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在现实社会中应用日益广泛,它是由组织或社团撰写,旨在向社会提出建议或号召大家共同参与某项活动。许多人在写倡议书时感到困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保护动物倡议书的英文范文,供大家参考。请大家一同关注!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1
Many wild animals are facing the danger of extinction, because the environment that they are living in has changed greatly.For example, with the developmet of cities, the using of insecticide and serious pollution, their living areas have become narrowcr and narrower.Many of the wild animals, now are confronted with food crisis.At the same time, man is killing off species just for getting their fur, skin, horns, teeth and meat.
许多野生动物正面临绝种的危险,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譬如,随着城市的发展,杀虫剂的使用和严重的污染,野生动物的生活区域变得越来越狭小。许多野生动物目前正面临着食物方面的.危机。同时,为了获取野生动物的毛、皮、角、牙齿和肉,人类正在屠杀野生动物。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resources of ecology, peopl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 loss of any species is at least the loss of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a source of natural beauty.There fore, measures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taken: pollution standards are made to keepdown poisons; killing off certain rare species is prohibited; national parks should be set up as wild life, reserves.
为了保护生态资源,人们应当意识到任何物种的缺失,至少意味着知识资源和自然美的缺失。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制订污染标准以降低有毒物质;严禁杀害某些稀有物种;应建立国家公园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Only if we human beings take some drastic measures can wild animals be preserved.
我们只有采取一些有力措施,才能保护野生动物
panda—the national treasure
panda is one of the scarcest animals. people in the world like it very much. there used to be many pandas in china long ago. as the balance of nature was destroyed and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pandas became less. but at present, the number of panda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re are now so many pandas that some are being sent to other countries so that people there can enjoy them.
nowadays, the biggest nature park for panda in china is in sichuan. there is a research centre for nature and wild life there. scientists hope that one day they will have enough pandas to be set free and let them live in the wild again.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2
Wildlife is our friends,is a natural ecosystem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uman nature to the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the maintenance of natural ecological balance,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but also to measure a country and a nation,a city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China is a very rich wildlife resources of the country,but because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wildlife habitat destruction,caused the number of wild animals in China,are increasingly narrow range,and many endangered species is already in a state.In recent years,excessive drinking wildlife phenomenon to happen even though many have been made in endangered wildlife face a more difficult situation.Recently,I reported that the interviews:Fresh city over the phenomenon of wild animals are very serious; overcharging fresh wild animals 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eing condemned.Fresh overcharging to be changed thoroughly wild animals such uncivilized behaviour,needs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Therefore,we propose: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law popularization,the media and the relevant sectors of society,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on the way to popularize the law,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ork,so that propaganda known to the people.
We initiatives: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i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ire society.Forestry,industry and commerce,health quarantine,public security,traffic,and other relevant departments perform their duties seriously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resolutely crack down on illegal poaching,illegal transportation,illegal wildlife offences.The entire society to take positive action,and to assist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to report and resolutely destroy wild animals with a variety of offences and struggle against it.
We Initiative: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ong Kong City,in order to protect wildlife resources,for 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not fresh wild animals,and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eating and discard the bad eating habits,and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from the table start,vying for civilization,law-abiding,loving citizens.
Friends,in order to common environment for the survival of mankind,in order to allow City to become a better home,
We work together,act together,starting with me,from small start; life to the earth is full of the green; for wild animals with us in peace under the blue sky with a life.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the 21st century mankind and wild animals live in harmony,and happy home!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3
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朋友有了困难,你会袖手旁观吗如果朋友遇到危机,你会见死不救吗我想你当然会说:“不会!”
