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时间:2025-05-05 16:46:45 心得体会

在各个领域,手抄报都是大家熟知的。手抄报要求字迹整齐,字体要适中,避免潦草和错字。如果你在寻找优秀的手抄报素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1篇精选读书心得内容,供大家参考。一起看看吧!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1

  有些人读书,买三四本,甚至七八本,一读就是几个月,但每个人的读法不一样,用古代学家韩愈的话说就是“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勾其玄。”意思就是,如果是聪明、好学的人,读书都会挑选对自己有益的,要点,精髓之处。而只做表面功夫,不懂怎样读书的人,首先做的则是在意它的玄机之处。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只读玄疑的地方,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脑力去做这个事,丝毫不考虑其精髓之处。不能说这个人不懂书,只能说是不会怎样读书。

  读书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得到精神和灵魂的双重提升,但“钩其玄”自然就失去了读书的本意了。

  身边例如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有些同学平时学习很认真、很刻苦,但就是没有收获,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从而导致了读书的被动,不是他在读书,反而成了书读他,这样,必定是没有效果的。与之相反的,则是另一种人截然相反的,他们不光有了新的收获,而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发挥了作用,在日常的行为举止中,显得更加有修养,更加有品味。这就是从精神上得到了更一步的提升。上述的这两种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读书的方法不同,从而导致了现在这种差别。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在对待读书的这个问题上的想法也不同。其实,往往聪明的人,会读书的人,只要求掌握文章的主旨,精神含义,没有必要针对某一问题深究,抓住不放,自己钻牛角尖,这样,不但想得到的答案得不了,读了一本书也没什么用处,何必呐?!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好的,但也不要一昧的这么做,偶尔学习一下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也是可以的。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是古人说的,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为什么会被人广泛称颂,百看不厌呢?

  我自个认为,书中的知识再结合老师课上讲的内容,那就是事半功倍。另外,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好词好句传授于你,只有靠自己去读书,自己去积累,才能运用在作文上,为本就妙不可言的故事内容增光添彩。书还能开拓视野,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所以,人看书,有了知识去写书,写好书给下一代人看。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百看不厌,因为你每次都能从书中学到新知识。而书对我们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在沙漠需要水一样。

  读书同样改变了我。原本我是成绩排在末尾的学生,但在升入小学后,我开始接触小说、散文、合集等书,越看越有劲,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我识字过万,满肚子里都是词语,第一次尝到了考试第一的滋味,从那以后我便将书作为同伴,一连两次年级第一。这都是与书离不开的关系,能使我从差生变为优生的,只有书。

  那本小说我舍不得扔,他是我读的第一本书,记得关于这本书,还有段故事。此书二十多元,对于当时的我们家,不算什么小数目。我很高兴家人通情达理。当时我看这本书那么贵,悄悄对奶奶说:“别买了,走吧。”服务员也说:“阿姨,要不买本便宜的?”奶奶语重心长的说:“给小孩子买书看,再贵也得买!”当时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如果我不好好读书,对得起父母吗?对得起家人吗?

  那么,不如让我们一起在书中遨游吧!没错,阅读使人格精彩,使作文精彩使人生精彩!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3

  嫩柳轻摇,春光旖旎。待阳光射进阳台,就着细碎的春光,品一杯香茗,读一部经典,在须臾间,感受文字间雄健又不乏律动的心跳,就宛若同作者在进行心与心的交谈。

  一部《离骚》,一世传奇

  翻开《离骚》,汨罗江畔的江流涌动,定格那天地含悲的历史画面。却难忘那楚国境内的纷飞战火,那一袭白衣立于江边的爱国诗人,和那诗人脸上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屈原,从那个乱世疾步而来,一路踏着累累白骨,变得满目疮痍,悲愤难平。我却看着他,在历史上谱写华丽的篇章,感受屈原笔下历久弥新的心跳。

