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不陌生。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了避免写作时踩雷,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关键。以下是关于高中议论文的一些素材和论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分享。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1
一、道理论据:
1、忍看图事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
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3、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二、事实论据:
1、苏轼牧羊,虎门销烟
2、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得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3、科学家归国。40年代后期,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学家在国外都有良好的生活、科研环境,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放弃优越的条件,冲破重重阻挠,辗转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2
《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一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7个可怜的孩子。他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出狱以后,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代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己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
但是雨果用他的`《悲惨世界》在另一层面也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充满宽容的社会。主教用慈爱对待偷窃的冉阿让,冉阿让用宽容对待要抓捕他的沙威警官,用宽容对待曾经骂他的佛修鲁班,用爱拯救了一名叫柯赛特的少女。而冉阿让走投无路的时候佛修鲁班回报了他。一个曾经被宽容的人,在他今后的一生当中无时无刻不在散播着宽容和爱。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3
“忠““孝”是一组矛盾体。古人认为:忠孝不能两全。李密辞官的最强大的理由就是一个“孝”字,先尽“孝”才能尽忠。在现代社会,忠孝依然有鲜鲜活的`生命力。“忠”“孝”不是一组矛盾体,而是于国于家的两种责任。当然,现代意义的“忠”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4
1、面对祖母亲情与皇帝命令,李密毅然选择了亲情。以言抒吾情,以情感于人。李密写《陈情表》,将内心对祖母朴实而深厚的感化作诚挚感人的奏表,感动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感动了芸芸众生。它如同击破深潭的一枚石子,激起层层波浪,于是世间流传着: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于是人们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李密用拳拳孝心温暖了人世,他那诚挚的话语拉近了心灵的距离(《这世界需要你》)
2、月光盈盈,我掬一杯最清;余晖落落,我拥一缕最暖;红叶灼灼,我拾一片最热;前路漫漫,我又该如何选择?想想那个“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的李密,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数十载,面对晋武帝高官厚禄的诱惑,仍能坚定地说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也许,这个选择对我们来说,无所谓对错,但对李密,这是“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拳拳孝心,有了这份孝心,又有什么能让他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呢?因而,面对心灵的选择,我们不能一味地迎合他人,我们要做的是像李密那样,“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心灵的选择》)
3、寻一方尊老尽孝的明镜,照亮我们阴暗的内心。李密,这位著名人士,在被征辟为高官时,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祖母无人奉养,为使祖母得以终老,不惜违抗皇命。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那方我们苦苦追寻的明镜么?然而,到我们站出来对镜一照时,要禁不住唏嘘一下了。我们总是口口声声孝敬父母,可是,又有几人真正将其付诸行动?我们总是构建自己完美无缺的世界观,然而又有几人将其转化为方法论来导行呢?从国家将孝敬父母写入法律到立法禁止啃老,这仅仅证明法律日益完善了么?不!这恰恰说明我们道德的'缺失,人格的沦丧!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请勇敢地对镜一照吧!也许镜中的我们不堪入目,但请相信,当你勇敢地对镜自照时,人性之光仍未湮灭,美德之火终将重燃。(《镜观世界》)
4、“百善孝为先”,《陈情表》一文感人肺腑。李密是一个典型的孝子,晋武帝多次征召,他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乏上书陈情,辞不赴命,在刘氏久病床榻之时,毅然谢绝了晋武帝的征召而侍在床前,未曾废离。孝是本能,是良心,是美德。敬老、爱老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与义务,孝敬自己的父母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5
所谓朱就是朱砂,墨则是墨汁,赤则是红。顾名思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的意思。我并不赞成这种观点,如果将朱砂与墨汁混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如此的话两者会融合在一起,变成一种新的颜色。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并不包括这种情况。所以说,坏人只能把平凡的人带坏,好人也只能把平凡的人带好。那么,这种说法的论点就是不全面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孩得了严重的传染病。其他孩子的父母都告诫自家的小孩不让与其同玩,只有一个男孩例外。有位好心人提醒他说:“难道你不知道他有传染病吗?”他回答说:“我妈妈告诉我,人的身体是健康的,就不怕被传染”!
一直陪伴小孩痊愈。
上高中时,他成绩名绩名列前茅;但他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就班上学习成最差的几个不良同学一起玩;老师告诫他;而他却说:“如果真的变坏了,也不怪别人,其实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坏孩子”!
