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是家族血缘的象征,姓代表祖先的来源,氏则区分后代。研究表明,古汉姓源自图腾崇拜,作为氏族的标志。其起源与对“天道”的原始宗教、图腾及祖先的崇拜密切相关。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来源: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帝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历史人物:王昭君和西施、杨玉环,貂蝉,名称,中国四大美女,生于湖北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王昭君先后被迫稼给匈奴王父子。然后在匈奴去世。唐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唐宋八大之一。小字獾郎,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现状:网络查询王姓人口情况统计,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9.74%。
四、研究结论
1、王姓来源复杂,派别胜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即多以爵但是天子之后代多以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辈出。有女中豪杰,王昭君。唐代诗人王安石。
3、王姓是当代中国人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也有不少同学姓徐,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徐。“徐”姓名是怎么来的?历姓徐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徐”姓的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徐”信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徐志的远古始祖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改姓而来:氐族改徐姓蒙古族改徐姓、朝鲜族改徐姓、满族改徐。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东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人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
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在准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徐”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徐”姓,这可能为后来“徐”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徐”姓名人辈出。有:徐特立、徐向前、徐海东。还有革命领袖徐晃,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徐”姓排名第150位。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丁,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丁,“丁”姓是怎么来的?历姓丁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丁”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丁”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丁”姓来源:历的西域(今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人很多,进入中原文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土传》:“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碌丁,又有从兄土雅漠丁,不知何义,后世逐以鹤年为丁姓。”
“丁”姓历史名人:丁士美,准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状元。曾主持纂修国史,实录及重录《永乐大典》。丁度,祥符人,北宋文学训诂学家,官至端的殿学士。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藏书字。
“丁”姓现状:目标,丁姓在我国姓氏人口牌型榜上名列第四十八位,属于大姓之一,人口约五百七十八点四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左右。
四、研究结论
1、定性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大家族古代很早就有了丁姓。其间,丁姓光祖发迹到衰败前后共五百余年。
2、在历史的长河中,丁姓有很多人才,如宋代大臣黼,中共党员丁福顺和丁文,诗画家丁宝书,现作家丁玲……
3、“丁”姓是当代第四xx大姓,总人口共五百多万人。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与草书的一种字体,我也正在学习行书。行书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书法家写行书?有哪些的行书作品?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邢叔进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网络
三、资料整理
1、来源: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以及后来的证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变成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在汉末,行书并没有普通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2、代表人物: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祝永明、董其昌,清代的刘墉,近现代的于右任、启功、李志敏、张辛等,擅长行书并有不少的作品流传于世。
3、代表作品:天下有三大行书,分别为王羲之的《兰亭序》雄强俊秀,颜真卿的《祭侄稿》劲挺奔放,苏轼的《黄洲寒食帖》轻盈流畅。这三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四、研究结论
1、行书的出现约于八分楷法至晋朝盛行。
2、的行书书法家各个朝代都有。
3、行书代表作品有:《兰亭序》、《祭侄稿》、《黄洲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但汉字是怎么来的?汉字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次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网络
2、查阅书籍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是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表义文字,一直通用至今。
2、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发展的,汉字的魅力历久弥新。
3、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下去。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每次听写,我都会错“瑕、暇、遐”这三个字,要么不会写,要么就是分不清该怎么用它们,这三个字长的这么像,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三个字的意义一样吗?我思考了这些问题之后,对这三个字作了一次小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字典。
2、网站搜集。
3、询问家长。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研究字的方法可以从一个偏旁开始。如:“瑕、暇、遐”的偏旁部分就包含着字义。
2、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创造的文字艺术更是辉煌灿烂,形近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需要我们认真辨析,正确使用。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我们日常书面交流的文字,有着古老的历史。寻根汉字,可以让我们学习文化常识,拓展阅读,联系历史知识,培养我们的大语文思辨能力。
我们怎么样研究神奇的汉字呢?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搜索
2、查阅书籍
3、询问别人
4、字根拓展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比如“楚”在古时候写作“䠂”,上面的“林”表意,下面的“足”表音,“楚”的本义是“荆棘”。《诗经黄鸟》中有“交交黄鸟,止于楚。”意思是交交鸣叫的黄雀啊,停在了树上。
荆棘会刺痛人,所以“楚”有辛苦的意思,如:苦楚、酸楚、凄楚、痛楚……引申的成语有:四面楚歌、楚楚动人……
比如古人用一个牛角向内弯曲的硕大牛头表示“牛”字。“特”字中也有一头牛,这是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牛”,是给王祭祀的牛,意思是“特殊的牛”,因此“特”表示“不平等的,超出一般的”意思。
再比如“牢”表示古时候用来关牲口的围栏,后来引申为“结实、坚固之意”,比如:牢牢抓住、牢不可破……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汉字的研究,我觉得我们要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激发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一起来把我们的汉字发扬光大,提高我们大语文的思辨能力。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8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数不清的汉字成了我们独有特色,也是我们的骄傲,而汉字的意义就更多了。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汉字——打。
“打”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左边提手旁,意欲用手做事;右边是“丁”,我们知道“丁”在古代指男士。那它的本意是不是因为男孩子做事容易冲动,为了一点小事不服输就出手伤人呢?
若用“打”字组词,多是打架,打击一类,其实只要仔细观察,细细琢磨,就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意思。
当妈妈在打毛衣时,这个“打”是编织,纺织的意思;爸爸在打电话,它又变成了拨通的意思;我们在写作文之前要打草稿,这个“打”又有了写,计划的含义;我们坐在电脑前打字,其实就是敲击键盘;现在流行一个词语叫打酱油,原意是指买酱油去,可现在却变成了路过的意思,如果一件事情你只是打酱油的,那么可能就与你无关哦。“打”字的含义可真是不少吧!
“打”是我们中华文化中一颗闪烁着光芒的明珠,我相信“打”字一定还有更多的含义,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眼睛,大脑去观察思考,去发现更多的含义,充实我们的资料库,你愿意么?来吧!
写研究报告作文450字五年级 篇9
中华文字千千万万,有的能让人鬼迷心窍;有的能使人坚持不懈,而我却与众不同,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零”。
我喜欢“零”,因为它实在,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步一个脚印,想要攀上知识的高峰,就要先打好基础,只有打好基础,你才有本钱做一个成功的人,不是有句话叫作“基础打不牢,学问攀不高”吗?不明白?没关系,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从前,有10个人,上帝给出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叫他们自己选,大家都争先恐后抢走了四、五、六、七、八、九,而拿到一、二、三的人只能自认倒霉,可是,其中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地取走了零,人们满腹狐疑,对他的行为百思不解,都认为他是一个傻瓜,而他却说:“一切从零开始吗。”于是,他努力工作得到了一,他把一和零放到一起,便得到了十,接着他又得到二、三、四……
从零开始的事例还有许多,谁不是从零开始的呢?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也就是从零开始。
再来谈谈那些名人吧!谁又不是人生的零开始的呢?现代的电影明星成龙,直到二十五岁还是一个无名小卒跑龙套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十八岁还是一个报童;古代三国时期的刘备以前不还是一个编草鞋的;明代皇产帝朱元璋当年不也是一个卖肉的?……他们不都是从零开始的吗?
我喜欢零!一切从零开始,做人就要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