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时间:2025-09-14 18:06:32 论文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文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作文,我们能反映现实、表达情感和传递知识。你是否常常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里整理了2025年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启发与帮助。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篇1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金樽千斗,渭城折柳,当西边的新雨洗净过往的恩怨缠绵,东方的日出用那抹金黄静静地照着如云烟般的往事,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泱泱华夏,悠悠千年。千年的历史有千年的故事;巍巍九州,只此炎黄。亿万的同胞只有一个名字——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不仅来源于今天的祖国国泰民安,还来源于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里,除了血缘纽带、国籍证明,“文化纽带”也成了中国人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那些文化、那些历史、那些精神,为何读来无比抽象又甚是沉重?因为它们分散在岁月如歌的故事里,湮没在往事如昨的岁月中。

  往事可鉴,为天地立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儒墨道法、阴阳纵横、兵名小说……秦孝公重商鞅严明其法,由弱转强,虎视六国;汉初文景之治从道,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转危为安;汉唐独尊儒术,仁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社稷稳定安康。为天地立心,历览前贤,可求大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首辽阔飘逸的《逍遥游》让多少文人墨客向往“不假于物、无用之用”的修心大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奋六世之余烈然二世而暴亡,令后世无数能臣谋士思索治国之道。往事如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有道可循。

  往事可鉴,为生民立命。无数才子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怜悯,抱着“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愧疚走向长安,为一展才学,也为黎民百姓。繁体字的“侠”字,把人放在了心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于是岳飞踏碎千里云和月也要“踏破贺兰山缺”,文天祥走过惶恐滩飘过零丁洋终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故事里的种种人物让家国情怀变得对于华夏是与生俱来,让以人为本变得对于中国是自然而然。

  往事可鉴,为往事继绝学;往事可鉴,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从千百年前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应对着当下的种种意外。故事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历史会惊人的相似,而不会重演,而今我们的意外,会填补故事的空白,再看原来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一部分,继续影响着后来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五千年的历史故事藏着的.是中华博大精深的智慧,折射出东方民族的独特情怀与气节,渗透在国人千百年中的一言一行中,让九州遭遇浩劫而涅槃,历经千年而不朽。

  历史故事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第二面孔,中国彼时弱而不败、此时大而不争,听懂了它千年的故事才会明白,这个民族的以和为贵不是阴谋,这个国家的美美与共不是空想。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曾经的笑谈,或是浊酒相逢的释怀,或是心事瑶琴的忧思,而今那些故事褪去了当时的色彩后,却留下了更深的烙印,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如今的笑谈,当是重温中国故事,以史为鉴去粗取精;当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民族形象!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篇2

  庄子曾言:“故事之力,足以破茧成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故事如同一道流光溢彩的彩虹,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好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正如材料中所说,“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史为鉴,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历史的重视。历史通过故事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仍能感受到那些英勇的史诗和悲壮的历史。这个春节,我参观了博物馆,沉浸在那些悠久的历史故事中,我感受到了我们民族的形象和历史的记忆。那些古老的文物,那些久远的故事,都在无声地述说着我们的历史和文明。

  在文学的世界里,故事是心灵的触动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表达了故事的创作过程中作者的内心世界。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生活的智慧。读《活着》,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意义;读《简爱》,我们能明白自我价值和尊严的重要性。好的故事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更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

  在生活中,故事是改变的力量。马丁·路德·金在他的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说:“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站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人都生而平等。”这个梦想激发了几代人的行动,改变了美国,甚至改变了世界。故事的力量就像一颗种子,埋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会发芽生长,开出希望的花朵,结出改变的果实。

  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电影讲述了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如何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的故事。电影不仅展现了摔跤的精神和技巧,更传递了对家庭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这样的故事不仅改变了印度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和梦想的热情。

  综上,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启迪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生活,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学会讲述和倾听好的故事,让它们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希望的花朵,结出改变的果实。正如古人所说:“破茧成蝶,需要的是蝴蝶的故事。”而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更多的好故事来启迪和改变。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篇3

