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时间:2025-07-19 19:26:12 工作报告

姓氏是家族血缘的标识,姓源于祖先的血统,氏用于区分子孙。研究表明,中华古姓起源于图腾崇拜,最初与原始宗教、图腾及祖先崇拜有关。本文为五年级学生准备了一份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的老家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都姓“陈”。但是我发现在我们班上姓“陈”只占百分之十不到。这让我好奇,“陈”姓是怎么来的?历姓“陈”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全国的“陈”姓排名多少?“陈”姓人员主要分布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一)来源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周武王追封妫满于陈国。

  后陈国内乱,其后代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

  妫满在陈国死,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3、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4、南北朝时,鲜卑族候莫陈氏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称陈氏。

  5、出自白永贵之后。

  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有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二)历史名人

  1、清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陈胜;

  2、西汉大臣陈平,与张良并称“良平”;

  3、西晋史学家陈寿,著作有《三国志》;

  4、唐代文学家、诗人陈子昂;

  5、宋初道士陈抟,作《太极图》、《先天图》;

  6、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

  7、新中国开国元帅陈毅;

  8、新中国数学家陈景润。

  (三)现状

  据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18年排名第五位,户籍人口达0.633亿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四、研究结论

  1、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陈”姓排第五。

  2、全国“陈”姓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和广东省,为省内第一大姓氏。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梁”这个姓是咋来的?姓梁的历史人物有哪些?现在“梁”姓是不是我国最少的一个姓?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找

  2、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据史料记载,从前有康伯因为伐西戎立功被封梁山,建立了梁国。后来梁国被秦国灭了以后,里面的人都要以国氏为姓,梁姓就是这么来的。

  2、历史人物

  姓梁的名人有:宋代的抗金名将梁红玉在黄天荡之战里协助韩世忠打败金兀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梁启超写了《饮冰室合集》,建筑学家梁思成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系统火箭专家梁思礼……

  3、现状

  “梁”姓在2020年统计中排名第21位,不是最少的,还比较多呢!

  四、内容总结

  1、“梁”姓是一个以国氏为姓的比较特别的一个姓;

  2、姓梁的名人有很多,那就比如宋代的梁红玉、清朝的梁启超、梁启超之子梁思礼等……

  3、“梁”姓排名第21位,不是最少的。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听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我姓郑,我想了解一下姓郑的历史和现状,于是我做了一次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阅资料

  2、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郑国时期,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2、在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3、在郑氏家庭里有许多名人。战国时的水利工程师郑国;汉代名将郑成功;清朝书画家郑板桥;元朝剧作家郑光祖;唐朝学者郑虔;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明朝航海家郑和;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4、截止2020年,“郑”姓人口已达一千三百多万,姓氏排名21位。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姓“燕”,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姓。“燕”姓是怎么来的?

  历有姓“燕”的名人吗?现在的“燕”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燕”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关于“燕”姓起源主要有三: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广韵》及《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伯封于北燕,

  其后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黄帝之后有南燕国,始封国君伯倏为黄帝之子,后以国为氏;据《后汉书鲜卑传》所载,晋末鲜卑族慕容氏前后建立了四个以燕为号的国家,国亡后以国为氏。

  “燕”姓的历史名人有:宋代礼部郎,计量发明家燕肃,燕太子丹燕丹,宋代画家燕文贵,春秋时有孔子的`得意弟子燕及,明代有永乐举人燕善。

  现状据统计,“燕”姓在20xx年的百家姓里面应该排第303名,不一定很准确,但燕的姓氏是已经有26。4万人,占全国的0.021%。燕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为燕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山西、青海、四川、河南、河北,以上六省约占全国燕姓总人口的79%。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燕氏家族,是以国为姓氏,而燕国又因燕山而得名。根据历史学家的考据,距今3000多年以前,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封在蓟地,

  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始皇所灭,从此,燕国的公族就以故国号为姓,世称燕氏。

  2、燕氏的得姓,大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

  3、燕氏的源流,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燕氏出自纂姓,是《史记》上记载的召公]的后代,是周的同姓,被分封于燕国,传国一共四十二世,至王喜这一代为秦国所灭,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

