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时间:2025-10-24 17:31:45 作文大全

作文是一种实用文体,贴近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通常格式固定、篇幅简短、语言简洁易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传统节日春节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元旦,但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每次过年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全家就会集体总动员,进行一次大扫除。妈妈把家具擦得干干净净,爸爸把地板、墙壁、窗玻璃抹得亮晶晶的,奶奶剪出各种漂亮窗花,爷爷给大门贴上新的'对联。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最热闹的,我们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每个人都是笑呵呵的。饭桌上摆满了妈妈和奶奶做的各种各样好吃的菜:炸得金黄的香喷喷的鸡翅、热气腾腾的美味饺子、绿油油的青菜、还有好多我说不出名字的菜,美味极了!等吃过饭,爷爷奶奶和妈妈看电视,我和爸爸就在楼下放烟花。我小心的用打火机点了一下花炮引线急忙跑开,回头就听见“砰”的一声,一个光球瞬间升上天空,再随着“啪”的一声响,光球炸开了变成了一朵五彩的花,美丽极了!我还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拿在手上燃放的烟花:满天星、彩珠筒等等,总之开心极了!


  这就是我最喜欢春节的原因了,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很快乐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2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意义。但,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传统节日是——春节。


  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正是春节的开始。大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不是买年货,就是大扫除。而孩子们,天天到商店来,买吃的、玩的,玩的,主要是买爆竹,因为,过年的时候,大多店铺都是关门的,到大年初五、初六的样子才正常营业。


  马上就到除夕了。爸爸和叔叔在贴春联,我在贴“福”字。好奇的妹妹问我:“姐姐,为什么你把‘福’字贴反了?”我看了看妹妹,说:“我没有贴反,‘福’字是这样贴的,迟到的‘到’和‘倒’是同音,意思是‘福’到了。”“原来是贴‘福’也有这么多学问啊!”妹妹恍然大悟的`说。


  除夕,最重要的就是吃团圆饭了。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比平常吃饭更热闹,更有年味了。


  过了除夕,就到正月初一了,正月初一要去拜年,孩子们边说:“寿比南山,长命百岁,新年快乐!”边收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家家门前都挂着灯笼,在广场还举行猜灯谜呢!重要的是吃汤圆,每一颗都又大又圆,满满的一碗,是吃进肚里,却甜在心里啊!


  过完元宵,人们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里,但,我还是不会忘记,那热闹非凡的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我喜欢过春节!


  我们中国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过春节要包饺子吃。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万万顺’,是人们对来年有个好收成的寄托。于是,我们一家便忙碌起来。奶奶做饺子皮,爸爸和爷爷包饺子。妈妈还要带我还没满一周岁的妹妹,而叔叔和婶娘则煮饺子。我和弟弟呢?当然是拿面来玩啦!我们俩手里的面一会儿变成汤圆,一会儿变成小汽车,一会儿又变成小桥……搓完面后,我们洗净双手,开始快快乐乐的放炮啦!我们先放了一个“和平鸽”,只见它带着黄色的火花迅速的飞向天空,然后“喷”的一声就落到了地上。我们又放了“喜洋洋冲天炮”,只听“喷、噼里啪啦”就没了。不过,着整个过程是美丽的。


  “饺子来喽!”话音刚落,正在放烟花的'弟弟和我赶紧去抢位子吃饺子。饺子可香啦!我吃了还想吃只是肚子撑不下了!真是太好吃啦!


  吃完饺子,我们一家人围在电视机旁,看“春晚”。到最后,只有我听到了新年的钟声,我看到一点多种呢!我的守岁计划成功!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呦!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4

  天上的星星渐渐变得闪亮,变得繁多。爸爸开了一天的车,终于快到奶奶家了。年,悄然而至。


  临近家乡,空中没有了城市的雾霾,只有年味儿的袅袅炊烟,香香的,甜甜的。处处弥漫着乡情,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似乎都在编织一个名为“年”的梦。


  到了奶奶家门口,爷爷奶奶,姑姑姑夫……很多人都在等我们,连三岁的堂妹也提着灯笼,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惹得大家都笑了。


  一阵笑声后,奶奶忙招呼我们去吃年夜饭,这可是大餐哦,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得很开心,大家吃的是色香味,感受的是浓浓情,这是团圆的大餐。


  吃完饭,大人们仍在谈笑风生,小孩子们可坐不住了。有的挑着花灯互碰,小一点的孩子躲着闪着;有的戴着厚手套,哈着热气在雪地里溜冰;有的在地上玩着刚买的鞭炮,“啪啪啪”,一声声,伴随着我们的欢笑,鞭炮声划过寂静的夜空,好似“年”的脚步。