  一人饮酒,一人醉卧

  载着千秋豪迈诗情,乘一路高歌破万里浪,泛一叶小舟饮一壶酒。我欣赏又羡慕李白潇洒而快意的人生与他笔下文字里豪迈且飘逸的心跳。我的心便随着这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灵魂越太行,渡碧溪。于李太白豪迈的诗中,我仿佛看到一个素衣白马,饮酒放歌的青莲居士,潜移默化间让笔下的'文字隆起豪迈且飘逸的心跳。

  一座荒城,一人孤寂

  国事兴盛的日子里,他意气风发,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他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同情着,挥笔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烈豪情。古城之春,一阵微风撩起他单薄的衣袖,眼前这凄凉的景象激起他心头的极度悲伤。尽管杜甫涕泗横流,却也写下一首首血泪交织的千古绝唱,迸发出磅礴的心跳。

  指尖的几米阳光在西山褪去,一杯香茗也被冲淡了颜色,我的生命却因文字中迸发出的心跳而悄悄变得丰盈。我希望能真切体会到这样的心跳,一个历久弥新,一个豪迈且飘逸,另一个磅礴而不息,能够填补心中所有的空白,渲染心中所有的平凡,点亮心中所有的精彩。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4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拉丁谚语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

  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6、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8、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9、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培根

  1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1、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2、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15、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欧阳修

  1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7、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18、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1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20、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王永彬

  2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2、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周

  23、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薛煊

  24、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6、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27、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琼森

  28、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2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1、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3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3、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3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3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36、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3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8、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39、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40、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

  4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42、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5、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4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4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48、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4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50、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5

  1、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2、会说话的多说,不会说话的少开口,要细心言多必失。成功人士大多沉默寡言,不多开口,这不是说沉默寡言能够做出什么创造性贡献,而是减少错误的发生。

  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4、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5、成长,需要你的不满足现状的求知欲和无畏姿势的`探索,也许会在困难中磨练,也许会在痛苦中奋斗,也许会在悲伤河流中迷失自我,但这都是确确实实的成长。有成长必有拼搏

  6、生命太过短暂,今日放下了明天不必须能得到。

  7、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8、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潘菽

  9、莫教桑麻困后人,浮云富贵不如贫,男儿志在安天下,破旧山河再造新。——杨超

  10、成功者失败之后永不气馁,能够找到自我的核心本事,然后运用它,使成功再次向他招手。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6

  1、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

  2、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3、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4、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车尔尼雪夫斯基

  5、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

  6、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

  7、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8、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9、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10、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1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徐特立

  12、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13、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布鲁姆

  14、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15、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赞科夫

  1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17、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魏书生

  18、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19、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20、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波莉亚

  21、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22、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23、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爱因斯坦

  24、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达·芬奇

  25、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26、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27、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28、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9、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30、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3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32、勤工俭学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才能。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徐特立

  33、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5、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苏霍姆林斯基

  36、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

  37、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

  38、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39、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40、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

  41、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美国诗人惠特曼

  42、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

  43、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歌德

  4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45、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马卡连柯

  46、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47、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8、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陶行知

  49、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布鲁诺

  50、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马卡连柯

  51、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52、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53、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54、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55、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56、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苏霍姆林斯基

  57、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58、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59、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60、当劳动是种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高尔基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7

  如果把知识比作花朵,那书籍就是深扎泥土的老根,如果把知识比作酒瓶,那书籍就是香甜可口的美酒,如果把知识比作星空,那书籍就是星空中最耀眼的星星。

  谈到读书,我便忍不住把心里想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天天都读妈妈给我买的图书。那时的我读起书来废寝万食,但是却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时候一本书只需花一小时就读完了,等我把书几乎全部读完的时候,我就嚷着要妈妈给我买书,可是,妈妈却说:”每本书应该多读几次,这样才能收获到书中的知识!”

