

  4.毕业论文正文

  正文文字内层次采用如下格式:

  5.参考文献

  另起一页。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文科论文引用文献,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参考文献书写格式示例见附件5

  6.致谢

  另起一页。“致谢”二字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

  7.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具体打印要求与正文保持一致。

  8.文献翻译

  译文资料要尽可能与所做课题紧密联系,避免翻译资料选取的随意性,译文不少于5000汉字。外文资料用A4纸复印,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译文的打印格式除页眉改为“天津科技大学外文资料翻译”外,其它一切格式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正文文本格式打印。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8

  卷1:社区服务的好处及如何为社区服务

  解析:套【议论文模板的话题型+新闻报道型模板】,议论文模板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的句子,直接可以用来论述社区服务的对个人的帮助和作用,新闻报道模板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刚好就是到养老院做志愿者的内容,分别为在养老院做了哪些志愿服务,以及这种志愿服务的意义,与题目“社区服务”是一样的。因此,考到卷1这个作文的同学,用我们作文模板上这两个模板结合来写这个主题,完全没有问题。

  卷2:网课的优缺点和改善建议

  解析:套【事物类模板】,事物类模板无论是写正面还是负面的句子,里面都可以直接套,但需要自己添加如何改善这个内容,模板中没有具体给出关于改善的建议,这部分需要大家结合题目自己写。其实改善的建议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教育系统要重视,专家学者想办法,自身要提高意识等措施。

  卷3:与同学维持良好关系的好处及如何维持这种关系

  解析:套【议论文模板的话题型】,但需要自己添加如何维持这种关系这个内容,模板中没有具体如何维持这种关系,这部分需要大家结合题目自己写,卷3的题目相对来说套模板比较难套,没有卷1卷2那么合适。

  卷1参考范文1:

  Nowadays community service has been placed more importance in our society. As aging society and empty-nest elderly has been proliferating in the entire society, it calls for community service to assist in tending to the elderly and pre-school children.

  To ensure high-quality community service,relevant administrationshould take the lead in putting forward regulations and order to promote a cooperating environment, so that the community staff can better carry out their work, or engage more people to join their cause, for example, organizing voluntary team to help with caring for the elderly reside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In this way,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can enjoy a more harmonious and secured rapport, which serves as the basis of any possible develop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concerted efforts in the whole society are needed to promote the community’s ability to enhance their service.

  如今,社区服务在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老龄化社会和空巢老人在整个社会中激增,它呼吁社区服务来帮助照顾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

  为了确保高质量的社区服务,相关行政部门应率先提出法规和秩序,以促进合作环境,使社区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或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事业,例如组织志愿团队帮助照顾社区的老年居民和学前儿童。这样,整个社会可以享有更和谐和安全的关系,这是任何可能发展的基础。

  考虑到以上所述,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提高社区加强服务的能力。

  卷1参考范文2:

  Nowadays community service has been placed more importance in our society. As aging society and empty-nest elderly has been proliferating in the entire society, it calls forcommunity service to assist in tending to the elderly and pre-school children.

  To ensure high-quality community service,relevant administrationshould take the lead inputting forward regulations and order to promote a cooperating environment, so that thecommunity staff can better carry out their work, or engage more people to join their cause, for example, organizing voluntary team to help with caring for the elderly reside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In this way,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can enjoy a moreharmonious and secured rapport, which serves as the basis of any possible develop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concerted efforts in the whole society are needed to promote the community’s ability to enhance their service.

  如今,社区服务在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老龄化社会和空巢老人在整个社会中激增,它呼吁社区服务来帮助照顾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

  为了确保高质量的社区服务,相关行政部门应带头输入前瞻性法规和秩序,以促进合作环境,使社区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或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事业,例如,组织志愿团队,帮助照顾社区的老年居民和学龄前儿童。这样,整个社会可以享有更和谐和安全的关系,这是任何可能发展的基础。

  考虑到以上所述,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社区提供服务的能力。

  卷2参考范文1:

  Online learning has become an option because it provides flexi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is method has ensured that students do not get left behind on their academic study, however, some problems have also emerged during the course.