  从庄惠的濠梁之辩“子非鱼”的思想碰撞,到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智谏梁王;从鲁迅先生“铁屋子”故事的警醒呐喊,到黄国平论文致谢的非凡之路;从汝城沙洲“半条被子”的血脉相守,到凤阳小岗“18个手印”的敢为人先。一个个好故事,是人生海海的拾贝,是民族觉醒的阶梯,更是历史澹澹的脚印。撷取故事吟成了诗,自能收获万株华英。让好故事开端发展,予好故事高潮结局。

  好故事如舟,渡己渡人,让沉淀有声。

  人生有时像回音壁,年少时故事的开端,往往为成长之路埋下诸多伏笔。感动于中国首位即登太空“眼镜博导”桂海潮的航天逐梦,这个六岁在山坡上放羊沐星的孩子,用自己的勤勉和热爱续写着自己与星空的故事,三十六岁时,他等来了奔赴星辰的船票。这故事分明写着“奋斗”与“坚韧”,他真的.从一个进城都难的小镇走了出来,走向了太空。从双耳失聪到清华博士,江梦南的故事如此;自一身伤痛往奥运夺金,徐梦桃的故事亦如斯。由此可见,故事中人,须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用沉淀酿就的故事,再回首,笑谈这起伏波涛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好故事似钥,开启心门,引灵魂共振。

  人潮汹涌,万千种声音入耳。但总有一些时刻,我们能寻到同频的心跳,我们在他人的故事中拾起观照自身的镜子。李太白和杜子美的友情可称佳话,“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是盛唐的双子星,他们在对方的故事中推己及人,用诗才点染盛唐气象。也能忆起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有时候我们的相遇不一定长久,但只要有一瞬,便能成永恒。我们不必深究,承天寺夜游的晚上,苏子与怀民的夜谈之语。我们只需了解,有时候这故事的发展不一定顺利无阻,但只要赤子之心不变,便能成全这穿越古今的震荡。无论是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是会稽兰亭的群贤雅集,还是滕王阁上的俊采星驰。这些故事分明写着“碰撞”与“共鸣”,好故事不仅能温暖人生,亦能渡人以舟楫。

  好故事像树,绿叶华滋,能润物无声。

  从春天的故事走到四时充美。我们读懂了这些从历史风云中走来的国士担当:袁隆平用一颗种子成就“一稻济世”,钱七虎以沉潜技术突破为国铸盾,屠呦呦阅尽古籍,发现青蒿挽救百万生命……这些故事分别写着“无我”与“担当”。鉴真东渡传道解惑使佛语箴言点化了众生,周恩来总理举重若轻的外交智慧让世界认识了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一带一路上的春风华景。我们从个人的故事里成长,收获彼此默契的感动。也从一个家国如何壮大的历史中感受好故事的风华。有些故事不必时时高唱,却无比真切地浸润着世界与远方。

  我们在好故事里成长,于情节中茁壮,亦在好故事中交流,于发展里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每个人亦有自己的故事角色与担当。念来路,成梦想,人生和历史不是雁过无声的空想,应似飞鸿踏雪泥地留下印章。就让好故事开端发展,予好故事高潮结局!挥墨在我,故事成章!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篇4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独山子石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股份公司总部“建设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型建设工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建设工程是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及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

  炼油部分:建设1000万吨常减压、120万吨延迟焦化、20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300万吨直馏柴油加氢精制、80万吨催焦化柴油加氢等10套装置。

  化工部分:建设100万吨乙烯、6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55万吨聚丙烯、60万吨芳烃、32万吨苯乙烯、13万吨聚苯乙烯、13万吨丁二烯、12万吨MTBE/丁烯-1、10万吨丁苯橡胶、8万吨SBS、2万吨己烯-1等12套装置。

  公用工程部分:主要建设3台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5台41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力站,以及系统配套项目。

  该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中国石油“十一五”重点工程。工程对于拉动地方经济、繁荣西部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总投资300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5%,税后投资回收期8.77年。于2005年8月22日破土动工。