此刻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有的已濒临灭绝,有的.数量急剧减少,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动物,没有植物的城市沙漠中,生命将逐渐枯萎,色彩将消失……
同学们为拯救动物,拯救人类,拯救的地球赶快行动起来吧!所以我提出以下几点提议:
1、我们小学生要进取学习和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遵守这个法律。
2、此刻有许多卖田鸡的。田鸡又叫“青蛙”,它可是人类的老朋友了,所以我们不仅仅不应吃它,还应告诉大家爱护它。
3、目前,伤害鸟类的事时有发生,致使许多小鸟无家可归,我们应当给小鸟做些巢,让它们安家落户,为人类做更大的贡献。
4、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小动物,我们应当做到“三不”:不恐吓、不打击、不捕捉。
5、如果我们捡到或发现了珍贵的野生动物,应及时向居委会、学校及有关部门报告。
我想:只要大家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觉维护生态环境,那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丽富饶。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4
林浩特广大市民: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大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锡林浩特市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初步统计我市境内有野生动物200多种,其中有大鸨,白鹳,遗鸥,黑鹳,丹顶鹤,白鹤,玉带海雕,金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有草原雕、天鹅、灰鹤、蓑羽鹤、隼类(所有种)、鹰类、猞猁、兔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以上,更有自治区区鸟百灵鸟、黄鼬、蒙古兔、狐狸、旱獭、蛙类等地方重点保护有益的、有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野生动物在我市范围内繁衍栖息。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好转,迁徙或繁衍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这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非法捕猎、出售、收购、运输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锡林浩特的文明形象,与当今世界倡导的绿色消费、文明生活的主流格格不入。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提高全市人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为此,我们郑重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
从现在起,从我做起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保护拒吃野生动物的全民行动,并长期坚持下去,提倡健康、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
决不捕杀野生保护动物!
决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保护动物及其制品!
勇敢举报违反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的行为!
做到不采挖野生植物、不乱扔垃圾,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环境!
发现受伤、病饿、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请尽力救护,禁止捕杀,并及时通知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我们的命运是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的,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我市的生态环境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珍爱和保护野生动物,让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为筑就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xxx
xx年xx月xx日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5
亲爱的全体同学: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最近,有记者采访调查表明:很多地方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谴责,要彻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为此,我们倡议: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力度,媒体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倡议: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林业、工商、卫生检疫、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坚决打击非法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全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举报并协助执法部门,坚决与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我们倡议: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
朋友们,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平安地生活。
让我们携手共创21世纪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
员工同志们,安全无小事,安全连着你我他。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工作中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人人讲安全,为我们个人,为我们家庭,为我们企业创造一份安全、稳定、和谐的大环境!让六月安全月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扎实有效!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怀,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自然的熏陶。
【重点】
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
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敬畏自然》中写道: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恶魔的美食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论理学家,他对大雁是这样,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种种活动情景,他对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走近大雁。
二、课前热身
1、生字识记:
雾霭(ǎì)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diāo)零
2、词语识记:
目空一切
弥漫
滑翔
迁徙
赌注
3、预习效果反馈: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四、合作探究
1、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临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语言生动形象。
2、阅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探究下列问题
⑴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
⑵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⑶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言等颇具有人性化的语言,使得大雁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五、达标反馈
1、字词见课前热身。
2、课文结构见整体感知及板书设计。
3、仿照例句的格式续写两句话。例句: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分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环保意识,让我们跟着一起去领略了人与动物相伴的乐趣。
2、方法归纳:
⑴抒情散文,形象性,知识性,事情性的完美结合。
⑵观察细微,笔触细,本文用拟人手法写大雁,形象生动。
3、延伸拓展:
利奥波德以充满喜爱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一群归来的大雁,你能否用充满感情的言语再现一种可爱的小鸟呢?请就此写一个片断。
【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归来(喜爱)
(抒情散文)
雁队和孤雁(感伤)
珍视动物
鸣叫(辩论——误论——喜爱)
保护自然
联合的观念(赞美)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7
认知目标: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使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能力目标:
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的能力
提高阅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及对环境的担忧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品味语言,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及对环境的担忧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枯黄的叶子从树上飘然落下,当我们看到大雁在蔚蓝的天空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朝南方飞去,我们知道秋天就要来了……大雁的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不知大雁从南方飞回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跟随美国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一起走进大雁归来的世界……”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在预习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大雁的句子或段落。
(二)、默读课文
生默读画出的内容,思考:文章描写了大雁的哪些生活习性和活动,表现了它怎样的品质特性?