  屋子里传来众人的笑声,可能是春节联欢会演到了精彩的节目,我也跟着不明所以地笑起来。


  看,一束束绚丽的烟花又在空中绽放,红的绿的蓝的,似“年”的魔法,把快乐和希望洒向人间,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也同样绽放了。


  有关“年”的梦被继续编织着……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5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新年。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天,人们都要从各地回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这天我们全家也从一早就开始忙碌开了。


  我和爸爸负责贴春联,打扫卫生,妈妈与奶奶负责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天一黑,我们全家围坐在桌旁吃着美味的团圆饭,其乐融融,今天的晚饭特别的香,吃得也特别开心。当外面响起鞭炮声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吃完饭就拉着爸爸一起到外面放烟花,我对爸爸说:“今年我一定要亲手放。”爸爸爽快地答应了,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连忙点头。我先从爸爸手里拿来点着的香烟,然后去点烟花的导火线,只听见嗖的一声,一只艳丽的烟花升上天空,变幻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真是绚丽多彩,天空顿时被五彩缤纷的烟花打扮的格外美丽。


  放完烟花回到家里,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我们全家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春晚,春晚的节目精彩纷呈,我时而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奇的魔术中……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决心要好好学习,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6

  过年啦!过年啦!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地去迎接新的一年。


  在这美好的团圆之夜里,我怀着快乐的心情来到楼上,向妈妈说到:“祝妈妈新年快乐,工作顺利,红包拿来。”妈妈听了拿出红包说:“谢谢,也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健康快乐的成长”。我鞠了一躬说:“我一定努力加油,不辜负妈妈的期望”。接着我又向爸爸爷爷奶奶说了一句祝福语,然后我数了数,一共两千块,看到这两千块,我的意洋洋地笑了笑,把它放在枕头的下面。


  到了晚上,我看见小伙伴们都在外面放烟花,于是,我和妈妈到小店买了烟花,回到家以后,我叫爸爸放烟花,说完,烟花噼里啪啦地往上喷,我仰望天空,这些火花像流星雨一样,自天而降;像萤火虫一样,照亮了整个世界;像繁花一样,把整个天空点缀地五彩缤纷,望着这美丽的火花,它是那么地精彩,也是那么的漂亮,真令人赏心悦目。


  望着这新的.一年,我真希望下一年再次度过,因为你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7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我们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吃,如:打糖、驴打滚、糍粑;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不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

  腊月二十四是我们土家族过小年的日子,这一天大家都得回自己的家乡快快乐乐的`过小年,传说这一天小老鼠还吹吹打打的嫁姑娘!

  从腊月二十五就开始准备过大年了!家家户户开始打粑粑、推豆腐,还有的在炸酥肉、做米酒、烧腊肉。走到哪儿,看到的都是一幅忙碌的场景。这一天我们大家必需起得早,因为我们要吃团年饭,然后放鞭炮,家家户户都在看着谁家先放鞭炮呢!那就证明他们勤劳、吉祥!

  伴着阵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欢声笑语也从温馨的家园中飘荡而出。

  啊!美好的春节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8

  从腊七腊八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节日喜悦中。那些天南地北亲朋故旧,不顾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名义回家,以亲人团圆名义回家,相聚在春节里。

  春节重头戏,要数团年宴了。这一天大人们最为忙碌。厨房里热气蒸腾,煎炸蒸煮飘香,锅碗瓢盆齐鸣;爷爷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妈妈厨艺了得。像我这样懒散人,也要参与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团年宴早一点开席,以便大快朵颐。

  下午四点,亲人陆续到齐,一番寒喧之后,论资排辈入席。满桌菜肴,满杯琼浆,满满亲情,弥漫了整个空间。亲人们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然后是兄弟姐妹互相祝福或调侃。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有敬酒,也有赖酒,酒杯碰得咣当作响。一顿团年饭,起码要拉扯上一两个钟头才肯罢休。

  亲人们无论喝多少酒,却总忘不了一件事,就是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客厅里人多挤不下,就看卧室电视、书房电脑,甚至用手机浏览。当春晚主持人敲响新年钟声,成千上万烟花升天燃放,将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迷幻城。

  除夕过后,便是大年初一了。放眼望去,大街上,车水马龙,小巷中,行人如织,出行拜年人,络绎不绝。大人小孩,无论在什么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乐之声,不绝于耳;礼花鞭炮共鸣,震耳欲聋。