  4、汉代有功臣宜城侯燕仓,后汉有中郎将燕瑗,望族出于上谷、范阳。故燕姓后人奉召公]为燕姓的得姓始祖。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5

  关于自己的姓氏我有许多问题,因为爸爸说我们其实姓刘。我不相信,好好的金姓怎么会和刘姓扯上关系呢?所以我决定对金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个调查。

  我上网一查,发现竟然真的如此。金姓的来源有三。

  第一、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期的少昊帝。黄帝之子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五行中西方是金,所以少昊有金天氏之称。他的后代就用金作为姓氏。

  第二、相传古代有一个金国。该国居民以金作为姓氏。

  第三、刘邦后裔中的一支改刘姓为金姓。

  那么金姓在我国诸多的姓氏中地位如何呢?查阅了《百家姓》后,我得知金姓排名第29位。现在,金姓也是拥有400万人口的.大姓。人口数量在全国姓氏中列第69位。

  从古至今,金姓英才辈出。其中金涓为金姓始祖,字德源,号青村,义乌人。元末明初知名学者和诗人。

  除金涓外,金姓名人还有现代的铁路运输专家,铁路运输教育家,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原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国家一级教授金士宣和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金正昆。

  没想到我的姓竟然这么了不起,出了那么多名人!这着实让我倍感自豪!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五(7)班有5个姓卢,在班里占了九分之一,听说姓氏是一种文化,于是,我就作了一次卢姓调查。

  1、卢姓的来源

  2、卢姓的历史名人

  3、卢姓的'现状

  资料来源: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阅览,了解卢姓的来源和卢姓的历史名人。

  “卢姓”源于姜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文公子名高,食采于卢邑,其后人以卢为氏。其先世出于神农氏,暨周尚父太公封齐,嗣子秤凶悠呷耍第三子食邑于卢,子孙为卢氏。

  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二、卢姓现状

  当代,卢姓人口约有650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0.47%,排在第四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二省区,两省区约占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肃,六省卢姓约占总人口29%。卢姓人口分布示意图表明:在桂粤海、贵湘大部、赣闽台南部、云南东部、浙江东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48%以上,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56%的卢姓人群;在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其他地区,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24%一0.56%之间,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40%的卢姓人群。中国大陆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卢姓聚集地区。

  三、结论

  1、卢姓源于姜姓,因春秋齐文公之子立下了功,所以得到卢姓,并作为封邑。

  2、自古以来,有卢芳、卢纶、卢植、卢挚等名人。

  3、现在姓卢的人已经达到六百五十万人。

  4、卢的姓氏至今排名在四十二位。

  5、三门姓卢的绝大多数来之亭旁镇。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说,姓氏也是一种汉字的形式,今天我就来查查我的姓氏“苏”。“苏”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苏的名人有哪些?“苏”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苏”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借阅书籍。

  2、网络查找。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今河南许昌东)。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中有苏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等郡地,其中有改汉姓苏的。

  回族苏姓起源: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

  2、历史名人

  苏秦,建合纵联盟,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苏洵,擅长于散文、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苏轼苏辙,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本善,抗日名将,曾任浙江保安部队第三纵队中将司令……

  3、现状

  苏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一位大姓。在两广地区和华北地区比较常见。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苏姓人群大约占了0.47%。即每一10000个中国人中姓苏的人至少在47个。总人口大约在564余万。

  四、研究结论

  1、“苏”姓的来源有三: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出自古代少数民族;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

  2、历史上,“苏”的名人不多。有策略家苏秦,持节不屈的苏武,文笔甚好的“三苏”父子……

  3、20xx年苏姓是排名四十一位的大姓,从人口大约在564万。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关姓的由来一直很神秘,但是百家姓中有“关”这个姓氏。我自己也姓关,所以特别想知道关姓的由来以及姓关的名人。这样我对关心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使用手机查找资料。

