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结合了命题作文的约束与自拟题目的灵活性。那么,如何写好材料作文的开头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示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1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赫胥黎
【开头例析】
例1、“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赫胥黎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渺小与未知世界的广袤。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唯有不断开拓,方能安然行走在文明的大道上。所以,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开拓与职责》)
“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显然对材料中的“小岛”的含义没有理解好。但对材料的核心思想理解是正确的。
引用材料+议论+引用材料(作为观点)。
例2、正如赫胥黎所说:“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而这句话所体现的便是让我们去开拓那未知事物,去追求那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追求•未来》)
下文把“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作为写作重点了,跑题了。
引用材料+解释其含义+观点。
例3、“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限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则。”这是赫胥黎对人生作出的感悟,未知永远大于已知,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开拓进取,探索未知的步伐,但是,自然不会凭白无顾的呈上我们还不了解的未知领域的答案,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开拓。(《争脱束缚,勇于开拓》)
题目中的“争脱”应为“挣脱”。文中的“凭白无顾”应为“平白无故”,“职则”亦应为“职责”。在开篇的百多字中就有三处错误,有的甚至是抄错的,实属不该。
全引材料,直接抄录,这样的引材料是不好的,最好是边引边议。从作者引用材料后的解说看,材料句子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好在抓住了关键词。
引用材料+解释说明+观点。
例4、已知总是有限的,而未知往往是无穷的。想要在未知中找到星星点点,必要探索。探索在无边的未知中便需创新。创新才可在汪洋之中开辟小岛。我认为:生活中必有创新,创新推动着社会发展。(《创新无止境》)
又是一个开头就跑了题的作文。本来他注意到了关键词“开拓”,转意为“探索”,是符合题意的。可是,他又在“探索”上提出一个“创新”问题。“创新”离关键词“开拓”的距离就远了。当然,探索需要创新,但是,在这里,开拓、探索是总问题,而创新是子问题。用“局部问题”代替等于“整体问题”是不可以的。
引用材料+解释含义+提出观点。
例5、自从人类使用工具的那一天起,人类便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并且从未停止。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然而探索不易,只有学会探索,才能在探索的道路上顺利的行进。(《学会探索》)
题目是“学会探索”,开头的落脚也是“学会探索”,表现出良好的思维一致性。
引用赫胥黎的话之前的话,我以为应当放在引用之后。其实这些话是读了赫胥黎的话之后的感悟,赫胥黎的话是思维的起点。现在原文这样的顺序,感觉赫胥黎的话不是作文材料,好像是作者的论据。这样的开头是很多的,一定要先引材料后发感慨。
例6、“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赫胥黎如是说。的确,面对我们未知的神秘世界,永远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探索,永不止步》)
简洁明了,说明读懂了材料,又使中心明确。
引用材料+提出论点。
例7、赫胥黎曾经说:“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回顾历史顾然是重要的,但当有了反思之后,我们更应该投身于开拓的浪潮中。(《开拓,找到生命的价值》)
“顾然”应为“固然”。“回顾历史”,“反思”这样的词语、句子,打哪来的?读后莫名其妙。
引用关键句+点明论点。
例8、先哲赫胥黎曾这样阐释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他把已知世界比作未知的海洋上的一座小岛,这令我思考起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我认为,已知与未知并无高下之分,它们彼此依存,密不可分。(《岛上的思考》)
跑题。没有抓住材料的重心,没有理解材料前后句子的关系。开头的思路是对的:引用材料提出论点。
例9、读了赫胥黎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在诸多文学领域均有建树的伟大人物永不满足的精神。不过,要想做到这点却并不容易,对于我们来说,要怎么做呢?(《永不满足》)
“读了赫胥黎这段话”,这样的开头是最忌讳的,没有具体内容,让读者一头雾水。什么叫“诸多文学领域”?糊涂!优点是文章中心鲜明,点明写作重点。
引用材料+论点+写作重点。
例10、赫胥黎说过:“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求的。”因此我们应有探索精神,不断探索未知事物。(《探索无止境》)
“无求”应为“无穷”。引了一句不重要的话,而下句是重要的,还没有引。且引句与“因此……”没有什么联系的语言,突兀。语言简洁了,内容没有表达清楚,是不行的。引用材料后最好是解释一下材料的含义然后提出论点。
例11、“身处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要继续开拓;身处茫茫人海科技发达的社会中,更要勇于开拓。因为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这也就是说,要想成功,先要追求。”(《追求是成功的前提》)
这个开头是极好的,没有简单的抄录,两次提到“开拓“表明作者抓住材料的核心意义,用一个”因为“,表明作者清楚地明白了材料之间的关系。
化用材料+解说+论点。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2
在写作材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
1、引述材料过长,不简洁,不概括;
2、亮出的观点不够鲜明有力;
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
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所谓定向叙述,即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
要使亮出的观点鲜明有力,就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拥护什么,应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忌语言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它的好处是: ①告诉读者,我的立论是有根据的,使立论站住脚跟;
②蓄势。对材料的分析是围绕立论进行的,这样,就为进一步论证作了必要的准备。当然,对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简洁,一二句话即可。
其次,忌材料使用不当。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与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首先看材料在写作过程的作用,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作文的材料则是特定的观点的载体。也就是说:前者的材料只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本身并不规定文章的中心,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后者的材料却是写作内容和立意的依据,本身规定了文章的中心,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其次看写作的角度,话题作文围绕的是话题,所写的文字只须与话题有关就可以,材料作文围饶的是材料,所写文字与材料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否则,会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不简洁。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3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4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5
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都阐明了,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前都必须做好一定的准备,学习也是如此。
新的一学期,很快就不会是新的一学期,开头很重要,要好好把握,每一位成功人士都不是一步踏上成功的舞台。就像“爱迪生,在成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之前是经历与遭遇过许许多多的挫折”
也许,你在做一件事情的开头,做得不是很顺手,但现实往往是如此。这时,你要坚持,坚持着才能走下一步。否则你就崩溃了!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比别人多花一点精力,比别人多一些付出,凡事都比别人都一点点,就能创造奇迹。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胜利的鲜花总是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用荆棘编织的。通过调查显示,其实每个人的智商并不相差多少,只要你很自信,努力地去做一件事,你就可以做好它。
新的一学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拍拍胸膛,深呼吸对自己说:“我相信,我可以的!”