  春节,就这样悄然而至,又这样渐行渐远。春节,既然是春天节日,让我想起不知名诗句:

  春天何其多,属于你春天有几何?春天把希望给人,你给了春天什么?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9

  春节的时候我们都有各自的过春节的方法。今年,我过春节的时候我到很多亲朋好友家做客,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也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最令我难忘的是大年三十我到阿姨家做客。

  那天,我们家很早就起来了,到车站我们坐16路公交车,来到了阿姨家。

  一到阿姨家,阿姨就马上拿来了糖果、水果、花生、瓜子……来招待我们。妈妈见阿姨那么热情,也说:“我也来帮忙做饭吧!”

  阿姨说:没事,我忙的过来,你是客人,哪有客人煮饭给主人吃的道理?”

  "这样说,就不对了,我就不能帮你忙吗?”妈妈说。最后阿姨说不过妈妈,才让妈妈帮忙。

  大约中午12点客人全到了。我们开始吃饭了。我吃饭的时候一个女孩坐在了我身边,我想:这个女孩是谁呢?接着我便和她交谈起来,我们俩很投缘,没到一会儿我和她就很好的聊起来,我们各自说了各自的学习情况,还聊了我们在学习上的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到了晚上8点,我们几家开始看春晚。直到了晚上11点我们才各自回了家。到了0点我准备睡觉的时候,新一年的烟火响了,我马上冲出家门。好美的`烟花哦,这也预示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这时我挥挥手对旧的一年说:“拜拜!”

  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大家肯定都知道了,我借习作的机会,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0

  到了新年,我很开心,因为,爸爸妈妈会带我到亲戚家去拜年。我和爸爸妈妈到了伯伯家。外婆家拜年,还有去了宁乡的姐姐家拜年......

  今天,我专门讲一讲去宁乡的事情。在去宁乡的路上我好兴奋,一直在想:宁乡的姐姐家变样了没?要是快一点到就好了。

  到了宁乡的姐姐家,我们就看见了好多好多的鸡。“一。二。三……。”我和弟弟妹妹数都数不清了!我看见姐姐不在家,我就问姐姐家里的人:“姐姐在哪儿?”姐姐家里的人回答说:“姐姐帮她妈妈做事去了。”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上午10点左右,姐姐终于回来了。我们高兴极了。我们玩了好多游戏,比如说:捉迷藏……

  到了晚上,我们吃完晚饭,就开始看动画片,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气氛热烈极了。一直到晚上12点才睡觉。

  “喔。喔。喔”天刚蒙蒙亮,姐姐家的公鸡就开始叫了,我赶快起床了。我走到门外,看到姐姐家养了一只兔子,他们在玩兔子呢。姐姐说:“大家可以摸兔子,但是不能把兔子抱在身上哦。”我们都摸了一下兔子,它那洁白的绒毛;柔软的绒毛,真让人喜爱呀!

  下午我们一起兴高采烈的到田地里看了田野风光。回来的时候,爸爸说:“去不去山上玩?”“好!”我们异口同声的答到。上山的时候, 山路很难行走,我们互相帮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一起到了山顶。我们在山顶上高兴的'游玩。照相。姐姐到了山顶边,爸爸叫她小心,我们来到山顶边,太险了!我们心惊胆颤的退了回来。

  晚上到了,我们吃完晚饭,就跟姐姐和他的家人告别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疲劳得睡着了……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1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贴春节、剪窗花、和家人团聚的习俗。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人们喜气洋洋,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2月12日上午,我和奶奶去菜市场买菜,感受新年的味道。我一进菜市场,各种各样的蔬菜和肉类就映入我的眼帘。盆里有活蹦乱跳的鱼虾,新鲜的牛羊肉,还有肥肥的鸡鸭。黄灿灿有白白胖胖的萝卜,鲜红的辣椒,还有豆芽。市场上挤满了人,人们讨价还价、卖菜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各种配料,熙熙攘攘。

  我和奶奶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去了超市。超市里什么都有,人们在买年货:五颜六色的糖果,不同款式的新衣服,不同口味的饮料……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而高兴。

  下午,我们来到清真寺,买生熟牛羊肉的人在那里排起了长队。有的人眼睛里带着焦虑的`表情环顾四周,有的人看上去很平静,和排队的人聊天。其中一个老人不停地跺脚,似乎很匆忙。我猜他是想早点回家给他们做一顿大餐,因为他在远方定居很久的孩子会回来看望他。