生思考。出示例子
我从 一句中读出了大雁 的特征。
(三)、学生反馈:2-3名同学回答
过渡:“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雁的这些特征的,让同学们这么快就发现了大雁的秘密,你可以试着从本文的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来考虑一下,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 品读课文,聆听雁语心曲
(一)、跳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喜欢的理由?
(二)、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所得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读一读喜欢的内容,说说理由。
(三)、班内交流:学生读一读,谈一谈。
我喜欢 ,因为 (我从中读出了 )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体会作者对大雁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
“通过我们的朗读,细细的品味,我们可以体会到在作者利奥波德的笔下,大雁的世界是多么的友好,充满了亲情与善性,作者对大雁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也有对大雁生活环境的深深担忧。大雁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友爱正是我们现代人类社会所缺少的.,这不禁让我们自命不凡的人类自叹不如,人类在一味的扩展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其中也包括了大雁的生存环境……下面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边听边写写你的感受。”
四、拓展:播放视频《大雁的家在哪里》学生写感受
(一)、学生写感受
(二)、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思考: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我们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8
一、 导入新课
师: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
(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
生:我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
生:我喜欢南极的企鹅。
生: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
(七八名学生发言,其他内容略)
师: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
生:活泼可爱的动物。
生: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
生:它走路懒洋洋的。
生:它最爱吃竹子。
生:大熊猫会爬树。
(学生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
师: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老师这里有一张大熊猫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
(教师投影展示大熊猫的图片)
(学生纷纷举手,结合图片谈对大熊猫新的认识)
师: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 新课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字、词作适当标注。
(学生阅读课文)
师:好!请几位同学找找文中有哪些字、词的读音应尤为注意。
生:"憨态可掬"的"憨"。
生:"笨拙"的"拙"。
生:"濒危"的"濒"。
生:"璀璨"二字和"繁衍"的"衍"。
师:大家听完后能否对刚才同学的发言评价一下。
生:我认为这些字词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掌握它们的读音,还要理解其意思。
生:王林读错一个字,"笨拙"的"拙"应读"Zhuō"而非"Zhuó"。
师:这两位同学评价很准确,说明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发言很有见解。下面,我们回到的题目上。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的说明对象,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生:是国宝。
师:国宝说明了什么?
生:大熊猫的珍贵。
师:很好!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那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师:许多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我们同学来谈谈讨论的结果。
生: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师:对。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这节有何作用,怎样表现熊猫的珍贵的?
(生齐声朗读后,教师指名回答)
生:这一节起概括作用,写出了大熊猫的形态和稀少。
生:17小节总结全文,体现大熊猫是活化石。
师:刚才两位同学谈得非常好。17小节是文中总结性的语段,突出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是"活化石"的特点。可见它的确很珍贵。
(师边概括边板书)
师: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生: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生: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生: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
师:哪些修辞手法?
生:拟人和排比。"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师:对。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
生:课文第15小节,"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处突出了大熊猫数量稀少。
师:刚才同学们所找的语句都是体现大熊猫"珍贵"的特点,除了"珍贵"外,大家还从文中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哪些知识?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划相关语句,教师指名回答)
生: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它们的繁殖能力很低,这既是它的习性,也突出它的珍贵。
生: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春季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少的山谷……夏季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
生: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
生:大熊猫成了最可爱的"贵宾",但它不习惯这种生活。
生: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地域十分狭窄……崇山峻岭。
生:大熊猫是素食者。
生:大熊猫食量很大。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从各个方面概括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我们再回到题目上,"宝"为什么说是"国宝",能否换成"宝贝"?
生:"国宝"是指中国所特有 的珍稀动物。而"宝贝"一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 用。
师:还有原因吗?