“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说过这一句话,也就告诉了我们,我们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毅力。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7
人的一生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最令我难忘的第一次是:学游泳。学游泳是春天就计划好了的事。我盼啊盼啊,终于等到游泳馆开放了。
穿着泳裤坐在水池边,双脚在水里肆意地拍打着,就是不敢下水。明知那水很浅,可我还是被恐惧感俘虏了。
突然,我感觉脚脖子被什么东西死死地抓住了,整个人一下子就被拽到水里。毫无防备的我仰面入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水。连喝带呛,我在水里扑腾开了。正在手足无措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的脚触到了池底。忽地一下,我钻出水面,才发现水才及腰,一点也不深!
等我清醒过来,才明白是一哥们儿的恶作剧,我好气又好笑,对他穷追猛打……就这样,我这个“旱鸭子”从呛水开始变成“水鸭子”的!
不一会,教练过来教我们在水里换气。我们抓住岸边的栏杆,模仿他的动作,吸气、憋气、松手、入水。大家刚沉下去就冒出来,一个个还被呛得够呛!
教练说:“这样吧,大家比赛憋气,谁在水里憋的时间长就算谁赢!”。这下,大家可来劲了。我深吸一口气,一个猛蹲,沉到水底。死劲地憋、死劲地憋,直到快要窒息了,我才脚底一蹬,窜出水面,然后就大口大口地吸气,仿佛从死亡的边缘又回到了人间。我抹去脸上的水珠,睁眼一看:那些伙伴儿们还在水里咧!
我立马偷偷地憋了一口气又沉入了水中。可等我再次探出水面时,看到他们还没浮出水面,我真傻眼了:他们有多大的肺活量啊!我哪是学游泳的料啊!
没过几天,游泳的新鲜过劲了,低落的情绪开始出现。想到在家吹空调、看电视、吃冰棍就觉得惬意,真后悔自己不该来受这个罪!
天天单调地练习憋气、拍水、胡乱地狗刨,泳技一点进展也没有,我感觉好无聊,也渐渐对游泳失去了耐心。
几次跟妈妈说不想学了,可妈妈一句话就把我顶了回去:“‘万事开头难’知道不?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将来一事无成,你必须坚持下去!”我只好又硬着头皮每天在水里扑腾。
练着练着,皮肤黑了,耐力强了,泳技也在玩耍中长进了。换气、潜泳、仰泳、蛙泳……。那种漂浮在水里仰望蓝天的感觉真好!我越学越带劲,越学越有兴趣了!
“万事开头难”,此话一点不假。这是我学游泳最大的收获!也是因为这第一次,我现在做什么事都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了!
材料作文的万能开头 篇8
无论书中记述的道理,还是现实探索的实践,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始终作为至理而存琢,它不偏不倚的横陈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前面,这个至理,便是万事开头难。
恐惧,总在事物之前产生,惧怕失败,走向成功的背面,这样的态度,难上加难。
一件事被赋予实施以先,千万道测算被披以无尽的遐想,但结果最终会呈现出什么样子,任何害怕的意念都不能对此做出决定。
一切的事情,开头的确很难,完全从事一项陌生的事务,更是难上加难。
经验不足首先最能拿上台面,其次便是资源的缺乏以及市场的短小,然而人终究靠的是对成功的信念和对力量的把握,设想如果多能跑上几次,或许能令多种困惑迎刃而解,好过凭空白白的捏造对事务不利的各种假设。
懒惰的心态注定了事务开头要持续一直的向后难下去,勤奋会将万事的开头难度尽量缩短,消极的感情无济于事,如果要论消极的情感有什么作用,除了徒劳的消耗精力,增加无尽的恐惧之外,不能再找到其它之外的正态作用。
任何人都不能对一件尚未着手实施的事务抱有绝对的片面之情,要下定决心的试一试前面的路到底有多宽,若真的有人在半途退出或计划正要开始实施期间中断,那么怕会有之后令人无限后悔的感情。
一切的一切都始于开头,开头是决定事务迈向何处的龙头,万事开头难的道理不假,真正容易的却是对万事做不得成功的惧怕。
那么就坚定的开始实施,抛开各种恐人的杂念,后果决不会像观念中深思熟虑的那样落魄,更不会像随随便便就对之否定的庆幸。
只要开始走,慢慢的就能看到远处是什么样子,那随着观念随便乱想前方是什么样子的做法,毫无用处,没有经历过一番行走,决不能说前方是一片荒野。
一上了路,挫折、困难就随之而来,但或许挫折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不得而知,万事开头,难的终究是对陌路的不确定,一旦跟上了节奏,一路上就能走得风生水起,令人完全没有了当初尚未开始的那种无情遐想。
不畏难的精神是对待万事开头难的巨力法宝,而坚定的信念和勤奋的动作,是走向从开始到成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