  Since online learning lacks interaction compared with face-to-face teaching, it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and concentration. Sometimes, students find it so demanding to keep concentrated, and finally turn to some irrelevant online resources instead of academic study. To make sure that they stay tuned, some monitoring software can be ordered to download to ensure they are not browsing other websites while taking online courses. The increasing time students spending in digital devices also pose problems to their health. Thus, school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students to do regular exercises such as stretches and eye massages during the break, and some guiding handbooks can be a good start.

  The advance of technology should not come with the cost of loosing its original purpose, so does remote study. So we should do our utmost in doing away its possible detriments to the young.

  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选择,因为它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机会。这种方法确保了学生在学术学习中不会落后,然而,在课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与面对面教学相比,在线学习缺乏互动,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专注。有时,学生们发现保持集中注意力的要求很高,最终转向了一些无关的在线资源,而不是学术学习。为了确保他们保持关注,可以命令下载一些监控软件,以确保他们在参加在线课程时不会浏览其他网站。学生花在数字设备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也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问题。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定期锻炼,如拉伸和眼部按摩,一些指导手册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技术的进步不应该以失去其最初目的为代价,远程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消除它对年轻人可能造成的`伤害。

  卷2参考范文2:

  Having taken online classes for several years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y, most students must have experienced both their benefits and drawbacks. Here are some pros and cons of online classes from my perspective.

  In terms oftheir advantages, online classes are convenient for not having limits in location, which saves students a lot ofcommutingtime. Also, most online classes offer video reviews for students to learn at their pace after class and thus improv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Moreover, learning online alone ensures better attention as nochattyclassmates are there todistractyou. On the other hand, disadvantages still exist. Interaction is poorer, though students can still "communicate" by typing or videoconferencing, which, unfortunately, never equals face-to-face discussions. Besides,supervisionis difficult toimplementin online classes so academic progress is hard tomonitor. Finally, homework is often restricted to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because its tough for teachers to mark questions of other types when online classesaccommodateplenty of students. This inevitablyunderminesin-depth learning.

  In order to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online classes, its vital toapplythem on asmall scalewhile students must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learn and strongself-disciplineto manage their schedules.

  由于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学生已经上了几年的网课,他们一定经历过网课的好处和缺点。从我的角度来看,以下是在线课程的一些优点和缺点。

  就它们的优势而言,在线课程不受地点限制,非常方便,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协作时间。此外,大多数在线课程都提供视频复习,让学生在课后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单独在线学习可以确保更好的注意力,因为没有仇恨的同学在那里管理你。另一方面,缺点仍然存在。互动较差,尽管学生仍然可以通过打字或视频会议进行“交流”,不幸的是,这永远不等于面对面的讨论。此外,在线课程中很难实施监督,因此学术进步也很难监控。最后,家庭作业通常只限于多项选择题,因为当网课容纳了很多学生时,老师很难标记其他类型的问题。这必然需要深入学习。

  为了避免网课的缺点,在学生必须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严格的自律性来管理他们的时间表的同时,大规模地应用网课是至关重要的。

  卷2参考范文3:

  Online learning has become an option because it provides flexi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is method has ensured that students do not get left behind on their academic study, however, some problems have also emerged during the course.

  Since online learning lacks interaction compared with face-to-face teaching, it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and concentration. Sometimes, students find it so demanding to keep concentrated, and finally turn to some irrelevant online resources instead of academic study. To make sure that they stay tuned, some monitoring software can be ordered to download to ensure they are not browsing other websites while taking online courses. The increasing time students spending in digital devices also pose problems to their health. Thus, school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students to do regular exercises such as stretches and eye massages during the break, and some guiding handbooks can be a good start.The advance of technology should not come with the cost of loosing its original purpose, so does remote study. So we should do our utmost in doing away its possible detriments to the young.

  In conclusion, online courses offerflexibility and a wide range of options,but they also lack face-to-faceinteraction.To make the most ofonline learning, it is essential forlearners to be self-motivated,disciplined,and have the necessarytechnological resources.

