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时间:2025-09-02 08:47:18 作文大全

在学习和工作中,随笔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可以表达情感、评论事物、分享读书心得或探讨各种话题。那么,如何写好随笔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随笔范例,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1

  今天月考刚刚完毕,我很想放松一下自己,于是就开始睡觉。

  睡了很久,也就像是没有睡醒似的猫,整个一傻猫。迟顿的傻猫。我想我一定是还有很多没有准备,起码是这样。想起化学,我又开始佩服自己起来,二十一个选择题,我错了七个,真的很不简单啊!就像语文老师当众评价某些同学(我):这么宽的题目你都能写跑题,你真是很有能耐啊。哈哈。真她妈好笑。忽然间,还是在现在的.某一个瞬间,我想起了一位在我面前自称朕的一个很有思想的漂亮女生,她是琪,很个性,我很欣赏她,因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蔓延,就像是苯环间的那几个特殊的化学键,说不出来的感觉。想她啊。话又说回来,今天总算是熬过来了,同学们都义无反顾地冲向了网吧,玩他个通宵,我只得望吧兴叹,叹命运之坎坷,叹旅途之坚辛啊,啊啊!经历了这么多,我决定买一个小本,去记录我路过的哀伤,因为我的大片都好像在过去丢失了,不再回来。所以我要珍惜我的现在和未来,好好珍惜。现在,我也终于轻松下来,文学社社长的职务我干起来也还顺手,我会努力地,Go!说实话,刚做社长那会儿我真的没有一点头绪,茫然啊茫然,失措啊失措!不过现在我也适应过来,听高一的小朋友们叫我“学长”。

  现在真该踏踏实实学习了,小高考快要来了,一切也就快紧张起来,我要抓紧时间了!祝福我吧!对啦,下礼拜五的运动会听说不办了,操!学校的那帮亲爱的老师又她妈再一次欺骗了拐骗了我们的感情!令人发指啊!令人唾弃!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2

  对于人生的见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人生太过漫长枯燥不知如何去度过,有人则认为,人生太过短促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就已经完了。其实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只是每个人过的方式不同罢了。

  一个人的心态不同,那么他的理解和体会也就会有所不同了,如果人生下来就只为想着赚钱,为了钱财而放弃了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为了钱而努力,那么等你赚了钱的时候,你才发现我还没有开始享受,怎么到没有机会享受了呢?你会为之找许多的借口,你会说人生好短暂啊,怎么还没等我开始享受到没了呢?如果你一生就只用了在吃喝玩乐上面,那么等你悔悟的时候,你会发现我还没努力,怎么这一生就已经过完了呢?有的人每天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都会认真去做,从不抱怨,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毫不退缩,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最终走到胜利的彼岸。在此期间,他们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去做无用的事情,但是他们都还感觉人生苦短,他们都还没有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时间就已经过去大半。而当你一事无成的时候,你会怨天尤人,你会抱怨老天为什么如此不公?别人生活的如此美好而自己却活的猪狗不如,你会每天都在想着明天我该怎么过,我该怎么依靠别人过完这以后的每一天,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啊,怎么还不结束啊。所以说不同的态度决定不同的人生。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列火车,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属于你的`火车就开始行驶了,在人生这列车上,会有许多人不断得上车下车,他们就是你一生每一个阶段所遇见的人,直到你到达终点站的时候,那么你的一生就算是过完了。所以说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用微笑来面对我们人生中的每一天,让我们这短暂的人生过得更加充实。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3

  没有蓝天的旷远,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江海的奔腾,可以有溪流的秀美;没有红花的耀眼,可以有绿叶的悠然。

  选择壮阔?选择显贵?选择平静?或是选择隐退?不如选择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的桀骜,是王维既知“都护来燕然”,还有心品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达,还是听凭“云卷云舒”的闲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诗人一样记录美好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权诗意地生活。

  黑暗选择了她,她却选择诗意地生活,她用心体验大自然赋予她的一切,她用情为自己黑暗的世界画上太阳,画上彩虹,更用毅力充实着自己的智慧,完善着自己的人生,她甚至还可以笑着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诗意地生活着,享受着,更收获着,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财富选择了他,他却选择诗意地生活,他总是穿着古补的`中山装,提着文具袋徜徉于燕园,他所追求的只是学术,功名利禄与他无关,富贵荣华也不能吸引他,他只爱看看北大的花花草草,爱看看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他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他的名字叫季羡林。

  “丑陋”选择了她,她却选择了诗意地生活,她的脸是一张“奇怪”的脸,眼睛小得只是道缝,鼻子塌得仿佛容不下空气,而且是张“倒瓜子”,她乐观对自己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她乐观地欣赏着自己的独特,用内涵完美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她的名字叫吕燕。

  诗意地生活,让人们体验自由,无拘无束地遨游于纷繁的世界。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的肯定,是看遍人生的大起大落,处变不惊的淡定与从容。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精神的负责,是在纷繁的物质生活的刺激下,坚持心灵的准则,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醒。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的褒奖,是在疲劳的奔波后,选择悠闲的方式体验轻松与自在。

  诗意地生活,更是勇敢的体现,不为利禄所羁绊,只为寻得心灵的享受,超然世外。

  选择诗意地生活,选择精彩的人生。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4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老王,从职高生到焊接师;小刘,跋山涉水捕捉美景。如果从这三个人中选出当代风采人物,我会选择小刘。

  在这个利益至上,人人都追名逐利的时代,小刘依然能执著于自己喜爱的事业,跋山涉水,为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总是步履匆匆,所有事情都像上了发条一样,快节奏的向前发展,但是,人们却忽略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有多少人,错过了孩子第一声的咿咿呀呀;有多少人,因没有给父母足够的陪伴而后悔终生。人们总是认为,当物质充盈了,一切就好说了,但他们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永远望不到尽头的'无底洞,就算有一天,真正到达了物质的巅峰,也只会因失去的而感到无尽的空虚和孤独。