生:我国把大熊猫赠送给了外国友人。
生:大熊猫是友好使者。
师:对。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友好使者。但是由于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偷猎者的人为原因,使我们的"国宝"数量更稀少。下面我请每位同学都来做一回动物世界的保护人,为大熊猫设计一个安全、合理、舒适、快乐的家。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讨论后,学生踊跃发言。)
生:我打算建立一个生态圈、,里面种许多竹子,让大熊猫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我要改变大熊猫的饮食居住习惯,让它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
生:我要把大熊猫送到太空去,让它作为友好使者访问宇宙。
师: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点评:
转换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感悟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史建慧老师关于《国宝--大熊猫》一课的教学设计正是体现了新课改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教者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具体来说:教师采用"读-悟-赏"的语文教学模式。作为一篇说明文,《国宝--大熊猫》一课不象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可读性很强,它只是用说明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动物。然而教师并没有忽略"读"这一阶段,运用自由朗读、快速浏览、整体阅读等多种读文方法使学生熟悉课文,既有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又有精彩语段的反复体会。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更正读音,使学生能准确地读准字词。在"悟"的阶段,教师由课题入手,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国宝"二字,进行质疑、解疑。教师带领学生入门后,重在学生依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层次进行感悟。学生完全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地把握的重点。一下子找准课文17小节,并能准确地概括出体现"国宝"的三个方面: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在这一环节中,教者没有用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个体思维、有同桌研讨,有四人小组讨论等组织学生个个勤动手,并能积极参与,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第三个阶段是"赏","赏"必须建立在"读"和"悟"的基础上。"读"和"悟"让学生理解的脉络,掌握的要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赏"是在这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再次提高。《国宝--大熊猫》一课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让学生为大熊猫设计家园,正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注重评价。课堂评价逐渐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既是对学生参与教学中肯的分析,又能培养他们思考、质疑、大胆表意的能力。《国宝--大熊猫》一课教学过程中评价方法也非一成不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体动员,全体参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但又不是盲目地用"很好""不错""讲得很好"一些评价语,总能在学生答疑之后,作深入浅出的剖析,使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对自己的思考有更新更高的认识。生生之间的评价充分体现了这一年龄层次学生的特点,毫无保留,大胆直言。他们大多畅所欲言,既能对学生发言正确的地方谦虚接受,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之处,或自由发表自己与之相左的看法。整堂课的教学评价使教学环节衔接得更顺当,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出现充满激情的场面。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9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 (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 (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
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 (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 (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 (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
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要求:(1)仔细阅读课文,努力获取有关大熊猫的有效信息;
(2)根据鉴定书上的条目,直接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3)小组交流学案后派代表发言。
宝物学名
宝物现用名: 熊猫 外号: 獏
宝物外在特征: 可爱、俊俏、温驯
宝物来历: 我国四川、甘肃、陕西海拔20xx-3500米的崇山峻岭
鉴定结论: 国宝
鉴定依据: 我国特有、最富盛名、数量稀少、活化石
三、秀宝
问题情境:我们的民间鉴宝人下了比较权威的结论:大熊猫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它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吸引我们去挖掘、去了解。
下面就请同学们扣住课文内容,选择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一下大熊猫。
要求:1、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的.
2、尽量运用文中语句,语言生动,语气活泼。
参考话题:我的名字;我的外貌;我的家;我的家族史;我的名星路;我的饮食;我的生育;我的价值……
四、关注现状,献计献策(爱宝)
1、师:正因为大熊猫人见人爱,所以它成为我国的友好使者,频频出访他国。然而大熊猫在我国却仅存1000只左右,濒临灭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明确:原因一是生存不易:生活地域十分狭窄,生活环境要求苛刻,食物种类比较单一,进食数量十分惊人。原因二是繁殖艰难:繁殖力十分低下,幼崽小得出奇,幼崽成活期长。
2:再请阅读搜集到的一则材料,说说除了文中介绍的几条原因,造成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现状还有哪些因素?