  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选择,因为它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机会。这种方法确保了学生在学术学习中不会落后,然而,在课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与面对面教学相比,在线学习缺乏互动,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专注。有时,学生们发现保持集中注意力的要求很高,最终转向了一些无关的在线资源,而不是学术学习。为了确保他们保持关注,可以命令下载一些监控软件,以确保他们在参加在线课程时不会浏览其他网站。学生花在数字设备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也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问题。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进行定期锻炼,如拉伸和眼部按摩,一些指导手册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技术的进步不应以失去其最初目的为代价,远程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消除它对年轻人可能造成的伤害。

  总之,在线课程提供了灵活性和广泛的选择,但也缺乏面对面的互动。为了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学习者必须自我激励、自律,并拥有必要的技术资源。

  卷2参考范文4:

  Recently, my university is conducting a survey to collect our opinions of online classes. Im going to summarize the students responses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 courses, and giv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Online courses have many obvious advantages. First of all, online courses make our learning more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allowing u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In addition, through online courses, we have access to many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example, we can listen to the lectures of teachers from many famous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Internet.

  However, online courses also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First, students may lack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to ask questions and get immediate feedback in class.

  In addition, online courses can be more challenging for some students who may struggle with self-discipline and self-motivation.In terms of improvements, I recommend that universities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courses. In addition, I hope that universities can provide more resources and support for students with online learning difficulties.In conclusion, with some tweaks and improvements, online courses can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learning and education.

  Therefore, online courses are a new trend that we should embrace.

  最近,我所在的大学正在进行一项调查,收集我们对网课的看法。我将总结学生们对在线课程的优点和缺点的反应,并提出改进建议。网络课程有许多明显的优势。首先,在线课程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方便和灵活,使我们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外,通过在线课程,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听取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教师的讲座。

  然而,在线课程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学生可能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面对面的交流,无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立即获得反馈。

  此外,对于一些可能难以自律和自我激励的学生来说,在线课程可能更具挑战性。在改进方面,我建议大学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参与在线课程的机会。此外,我希望大学能为有在线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总之,经过一些调整和改进,在线课程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教育工具。

  因此,网络课程是我们应该接受的一种新趋势。

  卷3参考范文1:

  Friendship is an indispensable thing in our lives. On our long journey of life, we will encounter various people and make various friends. We should learn how to maintain good friendships with friends or classmates and experience the benefits that friendship brings to us.

  In daily life, we can demonstrate the good character of being helpful when our friends or classmates encounter difficulties, and comfort them when they are feeling down. This is beneficial for maintaining friendship between both parties.

  Having good friendships and getting along well and harmoniously with friends can help us achieve success in our studies. When encountering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we can not only seek the help of teachers, but also seek the help of friends and classmates. Their answers are also the key to our success in learning. In addition, when encountering difficulties in life that you cannot solve, attentive and enthusiastic friends will also bring warmth to you, which will be something worth remembering for a lifetime.

  In short, friendship is an essential thing in our lives, and with it, our path of life can be smoother.

  友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与朋友或同学保持良好的友谊,并体验友谊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朋友或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表现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当他们情绪低落时,我们也可以安慰他们。这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友谊。

  拥有良好的友谊,与朋友和睦相处,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仅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还可以寻求朋友和同学的帮助。他们的答案也是我们学习成功的关键。此外,当你遇到生活中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细心热情的朋友也会给你带来温暖,这将是值得你铭记一生的事情。

  简言之,友谊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友谊,我们的生活之路就会更加平坦。

  卷3参考范文2:

  Maintaining friendly relationships withclassmates is crucial for a positive andenjoyablejacademic experience. Hereare some key strategies to foster andsustain these relationship.

  Firstly,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Actively listen to your classmates,showinterest in their thoughts, andengage inemeaningful conversations.Be approachable and open-minded,creating an environment whereeveryone feels comfortable expressingtheir ideas.

  Secondly, collaboration iskey. Participate in group projects andstudy sessions, offering your supportand contributing your skills. Byworking together, you can build strongbonds while achieving shared goals.Thirdly, show kindness and respect.Treat your classmates with empathy,understanding, and consideration.