  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不再嚷着叫妈妈给我买的书看,我知道了一个新的图书宝库——瑞安图书馆,在那里我可以借阅到我梦寐以求想看的图书,使我在知识宝库中新开辟了一片绿洲。从此,我每个星期都会去新的图书馆里借阅书籍,一次就是五大本书籍。每次从图书馆回来后,我都会找来一个小电灯熬夜来看这五本课外书。但是我看书的速度依旧不变,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一本。好的是,我看书已不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了。

  我看过许多本书,比如说,《草房子》、《鲁滨孙漂流记》、《落花生》、《孩子们的秘密乐园》。从草房子中我认识了敢想敢做的'桑桑,认识了心思细腻的纸月;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我认识了勇敢的鲁滨孙;从《落花生》中我认识了许地山一家;从《孩子们的秘密乐园》中我认识了沉稳而有智慧的万年龟,认识了酷爱打扮的菲娜,还认识了举止优雅的小白!

  书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也给我很多的养分——像阳光,像雨露,滋润着我这棵小树苗,能够更多的地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8

  《简爱》里渗透了女性独立、自尊的意识。简生活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但她却始终追求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追求男女精神平等的理念中。

  简爱是个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女子,开头用了太长的篇幅来叙述她幼时的情景,但我感受到的是在叙述简爱这个人物时,复洛特不曾将自己离开这个躯壳,所以她也没有用全知角度叙述,如此来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认为是她的意见。

  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却因为可爱而美丽。一个高贵的生命,窘困的环境改变不了他的高贵,艰难的命运同样改变不了他的高贵。高贵的生命,往往懂得优雅的享受生活,轻松地经营人生。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9

  做为实验学校的一名教师,做为在全县硬件配备最好的学校里任教的老师,我感到很荣幸,我相信本校的老师也深有同感。

  记得以前在乡镇学校的时候,学校里全是平房,而且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由于时间过长,2007年前房屋内部的涂料已经变得灰色了。作为当时班主任的我,很想给教室刷一层新涂料,让学生每天学习在整洁的环境中。当然还有教室里的课桌,也都是破旧不堪(现在学校里已经焕然一新了)。

  我相信到了实验学校的老师都是信心百倍的,积极向上的。在我们当中有很多才子才女,他们读书读得特别多,就在今天下午的全校教师会上,校长公布的阅览室借书数量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读书可以明理,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跨越时空与伟人对话,可以找到心声共鸣。

  结合我样的实际教学,班级管理方面,教师有丰富的经验,但不读书,已有的`经验会停止不前,不会变得更丰富。无论从对教师个人发展,还是学生的发展来看,读书是必须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从易中天60多岁了还读《哈利波特》到韩国地铁里捧着书的乘客。从关注健康的杂志到家庭教育到国学经典、中外名著,我们都要读一些,我们不能让学生“吃辣椒”,我们自己也不要“吃辣椒”。

  从书记所说的“无字书”所做的报告中得知,美国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跟中国相似的教育制度等难题,也了解到美国最伟大教师在从教的前10几年里也是片面的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其它方面,更让我了解到,在中国年龄老的教师面临内退,而在美国却是主体教师,承担着课堂70%的教学。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10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师教你,小学生分类作文》,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上有许多的名师,他们对每个小作者都做出了相应的点拨,点拨的技法如十八般武艺一样,样样精通,最精彩的是问答互动,就像名师面对面的辅导。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爱睡懒觉的我》,作者的语言生动,幽默,很精彩,小作者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让人读起来很有味道,也很有吸引力。和我自己很像。

  还有《西瓜争夺战》作者将童年比做了“沙滩”,“有许多五光十色的‘贝壳',当海浪袭来,就会翻起无数欢乐的`浪花”,作者以优美的文字引入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吃西瓜的场景在每个家庭中都会出现,但在小作者的笔下竟是别有风味。家庭幸福,和谐的画面得以充分展现。

  这两篇给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刻,让我觉得自己觉得自愧,这本书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技巧,我以后要多读课外书来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见识。

读书心得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11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