材料: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于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于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都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生:阅读学案积累的'资料交流
3、阅读以上材料后,请你再读课文,思考:我们能为大熊猫做些什么?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开辟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繁殖、培育大熊猫:这些在文中均有交代,另外同学们还想出了开辟生态竹园、为大熊猫提供丰富食源:甚至还想到利用克隆技术来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确实很有见地。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这份对大熊猫的喜爱转化为保护它的行动。所以保护大熊猫,从我做起。
五、品味语言
过渡:我们同学的“秀”作得非常好,不仅语气活泼逼真,语言也很生动,老师向大家再推荐另外一段介绍大熊猫的文字,请你来看看这与文中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1、学生阅读《辞海》上介绍大熊猫的文字,说说不同之处。
(A)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B)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短,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幅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国宝—大熊猫》
明确:
A)平实说明:客观地说明事物,不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B)生动说明:巧妙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说明,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2、交流理由,明确本文生动说明的语言。从课文中再找几处类似的语言进行分析。
六、课后学习:
1、拟写几条保护大熊猫公益标语;
2、拟写一份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3、设计一个保护大熊猫的活动方案;(从以上要求中选择一个完成。)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10
知识与能力: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思想,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一、作者简介,导入课文:
1887年,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降生了。和我们在座的男生们一样,从小,他就喜欢去野外玩耍。长大后,他考入了耶鲁大学的林业系,并在大学毕业后研究起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土壤、森林和野生动物。46岁那年,他成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治理系的教授。人生之路对他来说,可谓是一帆风顺、前景灿烂。
谁也没有想到,他,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两年后,他买下了威斯康星河畔一个被人们遗弃的沙子农场,带着家人住进了农场破旧的小木屋,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在这里,他亲自动手栽种了上千株松树,希望能够恢复这个农场的生态平衡;
在这里,他天天观察和记录着动植物们的繁衍与生长,思考着土地的命运……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已经猜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大雁归来。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大雁”什么时候“归来”?
②回到了什么地方?
③它们在这里呆了多久?
④仅仅写大雁回来吗?和大雁相处的两个月时间里,作者还观察到了大雁的哪些活动?
三、精读课文,体悟情感:
(一)“观赏雁群翔集”
1.听老师范读第4节,圈画出描写大雁翱翔的动词,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
2.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
3.齐读第4段。
(二)“聆听雁语心曲”
1.快速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大雁声音的句子。
2.和四周同学交流自己从这些句子中得到的感受、体会。
3.谈谈自己的感受(感受、也可想象、联想)
(三)“走进大雁世界”
1.走进大雁世界,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世界?(欣喜、激动、兴奋、自由、无忧……)
2.大雁为什么能这么快乐?谁给了它们这份快乐?
(1)大雁:内部的友爱、无私、民主
(2)沙乡:沼泽、池塘、沙滩、粮食……这块土地,给了它们回家的感觉。
(3)人:沙乡的人们理解它们的需要,不干涉、不惊扰,给了它们一个自由的世界……
(4)大雁有没有给沙乡和沙乡的人带来什么?(结合最后三段)
3.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三者之间的这一种境界,你会用什么词?——快乐、回家、美好、幸福、和谐……
四、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这样美妙和谐的一种“境界”,是谁发现的?(介绍《沙乡年鉴》)
2.引导关注文中用的主语是复数“我们”,还有谁也在观赏?
他的学生们和家人。读者(通过作者的文章发现)。……
3.“我们”是谁?
我们(农场)我们(的头上)我们(刚到的客人)
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
——我们:作者(人类)、动物植物、土壤、河流、山脉……
——土地上所有的一切——“土地共同体”。
4.你会把自己和课桌、书本、路边的一块石头、家里的一盆花……一起称作“我们”吗?
为什么作者把这一切都称作“我们”?体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
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布满生气,布满诗意,布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1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学习并掌握下列词语:缄默
窥探
狩猎
顾忌
滑翔
目空一切。
⑵了解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
⑶了解作家作品。
2、能力目标: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也在个别环节得到培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学、爱学语文的热情,尊重、爱护学生富于个性的学习体验与发现,使他们在团队的协作中互动学习,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活泼而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同学的鼓励与老师的赞美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大家听说过电影《木乃伊归来》吗?那真是一部令人闻之即不寒而栗的电影,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恐怖”……(阴森、黑暗、骰髅等)这些词语。现在当我们看到《大雁归来》这个题目时,不知大家会想到些什么词语?(春天、阳光、温暖、亲情、南方、自然、和谐……)
看来同学们都深受此文的感染,都对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呢?