  独山子石化公司在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了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也有一定的执行过程的问题。因此,根据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的利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完善过程管理的思路和做法,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2、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

  现代项目管理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并且将各项目阶段的计划、实施、控制等具体管理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现代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管理中,要根据具体项目所属专业领域的特性和实现过程的特定情况,及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限制条件,将一个项目划分成各个便于管理的项目阶段,并将这些不同项目阶段的管理活动进一步划分成一系列的具体管理过程,分阶段、按过程做好一个项目的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要在生成项目产出物(成果)的实现过程中,通过项目的管理过程去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全面总结巧年来建筑业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推行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作法,促进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7]。经国家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并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但系统的引进项目管理的知识还是近几年的事。

  1999年11月,我国与PMI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将PMP认证引入中国时,国内知道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PMP的人很少。2000年6月中国首次PMP考试也仅有60多人参加。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大量的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等,需要大量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从各种渠道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项目管理的知识,并逐渐认识到项目管理知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的热潮。项目管理在TI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正方兴未艾,己呈星火燎原之势。因为TI行业强烈的示范作用而成为项目管理知识推广的强力推进器。如今,PMP认证与MBA,MPA文凭一样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热捧的对象。这一轮热潮的兴起大大加快了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上个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论文很少。到了70年代,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已成为趋势:有些研究成果已涉及到了图形评审技术(PERT)的应用。这个时段的研究焦点是:成本与进度控制,绩效考评,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 S)的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本阶段的学术研究大多由政府部门主持与发起,由商业与教育机构发起的研究已有所增加。70年代末期,成本设计(design-to-cost),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己在学术论文中出现,并在80年代发展为一个通用的概念,特别是在政府机构与防卫部门中。

  80年代,关于项目管理的学术论文显著增长。研究专注于成本设计和生命周期成本。关于项目风险管理,成本/进度控制指标体系和挣值(Earned Value)的概念已出现。其它涉及较多的研究范围还包括:团队建设,质量管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

  到了90年代,大量的研究集中于人力资源方面,包括: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开发和激励:并有大量的文章集中于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沟通管理。

  项目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有:

  a.标准化的过程和工具,以及标准化的术语,有助于项目成功;

  b. Web技术将在帮助项目沟通与协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c.使用被普遍接受的项目管理实践与观念将会在承包合同的要求中写明;

  d.项目管理的外购服务将会被绝大多数公司所采用。

  3、研究内容与方法

  将按照《工程项目管理学》理论,分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目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工程管理的改进建议。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设计如下。

  1 前言

  2 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综述

  2.1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综述

  2.2 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特点

  2.3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及项目管理体系

  3.1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概况

  3.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

  4 独山子石化炼油乙烯工项目管理实践的分析

  4.1 项目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4.2 HSE管理分析

  4.3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4.4 招投标管理分析

  4.5 物资采购管理分析

  4.6 工程进度管理分析

  5 总结与建议

  在研究方法与思路方面,广泛收集有关工程建设有关资料,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差距以及完善工程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着眼于工程建设主要环节,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构建工程建设管理整体框架,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对策。目的在于建立符合独山子石化公司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总结出加强和完善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4、开题条件

  本人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按照工商管理学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已修业完成了相关课程和必修环节,学分达到了规定的要求,经学院考核合格,导师同意进入论文阶段。

  5、时间安排

  20xx.02—20xx.05 选题、文献查阅,完成文献综述

  20xx.06—20xx.10 完成开题报告

  20xx.10 开题答辩

  20xx.11—20xx.02 撰写论文初稿

  20xx.03—20xx.05 完成论文中稿

  20xx.06—20xx.10 论文定稿、答辩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篇5

  一、选题依据、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富铁轨枕有限公司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P的.实施对成本管理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 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来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国内: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发挥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成本管理比较单一。成本管理的内容由产品成本逐渐向企业成本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理论研究者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办法

  研究内容:从富铁轨枕社会成本分析入手,针对富铁轨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问题,找出影响富铁轨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进行整理,结合理论所学和相关文献的理论支承,提出解决富铁轨枕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拟采取的办法: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规范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成本数据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术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偏离真实值。

  解决:技术分析与逻辑分析,实地调查。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篇6

  一、 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而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企业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因此,采用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采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1992年,在近十年的应用中,可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2年至1997年。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1998年至2000.1998年陆续颁布的《投资》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具体包括;

  1、在1992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

  2、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

  3、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10年”、开办费的“不少于5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10年”、“不超过5年”.