  三、资料整理

  关氏分为满族关氏和汉族关氏。满族关氏,原来是清朝的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在八旗中属于镶黄旗。而汉族的关氏则是夏朝大臣关龙逢的后代。汉族的关姓普遍比满族关姓较多。

  关氏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夏朝的.大臣关龙逢,也是汉族关姓的祖先。比如三国武将关羽,以及天罡星的大刀关胜。还有元末的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是元朝前期的剧,文坛领袖是元杂剧的主要契机人。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为元代四大悲剧。关汉卿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四、研究结论

  1、关氏分为汉族关姓和满族关姓,汉族关姓是关龙逢的后代,满族关姓是由清朝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

  2、关氏也有很多名人比如武将关羽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还有身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这些人都被中国的建设以及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截止到xx年关氏一共150万余人。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爸爸姓张,我也姓张。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姓张,我爸爸也有很多同事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呢?全国“张”姓大概有多少人呢?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呢?这些问题,让我很好奇。所以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去图书馆查阅有关“张”姓的历史书籍。

  2、上网搜集有关“张”姓的资料。

  3、询问爸爸妈妈关于“张”姓的由来和历史。

  三、资料整理

  1、“张”姓的来源

  (1)“张”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张”姓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孙张挥。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这一支张姓,以青阳(今河北清河)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2)“张”姓源于改姓

  其一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本来是聂壹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其二源于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另外,源于他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古代的乌桓、女真、鲜卑、匈奴、契丹等族,有改汉姓张氏者。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人张姓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张氏。

  2、张姓的发展历史

  张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青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张姓。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秦汉时,张姓向四川、甘肃、宁夏等地发展繁衍。后来,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进入江苏,又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张姓在宋朝为第三大姓。明朝,张姓由广东始入台湾。张姓在元朝、明朝为第二大姓。

  3、张姓的历史名人

  《中国人民大辞典》收入了张姓历代名人1741名,占总名人数的3.8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3位。其中,有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纵横家张仪;西汉时期的政治家、谋略家张良;西汉的外交家、探险家、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张骞;东汉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辞赋家、发明地动仪的张衡;东汉的医学家、医圣张仲景;西晋的文学家、政治家张华;唐朝的郑家、文学家张九龄;唐朝的书法家、草圣张旭;明朝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清朝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中华民国时期的革命革命军将领张学良;现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等。

  4、张姓的现状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4位。自宋朝之后的近千年中,张姓的发展十分迅速。2019年1月,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张姓的人口总数已超过9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张姓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8.5%。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张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占张姓总人口的10.1%,河南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

  四、研究结论

  1、“张”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历史悠久的姓氏。

  2、历史上的“张”姓名人辈出,在各个历史时期和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在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中,“张”姓的人口总数已超过9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的变化,很值得让人研究。“刘”姓是怎么来的?历有哪些名人姓“刘”。现在“刘”姓有多少人?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了解“刘”姓名人以及来源和人口。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

  “刘”姓历史名人,刘氏始祖刘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照烈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南朝宋武帝刘裕、唐代诗人刘禹锡等等。

  人口数量:据统计“刘”姓的人数大概在几千万。是百家姓前几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讨论:

  1、我国“刘”姓历史悠久。传说大汉刘累其子孙以字命氏,称他刘氏。

  2、我国“刘”姓人才辈出。有心胸广大的刘备,大败项羽的刘邦以及在位41年的刘禅。其中我最欣赏刘备,他重视人才、心胸广大、慈善、沉着、冷静。很有领导的风范。他麾下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刘”姓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希望冲击中国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1

  一、调查目标

  1、了解在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怎样。

  2、改善教室卫生,活动场所干净情况。

  3、保持校园干净整洁。

  4、通过总结与调查结果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二、时间与地点:

  1、时间:

  2、地点:

  3、调查人:

  4、调查对象:本班学生

  三、调查经过

  1、xx月xx日上午,我来到五年级教室内,准备调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了全班57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顺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获也不少。

  四、调查题目:

  简答题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纸屑你该怎么办?