二、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春天,大雁归来的活动。
2、不知同学们在读后有否与老师一样的感受:获得了不少有关大雁的知识?
(大雁飞行的路线很直;雁队的数字以六为单位;孤雁通常鸣声凄凉;雁是群体生活的鸟类;等等)
明确本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三、精彩赏析
1、语言形象优美:
⑴作者是一个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对他而言,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关于大雁的秘密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当他发现这许多之后如何与读者分享,怎样使读者喜欢看他的作品,你认为他还要在他的文章里添加些什么?
学生发言:
对大雁的热爱;
语言十分优美。
这两点恰是本文难能可贵之处。这两位同学真是慧眼识真珠玉,就让一起先赏析文章语言之美。
⑵学生结合文中优美的语句畅谈对本文语言特点的感受
⑶学生总结:
A、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可读性强;
B、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C、词汇丰富多彩。
⑷仿写句:
选一句你喜欢的句子,仿照它另写一句。或者,仿写老师从文中提炼的句子,来小试牛刀。
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⑸学生精彩仿写句选:
一股刺骨的寒风说明不了冬天,但当漫天的凛冽的风夹杂着雪花时,冬天就来了。
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了。
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沐浴在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了。
一只鸣蝉的死亡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片麦田更换了十月的新衣时,秋天就来了。
(教师给予表扬:刚才几位同学的仿写句可以用《敬畏自然》里的“精巧绝伦”来形容。)
2、“爱”融化在字里行间:
⑴为了观察研究大雁,作者都是怎么做的?
他半夜三更偷偷“潜伏”在沼泽里,只为了聆听大雁的集会;
几乎年年都统计光临农场的大雁的`数据,并作科学的考察;
长期观察大雁的生活习性;
⑵同学们所造的好句都源于丰富的心灵与用心的学习,那么作者呢?他又何以将大雁写得如此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而又是什么推动他为大雁付出那么多呢?
明确:是爱。他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对大雁的深情。
这种感情尤其体现在文中的一些语句语段中,如:
“我们的大雁”“我们刚到的客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⑶阶段小结:学生对上半节课的教学内容加以总结概括,明确本文是集知识性、形象性与抒情性于一体。
四、质疑畅谈
1、学生针对文章能提出一些疑问: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是指什么?
2、学生也提交了些独立的阅读思考的成果:
作者用了许多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
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这些从文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
五、拓展延伸
结合研讨与练习一,谈谈人们究竟“失去”了什么东西?
保护动物倡议书格式范文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积累关于大雁的一些科学常识。
2、品读课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2、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每当萧瑟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常常组成整齐的行列,划过天空,在蓝天留下美丽的诗行。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雁的生活习性。
2、大雁的生活习性,在文章中又写到了哪些内容?
三月,大雁归来;
大雁的觅食;
大雁的集会。
3、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笔下的大雁是怎样的大雁?
南飞的`大雁冬季的大雁归来的大雁孤独的大雁春天觅食过程中鸣叫的大雁四月夜间群居的大雁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
4、再一次跳读课文,找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表明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5、请你把文中具体描写大雁的句子连缀成文,来读一读,感受画面,感受美。
三、课文探究
1,作者用如此优美的语言来描写大雁的归来,他想告诉大地上的我们什么呢?
2、在同学们讨论发言之后,介绍《沙乡年鉴》的相关内容。
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四、课文拓展
1、请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2、一行大雁乘风而起,那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看配乐图片,介绍画面(注意说明的顺序)。
3、展示、评价。
五、课后作业
1、请从课后“读读写写”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语言要生动,字数在150左右。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