  最后,我们穿过长街来到新百大厦附近的一家卖年货的商店,那里有一片喜庆的海洋,所有的年货都是红色的:有一串象征繁荣日子的满满的“辣椒”,有翘着尾巴的“大鲤鱼”和一年多的价值,还有一对对春联,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望。这些年货各有各的含义,给人以安宁与安宁。

  随着新年的临近,我很激动,也很期待,但心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我们幼儿要把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是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最重要的事情是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饺子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东西,烟花是淘气的孩子不可缺少的东西。然而,孩子们最喜欢的链接之一是从他们的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我们家的年夜饭通常在奶奶家吃,因为她是家里年纪最大的老人,而且奶奶做饭做得最好。除夕的下午,我和哥哥姐姐早早地去了奶奶家,和她一起为新年做准备。我们和奶奶买了红纸回家,剪了许多窗花和“福”字。然后,我们负责把它们贴在门上、窗户上、墙上和大红包上,更不用说有多开心了!不仅如此,奶奶做的美味食物还会让人流口水。

  该吃晚饭了。我们轮流把几盘美味的食物端上桌。鸡、鸭、鱼、香肠、随州的三大美味,还有我奶奶亲手做的臭豆腐,都是我们最喜欢的.食物。当大家都到了,奶奶宣布晚餐准备好了。

  除夕夜饭后,奶奶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三个同样大小的红包,给了我的哥哥和姐姐。除夕那天,我们说了我们一直想说的话。我们还放烟花。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如此美好的新年。

  你看,这是我们的春节场景。有多有趣?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3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带新帽,春节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快乐地向我们跑来了!

  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我特意穿上了红色的`新衣裳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一眼看中了一副春联,上联是:福旺财旺人气旺,下联是: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是:喜气盈门,这幅对联有很美好的寓意,那就是:新的一年旺旺旺!让福气永远住我家!当我正要把福贴上去时,爸爸忽然说:福字要倒着贴,我问爸爸为什么,他说:福倒了有一个谐音叫福到了。我恍然大悟,一边感叹造字的智慧一边大声喊:福到喽,福到喽!

  大年初一的早晨,当月亮还挂在枝头,我们一家就穿好衣服去老奶奶家拜年了。到了老奶奶家,已经有很多人陆续来拜年了,看来,我起的算是比较晚的啦!吃完饺子,我就依次给长辈们磕头,老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伯伯磕头的时候,他开玩笑地说:你们几个站成一排,挨个磕头,一个头一百!我们几个听了欢呼起来,都跑过来趴在伯伯面前就磕,一个接一个,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哥哥还拿来了铁盆,放在地上,磕一个头就发出嗵的响声,伯伯一看这架势,吓得落荒而逃,我们几个都哈哈大笑

  过年真热闹,我喜欢过年!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4

  卜算子·咏梅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二、教材分析: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达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也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领袖,他高瞻远瞩,洞察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他也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充分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

  三、学情分析:

  赞颂梅花的诗,学生已学过多首,而赞美梅花的词,尚未学过。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积累,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对学生构成了一定的吸引。教学这首词时,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文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同题作品。毛主席在创作本词时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两词在风格上对比鲜明,这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契机。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认为:将两词对照起来,引导学生自读研讨,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5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借鉴本组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方法,即抓住特点介绍民俗,并体会作者的布局谋篇、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完成习作。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运用本组课文学过的描写民风民俗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

  运用本组课文学过的描写民风民俗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祖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像那首歌中唱到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畅游在这独特的民风民俗中,写下令自己心动的那一页。

  二、明确题旨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要求,边读边画边归纳,想一想,这次习作要我们写什么?要想写好习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写作要点。

  (1)内容。

  ①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②特色服饰: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

  ③特色饮食:小吃文化、茶文化、待客文化等。

  ④独特民居:吊脚楼、土造房屋、四合院等。

  ⑤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剪纸、皮影、蜡染、脸谱、刺绣等。

  (2)注意事项。

  ①特点突出,民族特色鲜明。

  ②内容具体,描述准确生动。

  ③用词精准,表达真情实感。

  三、写前准备

  1、导语:同学们,下面老师将带领大家游览祖国的大江南北,去欣赏不同民族的风情。(播放民族风情图片,配歌曲《等你来》)

  2、引导学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也可以针对画面内容进行补充。

  3、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哪一种民俗最让你感兴趣,请按一定顺序详细地介绍一下。

  四、回顾写法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描写事物的'方法?分别是从哪篇课文中学到的?