  还好,我们这个时代里,还有像小刘一样的人,能够与世事喧闹中,停下自己的脚步,细细品味生活,为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也许就是捕捉美景的风采吧。其实,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有超然于世事的人。不必说杨绛在当时x乱的年代,依然能有“隐于世事喧嚣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的清静;也不必说沈从文依然有着“每日看落日同水鸟”的闲情逸致;单说蒲松龄,名落孙山后便不再热衷于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以一碗清茶,待四方过客,听取一段传奇,书写一本《聊斋志异》。这些人,虽都处世事喧嚣中,但依然能停下自己的步伐,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生活。

  也许有人会以这个世道的整体浮躁为借口,但正如缪尔曾说:“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就是走向内心”,我们能否把握住生活,主要在于我们自己。可以看到,身处硅谷的乔布斯,依然有着“我愿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的高尚追求。所以,不管我们身处什么样的时代,只要我们心向往之,到处都是美好的伊甸园。

  所以,像小刘一样吧,记住小刘告诉我们的:人生并不只是生存,更重要的是生活。

  让我们记住这捕捉美景的风采,适时停下匆匆的脚步,为了我们的人生理想,活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吧!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5

  在高三语文教学的战场上,每一节课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

  随着高考的临近,复习的节奏越来越快,知识点的梳理越来越密集。在讲解古诗词鉴赏时,我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看着学生们从最初的迷茫到逐渐能够准确地分析诗词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我感到无比欣慰。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不仅详细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还鼓励学生多读多写,积累素材。在批改作文时,我会认真写下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看到学生们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语言更加流畅,观点更加清晰,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学生们的压力。他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精神高度紧张。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有片刻的放松。我相信,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高三的教学是辛苦的,但也是充满希望和收获的。我期待着学生们在高考中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6

  高三的语文课堂,像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思考的舞台。

  诗歌教学总是能带给我和学生们许多美好的瞬间。当我们一起诵读那些优美的诗句,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从李白的豪放飘逸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从苏轼的豁达乐观到李清照的婉约细腻,每一位诗人都为我们展现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在讲解阅读理解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脉络,揣摩作者的意图,探讨题目的'深意。学生们从最初的迷茫到逐渐掌握方法,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这种成长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而在作文训练中,我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他们的文字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从平淡逐渐变得富有感染力,我深知这不仅是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成长。

  然而,教学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语文提分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与收获不成正比。面对这种情况,我会通过分享优秀范文、开展写作比赛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高三的教学是忙碌而充实的,我愿与学生们携手共进,在语文的海洋中畅游,迎接高考的挑战。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7

  经过台风的席卷,今年的秋来得似乎格外的早,早的那么令人迷惑,那么似是而非。蛙的销声匿迹,和蝉的残鸣都在诉说着夏已过,秋已悄然到来。

  其实相较于夏的酷热我更爱秋的暖阳。夏天的阳光炙热而恣意。太阳不曾探头就仿佛整个人已经置身烤炉。使得自己像个发狂的狮子一样焦躁不安心绪不宁。而秋的暖阳让我感觉温和,像兔子一样温顺的窝在母亲的怀抱里。

  秋风是温暖的,不似夏风的清凉,冬风的凛冽。秋风的到来带走了夏末的余热。让人觉得呼吸都清浅了几分。

  秋雨绵绵,没有夏雨的豪爽热烈。没有春雨的温柔细腻。却有着宁静带着典雅,就像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淡然不失高贵。

  一叶知秋,谁能解我心忧?秋来了,叶落了。洋洋洒洒的铺在地上。凌乱中带着淡淡离愁。站在树下,仰望枝头,树枝上挂着将落不落的叶,黄中带着浅浅的绿。一阵风吹过,叶旋旋而落。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凄美,像是叶与树正无声的`告别。叶落下的那一刻,树哭了么?

  古往今来,总有人用无数语言,诗句来形容秋的寂寥,秋的萧瑟,秋的凄美包括秋的离愁。我,独爱秋风的和煦,秋阳的温和。秋雨的宁静,典雅。更想抚慰秋的离愁。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8

  秋天,是大部分植物生命结束的季节。这时,无情的秋风来到了世界,它吹落了树妈妈的孩子,树妈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自己温暖的怀抱,忍不住伤心地哭了,我看着树妈妈孤零零的`样子,确实很孤单,却无能为力。

  孩子看见自己的妈妈伤心地哭,它们安慰到:“妈妈,妈妈,你别哭啊,明年春天我们会带着更多的新娃娃,和你一起欢笑玩耍”。到了冬爷爷和春姐姐相约的时候,叶宝宝和野孩子一起重新投入了妈妈的怀抱,它们乐啊,笑啊,仿佛置身在欢乐的海洋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这时,慈祥的秋风来到了世界,它吹金了田野,田野高低起伏,参差不齐,好似金海卷起了一朵朵浪花。它吹过苹果园,苹果红了,好像一颗颗小红玛瑙,从结满玛瑙的树上落下来。

  它吹过梨园,梨儿黄了,又好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金子,人们把满树的金子采回家,也收获了一脸的幸福。它吹过石榴地,石榴红了,好似一片火海,一眼望不到边,火海的中间,又好像一颗颗水晶石镶嵌在中间。它吹过葡萄园,葡萄熟了,一颗颗成熟的葡萄,真让人馋的口水都流到了嘴角。秋风是无情的,又是慈祥的,我喜欢秋风。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9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当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语文随笔八百字高中 篇10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使高中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窃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高中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