  4、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6、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2001.2001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三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时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2001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

  1、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

  3、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规定“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同时,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4、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谨慎的估计。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不确定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多,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也越来越关心与不确定事项相关信息的揭示,关心企业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此,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文章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首先从会计结构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其次,从资产的定义、收益的确认以及财务分析的角度详细论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能使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最后,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防止滥用谨慎性原则。

  主要内容:

  1.引言

  2.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2.1 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2.2 谨慎性原则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2.2.1我国的会计结构中包含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2.2.2 谨慎性原则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3.1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中的应用

  3.2 谨慎性原则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确认中的运用

  3.3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投资中的应用

  3.4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3.5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4.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1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会计人员在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具有主观随意性

  4.2谨慎性原则与税法政策不能协调一致

  4.3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的冲突

  4.4公允价格难以取得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

  4.5谨慎性原则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横向不可比

  5.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5.1 增强谨慎性原则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5.2 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5.3 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

  5.4 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

  5.5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

  5.6 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5.7 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

  6结论

  参考文献

  预期目标:

  毕业论文预期将于2016年3月2日前完成初稿,并上交导师,作进一步修改润色;2016年4月12日前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毕业论文第二稿,交指导老师审阅;2016年4月26日前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毕业论文第三稿,交指导老师审阅。2016年5月10日前论文定稿并打印上交。预期字数达到学校所规定的字数。并按学校统一规格打印成文。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 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论文题目。 选题之后,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与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1.归纳法 针对这一研究领域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文献着作,充分利用数据库,专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2. 分析法 对国内外就该论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现状及最新进展、研究动态等进行比较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综合分析,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做到充分了解。

  3.比较分类法 对已有的学术成果做比较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勇于探索前人工作的不足,积极挖掘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创新,阐述新的观点和见解,以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的理论价值。 准备工作: 已大量阅读了与本论文有关的国内外参考文献。 主要措施: 广泛查阅资料,理清思路,草拟开题报告和着手文献综述,作好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草拟论文提纲,着手撰写论文。

  四、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Sanders ,T.H., Hatfield ,H.R., Moore,V.,1938: A Statement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2]Watts R. L……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 :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 [J]. Accounting Horizons, 2003,17, (3)

  [3]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J].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45-176

  [4] 陈玮。 充分应用稳健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份稳健原则问卷调查表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5, 3

  [5] 范宏浩。《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辽宁财税,2001年9期,-35-35页

  [6]费伦苏。关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会通讯,20xx年03期

  [7]何光明。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交通财会,2009,07.

  [8]李xx。略谈<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谨慎原则[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9]李娜。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财经论坛。

  [10]马文娟。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J].甘肃科技,2010年12月,第23期。

  [11]马义华。浅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几点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年4月期刊。

  [12] 潘娜, 朱卫东。 《对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财会月刊(理论版) 2007年10期

  [13]汤云为。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1,(5)

  五、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20xx年9月28日 毕业论文动员会。

  20xx年10月10日前 确定论文题目和提纲。

  20xx年10月12日 上交论文选题。

  20xx年10月20日之前接受导师下达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0xx年10月25日前 完成文献综述。

  20xx年10月29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填写。

  20xx年11月2日 开题答辩。开题后正式着手撰写论文。

  2016年3月29日前 完成论文初稿。

  2016年4月12日前 完成论文二稿。

  2016年4月26日前 完成论文三稿。

  2016年5月10日前 论文定稿并打印上交。

  2016年5月29日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