这个故事也能反驳“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这个论点。文中的小孩并没有因为朋友得了病而抛弃他,并没有因为同学成绩差而嫌弃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有健康的身体与坚定的意志,他用这些来帮助了他们。从这个故事可看出这种说法的论据是错误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也并不完全错误,只是要论程度而定,所以当大家遇到“黑”要学会守心,有余力时还要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赤”来感染他。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6
有人说:成才的因素不在于环境,而在于自身。
可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孟子的成才并不只是有自己的才华,更有环境对他的影响。如果没有孟母的搬家,孟子可能只是在墓地中玩着低俗的游戏,就这样一事无成,无所作为。如果没有岳飞母亲对岳飞的从小教导,历史上可能就少了这样一位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如果没有吴王对勾践的屈辱,可能就没有越国反败为胜的奇迹。
可见人成长的因素并不只在于自身,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怎样的朋友,便决定你走怎样的人生道路。明神宗前期,在张居正的辅佐下,每天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治理朝政。可是张居死后,明神宗便疏离朝政,以玩乐为主。可见,一个好的朋友可以端正你的人生观,给人带来良好的影响。而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则会带人走向堕落的深渊。近年来,多少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因结交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居必择邻,交必良友”,足以看出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可以奠定人的思想基础。据调查,教师子女通常比其他学生更加优秀,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父母从小向孩子灌输知识,让孩子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父母的引导下,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美国的嘉纳塞·爱德华是一位哲学家,他的子孙有13人当了校长,100多人是大学教授,80多人成了文学家。正是因为有了优秀的爱德华,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他们的成才打下坚硬的思想基础。
环境拥有改变一个人的能力,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好的环境铸就优秀的人才。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7
从前,有一个小村子里面住着洋葱和辣椒两家。两家的孩子小辣椒和小洋葱是好伙伴。小洋葱那时候一点也不辣,身上的味道又香又甜,谁都想抱起来闻闻。而小辣椒呢,天天不洗澡,身上总是有股冲鼻的辣味,谁见了都想躲着他。
有一天,小辣椒又来找洋葱玩。可是小洋葱的爸爸妈妈却不同意。
洋葱妈妈说:“小洋葱,你的朋友小辣椒不爱干净,连澡都不洗,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等他的坏习惯改正以后,我们就让你跟他一起玩。”
洋葱爸爸说:“小洋葱,要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坏习惯是会传染的。我们很担心你有一天也变得跟小辣椒一样辣,”
可是小洋葱非要和小辣椒玩,还说:“他是他,我是我,我永远都是又香又甜的!”说完关上门就跟小辣椒一起跑了。
和小辣椒在一起的时候,小洋葱就闻到一种股刺鼻的味道,小洋葱认为是谁在炒菜呢,所以就没多想。
小辣椒问:“今天咱们玩点什么?”
小洋葱说:“我也不知道玩什么,都听你的好了。”
小辣椒说:“要不咱们玩看谁先被抱到吧?”
小洋葱回答:“这个好!对,就玩这个。”
就这样,小洋葱和小辣椒跑来跑去,追来追去,你抱我,我抱你,你把我摔倒,我再把你摔倒,玩得满头大汗,非常开心。就这样它俩还没玩够,又跑到村子旁边的一个小山坡去玩滚山坡。他们俩你滚下去我也滚下去,你又滚下去我再滚下去,还有好几次都是一起抱着滚下去的呢。两个小伙伴玩的大汗淋漓,筋疲力尽,这才依依不舍的各自回家了。
跟小辣椒分别之后,小洋葱回到了家里。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身上也全是刺鼻的气味,不管它怎么洗、怎么擦都不管用了。
到现在洋葱还有很辣的味道,这都是因为他不听话,辣椒给他传染上的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呀!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8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有一天,他在纽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地铁去时代广场站。当时正值下班乘车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蜂拥而下直奔站台。突然,罗伯特西奥迪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看到这个男子一样,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个别的甚至是从他身上跨过,急着乘坐地铁回家。看到这一情景,罗伯特西奥迪尼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他停下来的时候,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关心的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有个男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又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苏醒了,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他是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呢?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书 篇9
不知怎么回事,小学时妈妈引以为傲的乖乖女的我,现在变成她眼里的叛逆女。没有了夸奖,总是反反复复的唠叨,令我烦不胜烦。
同学们在一起聊天,发现大家都一样。经过研究,我们笑称:“唉,上了中学的我们进入了青春叛逆期,而步入中年的母亲则进入了更年期,两代人的代沟是无法跨越的。敌强我弱,只有鸣金收兵了。”朱丽丽一脸的哀怨:唉,真想快点长大,逃离魔掌。”班长却不赞同,她走过来说:“你们听过乌鸦的故事吗?”
“乌鸦喝水?跟这有什么关系?”朱丽丽出了名的小麻雀,特爱叽叽喳喳。班长摇摇头说:“不是。有只乌鸦来到一个村庄,不久就很不高兴的想要飞走。它碰到了一只白鸽,白鸽问它‘我的朋友你要去哪?’乌鸦说这里的人们嫌它唱歌难听,吵死了,很讨厌它,所以它说要离开这里。这里的人们它也很不喜欢。鸽子说‘你还是别走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那么去哪都是这样。 故事讲完了,所以,当我们无法改变他人,那么只能改变自己了。”
唉,要改变自己,怎么改变?小时候我们能虚心听妈妈的话,现在我们有自己的思想,能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么对于妈妈说的对的,我们就赞同,说的不对的也不要去顶嘴,这样会不会好点啊!
同学们回家都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