  2、小组归纳,教师板书。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方法多样,有顺序:修辞手法,如,比喻、反问、象征、夸张;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3)语言生动,感染力强。

  五、入笔习作

  1、你最想写什么?先确定习作题目,再列出写作提纲。

  (1)温馨小贴士(课件出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想拟一个什么题目?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想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③哪一部分内容将作为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2)学生自主编写提纲,进行简单的修改。

  2、按所列提纲,说一说自己想怎么写。

  3、尝试写作:前面我们欣赏和交流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可以说,不一样的习俗,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感受,不同凡响的精彩……下面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记下这点点滴滴,让这些民俗的独特魅力在我们笔尖流淌吧!(学生动笔写作)

  4、教师在巡视中作场外指导。

  第二课时 一、直击目标

  1、导语:俗语说:“树木不修长不好,文章不改意境少。”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精雕细琢。

  2、讨论:你们认为这篇习作应着重体现哪些内容?

  预设:

  生1:所介绍的民俗特点要突出,而且要体现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

  生2:在介绍时要能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生3:要能恰当地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或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生动地描述,最关键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二、修改润色

  1、自我品读,自主修改。

  (1)轻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读一读,再品一品: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生动,表达是否清楚、具体。边读边画出不满意的地方。

  (2)反复朗读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想:怎样修改?然后进行修改。

  2、全班交流,集体评改。

  (1)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习作推荐给大家?请大家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请给出最佳的修改意见。

  (2)总结前面已交流的几篇习作,有哪些共同的优点,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3)针对大家给出的意见,再次品读自己的习作并进行第二次修改。

  3、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1)没有在全班交流的同学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成员听,大家进行交流,提出评改意见。

  (2)交换习作进行互批。

  (3)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全班展示。

  三、美文欣赏

  1、欣赏佳作。(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外例文)

  2、交流感受。

  3、好朋友合作,互读习作,寻找习作中的精彩之处,并为好朋友的习作写上评语。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从这次习作中,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作业:把修改后的习作誊写到作文本上。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篇16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⒈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要内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情感态度:

  ⒈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⒉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过程方法: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毛泽东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词的-要内容,并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毛泽东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写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板书)

  介绍毛泽东创作词的背景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持中共中央会议。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咏:这里有赞美的意思。

  〖揭示课题,很干脆。解题也利落。“咏”,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不都是赞美的意思。〗

  二、读一读

  1、初读感知:

  (1)读着这首词,你有什么感觉?你感到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从词中你听到是哀叹还是笑声?你从中看到的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要求用这样的句式回答:“读着这首词,我感觉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

  (2)齐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2、精读感悟

  (1)再读词文,理解下面的内容。

  问题:①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1、2两句词的意思。

  明确:严寒的冬天,漫天飞雪。但是,在毛泽东的眼里,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后,板书:“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开得怎么样?请你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梅花的“俏丽”。

  ③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放。但是等到山花烂漫的春天来了,她却怎么样了?想象“山花烂漫”的情景。梅花在“丛中笑”,又是怎样的情景?梅花笑了,为什么?

  明确并板书: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

  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

  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

  3、赏析方法归纳

  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曲曼妙的音乐,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评,细细去欣赏,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七嘴八舌评诗词,可以从个别的字上,也可以从某个句子上,也可以从整首词上去赏析。

  三、学习词的内容

  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

  间,不信请看这一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读着这句话,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提示: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风阵阵、大雪纷飞,梅花傲霜斗雪,绽放枝头……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如她是怎么向人们报告的呢?春天终于来了,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提示:百花盛开、异彩纷呈、满山遍野、万紫千红

  3、这时梅花的心情怎样?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

  四、比一比,想一想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介绍陆游的.背景: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

  2、请大家想一想,陆游词中所写的梅花是怎么样的?

  明确:“独自愁”“香如故”

  3、引导比较。想一想,毛泽东在词中所赞美的“梅花”与陆游词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在陆游的词中,梅花在“独自愁”“香如故”,而毛泽东词中是“花技俏”。

  4、同学们,毛泽东是在读了陆游的词,才写“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毛泽东在自己词的前面,有一句说明的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学生说说“反其意”的意思。

  〖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后,再讨论“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5、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陆词很悲伤、压抑,而毛词却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必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五、小结:

  毛泽东和陆游写的词,都是“咏梅”。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也不一样。可知,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开放。让我们在这段激昂欢快的乐曲声中再次朗读毛词《卜算子·咏梅》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

  七、板书设计:

  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

  毛词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乐观、积极

  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

  陆词“独自愁”悲伤、压抑

  “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