  简答题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该怎么办?

  简答题3:如果你身边有张纸,四周又没有垃圾箱你该如何处理?

  简答题4: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你会乱扔垃圾吗?

  五、调查结果:

  1、通过被调查人在不同情况下做出反应,来调查他们的。应变能力与意识。

  2、通过被调查人对事物的认识与作出的判断,来判断他们的卫生环保意识。

  六、调查分析:

  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令我触目惊心,在这57位同学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心中能够树立起一定的卫生环保意识,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己的卫生环保,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在校同学中有一半缺乏卫生环保意识。

  七、结论:

  1、我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比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断十分草率、马虎。

  2、我校同学对自我环保毫无认识,一旦碰到该自己解决的细节问题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学缺少应对卫生环保的措施,比如乱扔垃圾等,竟还有同学会把垃圾扔到绿化带上。

  八、建议:

  1、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提高同学卫生环保意识的活动,让同学们多参与实践体会。

  2、家长也应该多培养教育孩子们这方面的知识能力。

  3、给同学们开展一次绿化环保宣传教育。

  4、每班配备一只环保箱,要求学生投稿记录环保卫生情况报告。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多数家长都很少给我们买零食,有时连学校的老师、校长也告诫我们要少吃街摊的垃圾食品。我就奇怪了:零食那么好吃,可是大人们为什么却说这是“垃圾”呢?因此,我决定对此进行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垃圾食品的书籍,上网查询,阅读报刊。

  2、去超市采访小朋友,了解他们买零食用去了多少钱。

  3、了解零食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网络

  十大垃圾食品

  十大垃圾食品分别指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超市内采访小朋友

  买零食的费用

  小朋友跟我说,他们每天都会吃零食,每周都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我统计了一下,家里富裕的每周用20~50元左右,贫穷的都用5~10元左右。

  网络、报刊

  零食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十大垃圾食品大多都有洋快餐的“三高三低”(高热量,高钠,高脂肪;低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钠盐或糖类含量过高,含致癌物质等特点,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四、结论

  1、十大垃圾食品要少吃,最好不吃。一定要远离果冻、薯片、火腿肠、方便面和派,以免吃上了瘾。

  2、一星期平均每人吃掉零食用20元,看起来,并非是个夸张的大数目,但是,如果按照全班、全校、全镇、全市、全省、全国、全世界这样一步一步地来计算,这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3、吃零食容易发胖,虚弱,而且还没有营养。厉害了,说不定还会得癌症。

  啊,原来吃零食这么可怕呀,我真得戒戒了,让生活更长,更美好。我在此奉劝大家:要少吃垃圾食品,尽量不要吃,不然就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买零食的钱还不如去捐赠给那些贫困儿童呢,这样,多美好呀!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3

  一、问题提出

  因为我姓王于是我决定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王姓来源。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王姓的分布情况和人口数量。

  3.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王姓的历史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广,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

  2.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有出自虞舜妫姓,有出自商朝子姓,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周文王姬昌第15子毕公高的后裔,本来就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北)等地。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四个人都姓赵,我听爸爸说我们赵氏以前是一个大家族,所以我想查一查姓赵的历史,做一份研究报告,并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赵姓的资料,以后为赵氏争光。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百家姓》

  2、搜集关于赵姓历史名人

  3、统计人数

  4、调查血型

  我查阅了《百家姓》,发现姓赵是众姓之首,第一个姓氏就是赵。我又查了查才知道,编写《百家姓》的时候是是宋代,当时的皇帝就姓赵,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重,便把赵姓设为众姓之首了。

  三、结论

  1、我由此得出了结论,在我们赵姓的长河中,是人才辈出,星光璀璨。

  2、我们赵姓在1000个中国人中最少有23个姓赵的.。

  3、我们赵氏人中O型血的人最多,AB型血的人最少。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5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历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历史名人

  有皇帝王莽,有书法家王羲之,又是诗人王维,还有的政治家王安石……

  2、现状

  据统计,20xx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历,王姓名人辈出。有皇帝王莽,有的书法家王羲之,有诗人王维和王昌龄,歌舞家王昭君还有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2、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6

  一、问题的提出

  吃饭的时候,长辈们总说多吃蔬菜,吃蔬菜会变聪明。吃蔬菜能变聪明吗?如果可以吃哪些蔬菜?