  Celebrate their achievements and offera helping hand when ne d- smallgestures of support andencouragement go a long way innurturing friendly relationships. Lastly,be inclusive, Include everyone in classactivities, social gatherings, anddiscussions. Embrace diversity andappreciate different perspectives,fostering an inclusive and welcomingenvironment.

  In conclusion, by prioritizing effective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kindness, and inclusivity, you canmaintain friendly relationships withyour classmates. These connectionswill not only enhance your academicjourney but also create lastingfriendships and a positive learningervironment.

  与同学保持友好的关系对于获得积极和愉快的学习体验至关重要。以下是促进和维持这种关系的一些关键策略。

  首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积极倾听同学的意见,对他们的想法表现出兴趣,并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平易近人,思想开放,创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舒服地表达自己想法的环境。

  第二,合作是关键。参加小组项目和研究会议,提供支持并贡献自己的技能。通过共同努力,你可以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建立稳固的基础。第三,表现出善意和尊重。以同理心、理解和体贴的态度对待你的同学。

  庆祝他们的成就,当小小的支持和鼓励对增进友好关系有很大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最后,要包容,让每个人都参与课堂活动、社交聚会和讨论。拥抱多样性,重视不同的观点,营造一个包容和共赢的环境。

  总之,通过优先考虑有效的沟通、协作、友善和包容,你可以与同学保持友好关系。这些联系不仅会增强你的学术之旅,还会创造持久的友谊和积极的学习环境。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9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我国政府于20xx年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即将来临,为了让这项活动更加深入人心,某英文报纸举办了一场征文比赛。现在请你以Lets Do Sports为题写一篇短文,向该报投稿。

  内容提示:

  1.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for everyone to do sports?

  2.What sports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it/them?

  3.Do you often do sports with your friends and parents?

  4.How often and how long do you do sports?

  5.How do you feel after doing sports?

  要求:

  1.短文词数80左右;

  2.必须包括上述提示内容,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书写规范,可适当发挥;

  3.短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校名及其他相关信息,否则不予评分。

  范文

  Lets Do Sports

  I think it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 to do sports.I like sports because theyre not only good for my health but also good for my study.My favorite sport is swimming.Whenever I am free,I will have a swim with my friends in the swimming pool.After swimming,I usually feel happy and relaxed.

  Whats more,Ican put more energy into my study.So lets do sports,and we will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让我们做运动

  我认为运动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喜欢运动,因为它们不仅对我的健康有益,而且对我的学习也有益。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只要我有空,我就会和朋友们在游泳池里游泳。游泳后,我通常感到快乐和放松。

  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的学习中。所以,让我们运动起来,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准确

  追逐热点:很多学生选择热门话题,但缺乏创新。

  脱离专业:部分学生选题与所学专业或毕业实习内容脱节。

  理论性过强:部分选题理论性过强,本科生难以驾驭。

  2、拼缝现象严重

  拼凑法:从网上下载多篇论文进行拼凑,导致内容混乱。

  相似法:多名学生选题略有不同但内容相似。

  穿越法:略作修改或拼凑学长学姐的论文。

  3、文献使用不规范

  不注明信息来源:尤其是数据信息的来源网址。

  不了解注释格式:同一篇论文注释方法不统一。

  参考资料过时或过长:部分参考资料过旧或过长,甚至涉及抄袭。

  4、文笔不严谨

  思路不清晰:缺乏学术论文的基本训练。

  表述不清晰:基本概念解释不准确。

  凑字数现象:部分学生为达到字数要求而凑字数。

  二、对策

  1、明确选题

  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知识选择研究方向。

  避免盲目追逐热点,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规范写作

  禁止抄袭和拼凑行为,确保论文的原创性。

  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文献引用和注释。

  3、加强培训

  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4、严格审查

  加强毕业论文的审核和评估工作,确保论文质量。

  对于抄袭和拼凑等不端行为给予严厉惩处。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11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写作功底:

  学生在论文写作方面普遍缺乏专业训练,不了解论文的写作格式、要求和规范。

  学生长时间不接触写作,写作功底不深,难以得心应手地使用专业语言。

  2、思维方式较陈旧:

  学生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缺乏创新思想,选题和写作往往局限于前人的框架。

  依赖网络搜索,导致思维局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3、查重困难:

  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导致论文无法通过查重。

  学生为避免查重,过度修改原文,导致文章质量下降。

  4、数据收集不足:

  时间和资源限制,学生往往无法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实证研究。

  依赖二手数据,缺乏实地调查或实验经验。

  5、组织结构不清晰:

  论文组织结构混乱,逻辑推理不充分,段落衔接过渡不自然。

  文章表达能力有限,句式单一,用词贫乏,甚至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二、对策

  1、学校加强写作培养:

  开设论文写作课程,提供专业的写作训练。

  强调写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学生提前准备:

  仔细阅读论文指导要求,明确题目要求和范围。

  提前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

  3、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拓展思维视野。

  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4、加强查重管理:

  提高查重标准,严惩抄袭行为。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引用和参考文献,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5、提高数据收集能力:

  加强实地调查和实验经验的.培养,提高学生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提升论文质量:

  加强论文的组织结构训练,提高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提高文章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

经济发展论文开头结尾 篇12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考查,也是学生取得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成人高校招生比例的提高、教育投入资金不足、生源层次要求不高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成教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常州工学院成教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提出提升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

  由于在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态度不认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在部分学生看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其毕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产生一种应付的心态;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指导老师不会太严格,老师一定会让过关的,只要应付一下就行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毕业论文问题较多。

  2、学生盲目选题

  选题缺乏科学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定题,而且学生选题时对课题的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只是很表面地根据题目来判断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样盲目选题,导致论文写到一半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想要更改课题,或者只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往下写。还有个别学生选题时特别被动,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甚至要求指导教师直接给他命题。

  3、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知之甚少,平时又不注重对相关专业课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毕业时才匆匆上阵。既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也不知晓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更谈不上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盲目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4、学生论文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对论文写作环节了解不到位,导致论文的格式不够规范。不少学生把论文的大写、缩写、斜体、字体、标题、序号、列举、着录等都当作枝节小事,无关紧要,完全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论文的标题空泛,旨意不明,拟写的提纲、摘要、关键词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5、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较突出的'问题是言语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辨能力,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论点予以逻辑分析,也不善于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论文思路不清晰,论证层次欠分明。

  (2)英语语言功底差,用词、语法错误百出,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只好借助电子工具,结果机器翻译的东西,内容可想而知。

  可见,语言基本功成了影响论文质量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6、与指导教师配合不力

  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对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清楚,甚至是毫无计划。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并请教老师,很大部分因素是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写写,于是我行我素,东拼西凑将就了事。结果是指导老师经常抱怨老是联系不到他们的学生,因为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

  二、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表明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说白了就是“混文凭”.这样不纯的入学动机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研究意识。安心学习、静心做学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主要注意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而在于其结果;其努力的目标不在于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在于完成任务的回报。为了文凭而学习成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此类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寻求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业,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学分和完成粗制滥造的毕业论文。

  2、学校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相对较多,综合实践课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现象较普遍。这就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宽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十分肤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不会发现问题。另外,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要通过实践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不能通过相应的科研实践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我国大部分成人教育培养缺少论文写作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参与科学研究,没有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进入写作阶段也是从模仿论文写作起步的,由于缺少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培养目标,针对本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学生对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在需求。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看,即便将来毕业生不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专业写作能力的强弱同样会影响到其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2、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

  建议在成教学生培养计划中,适当增加关于科研方法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综合研究方法的能力。开设一些关于从选题到开题再到写作,从理论知识到写作等全方位的论文写作方面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原则、方法和论文写作需要遵循的各种规范、标准和语言习惯等。强调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文写作课,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构建学术道德,使其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最终培养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其潜力,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在本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上应灵活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意识,以自己的教学为示范,让学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中受到启迪,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尚凤、李美能、韦艳梅《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舒玲娥,《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选题》[J].文学教育,2010(15)

  3、于淑娟、朴正日,《从编辑角度谈论文写作中的形式问题》[J].东疆学刊,2001(4)

  4、朱健安,《指导文科学生写论文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5、张霖欣、代玉华《试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参考与利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