  二、研究方法

  1、百度

  2、问长辈

  3、其它

  三、资料整理

  1、蔬菜中含有很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素,这些物质对人体是有很多的好处的.,不仅可以采元气,并且可以提高智力。

  2、菠菜富含矿物质铁,吃了可以提高警觉度和注意力;甜菜富含氨基酸苯丙氨酸,吃了有助于增强脑细胞活力;生姜能使人思路开阔;胡萝卜素和其它天然营养有助于保护大脑。

  四、研究结论

  1、吃蔬菜可以让人变聪明,蔬菜中的各种元素对人体有益。

  2、菠菜、甜菜、生姜、胡萝卜等大部分蔬菜都可以人变聪明。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7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上有20亿人面临着缺水的困难,而我国的平均水量只占世界的平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我们

  的国家的水库每年以10至20毫米的速度下降。

  二对用水量的调查

  用水量最多的还是洗车店,而且用的都是自来水。一天每家洗车店大约有15至30辆车,而每洗一辆最

  少要5千克水。一年(按365天)来计算,每家洗车店就需要73000千克水,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一年的用水量

  了。而廉江(一个小城市)就有30多家洗车店,何况是那些交通发达的大城市呢?

  三资料的`收集

  除了洗车店的用水量惊人,我们平时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也非常常见。

  1平时有些人洗完菜就倒掉水;

  2公园的喷泉不是循环的;

  3公园水龙头出不了水,有些人不拧回就离开了,等到有水是,水流了出来,没人关;

  4有些人洗一洗手就要七八分钟;

  5有些人用完水不关;

  四建议与措施

  1利用废水浇花,冲马桶等;

  2公园的喷泉应立即改成循环的;

  3公用水用完应关;

  4洗手的时间不能太长;

  5应该多点向人宣传节约用水的意义;

  6多点写广告贴在醒目的地方;

  7每一滴水都要珍惜,不能浪费。

  最后,我倡议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因为,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否则,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可能是人 类的眼泪。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8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人们都有一个姓,有复姓,也有单姓。可是,姓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我就研究了关于“郝”姓的历史和现状。

  二、查阅方法。

  1、查阅书籍。

  2、在上查阅资料。

  3、询问老师和家长。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郝姓的地位

  郝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七十一,在现代姓氏排行榜上排名82位,属于大姓系列,人数约三百三十二万三千,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1%左右。

  2、郝姓的起源

  郝姓出自子姓,其始祖为商朝天子帝乙。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继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其后子孙以此地为氏,称郝氏。

  三、郝姓的名人

  郝懿行:山东栖霞人,清代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年间进士,他曾官至户部主事,长于明物训诂考据之学。《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四、研究结论

  1、郝姓是一个大姓。

  2、郝姓的历史悠久。

  3、郝姓的名人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个名人都很有才。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姓氏 篇19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不少人姓张,我也有几个好朋友也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张姓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因此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上查询资料。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张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的皇帝姬姓,黄帝的孙子辉发明了弓箭,于是他将辉的子孙赐姓张。

  2、在古代,张姓人在各方面都走向世界前,列:如张良辅佐刘邦得天下。张骞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3、我国张姓人口约9000多万人,仅次于李姓王姓,为中国第三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07%。全世界张姓人口约有1亿多个。

  四、研究结论

  1、张姓来源于皇帝的姬姓,后来大量人被尚为张姓,这为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张姓人才辈出。在政治,军事,医学,科学,书法等方面均作出巨大贡献。

  3、我国有张姓人口,9000多万人,全球共有1亿多人,在中国仅次于李姓和王姓的第三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