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中,大家都一定接触过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作文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要写好作文,可以参考一些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周围环境的8篇事理说明文,字数均为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1
“孩子,表达的意义不是展示你有多厉害,不是你的动作有多漂亮,而是动人比华丽更重要,你懂吗?”“我不懂,我觉得我这样挺好的!”
厚厚的乌云沉沉地压下来,雷声也打得不爽快,闷闷的,像老妇的呜咽,整个世界笼罩着阴沉。心烦,老师的话语在耳畔不停回响,郁闷,“愁云惨淡万里凝”。
我喜欢舞蹈,因为舞蹈能让我忘记自己,然后成为自己。自明确目标起,我就一直在为之准备着,我完成了,并且完成的很好,我获得了无数掌声。直到换了舞蹈老师,她说我的舞蹈不能打动人。
乌云把天空缝得很密,看不见一丝阳光,我不懂,或者说,我一直以为我懂了。
“咚”的一声我踹在柜子上,一直以来的`衣服都放在这,现在却散落在地上。忽然之间一个藏青色的手帐本露出来,上面赫然写着:“与舞蹈为伴,圆梦。”这几个字猛地击中了我。
回想过去,我是多么骄傲,每次都可以令人咋舌,取得优异的成绩,而老师却说我的舞蹈不能打动人,真得很过分。
在那次比赛中,我的动作失误太多,本想着可以蒙混过关,但我却忘了,这是一场专业的精英组比赛。没有好成绩,没有鲜花和掌声,面对评委老师的目光,我突然就懂了。
一直以来,我追求鲜花和掌声,我渴望用华丽的动作来赢得赞美伪装自己,但在快步追逐的路上,我失了自我,更失了动人。
我懂了,舞蹈最重要的不是华丽的动作,而是要能打动人心。
窗外的天空好像不再严丝合缝,隐隐一丝阳光透了下来,我突然就懂了,阳光穿透了乌云,直穿人心的阳光。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2
人生已过十六载,慢慢懂了人情;人生游历已足五次,慢慢懂了自然;人生目睹千千万万,慢慢懂了世界。可真的懂了吗?并没有,我慢慢懂得只是她和我。
远处望着那大雨,说不上滂沱,也算在偌大的校园中前后夹击着唯一的教学楼。她是新转来的学生,那时正上课,我也恰在回答问题,全班鸦雀无声,她一踏进教室,全班七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过去。她一身白裙,一笑酒窝陷下去,虎牙露出来,远远的眼镜上早已白雾一片还有几滴雨水。我心里隐隐觉得她就是我的朋友,至今我也不知道为何。一片纸巾,开启了一场友谊。
那次考试,她的成绩令所有人惊叹,成绩单上第一个就是她的名字,第二个就是我。总成绩相差二十多分,同学的嘲讽,老师的偏爱,让我心中充满妒忌甚至恨意,无论我怎么努力,我总不及你,你的笑像嘲讽。恨你的不止我一个,许多人传着你的谣言,传到你的耳中,你低头深思。我脑海中浮现出你为班级出谋出力的画面,浮现出你对我说“要做一辈子的朋友”的画面,浮现出我满嘴零食被你骂的画面。是啊,她是我的朋友,是我的知己,支持我的梦想,知道我的缺点,是我要保护的人。我拍拍她的肩膀,又想起我们一起道过人情,聊过世界,游过自然。拍着她肩膀,不言,给她安慰。最后我对她说:“别怕,我会一直在。”
慢慢的.我懂了,别伤害自己的朋友,和你一起走过的人,才不易,我放下妒忌,开始了解她、保护她。
和她一起聊过的人情世故,自然风情和世界观我都不曾懂得。只是慢慢的我懂了我们友情的宝贵,相识的偶然,相知的不易,让我慢慢懂了。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3
1素质教育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初期,在“工具论”和功利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之下,一度把为专业课服务作为数学课的唯一职能,甚至普遍弱化数学课的地位,一些学校的数学课程被大幅缩减甚至被取消。部分专家学者及时对唯技能、唯工具、忽视素质教育等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20xx年8月,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素质教育服务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基础课的功能主要有为专业课服务和为素质教育服务两个方面。如果真正明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真正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把高职院校视为技能培训机构,就应该高度重视基础课的地位。数学的基础性与广泛的应用性不仅使数学成为学习其他科学的基础和工具,而且也使数学成为提高高职学生全面素质极好的载体。高等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素养;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它内容丰富,理论严谨,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然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数学课堂仍是以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主要局限于数学的知识成分,很少涉及到数学思想、精神、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观念成分,很少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较多地让学生做习题,却较少地让学生想问题。在做习题中,又较多地在操作层面上训练解题方法,而较少地在思维层面上培养数学素养,重知识,轻思想;重技巧,轻能力。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较肤浅,甚至误以为学数学就是为了会做题、能应付考试,不知道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的重大价值,不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不理解数学文化与诸多文化的交汇。所选用的教材由于过多考虑数学学科的知识本位,学生通过教材看到的是定义、公式、定理和性质的堆积和罗列,看不到实际应用的案例,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况且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教学效果更不如人意。
2数学建模融入数学课程是高职数学课改的有效切入点
近年来,随着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深入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培训在全国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并且有力的推动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同时,许多院校的实践经验证明,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高等数学课程中来是高职数学课改的有效途径。
2.1数学建模融入数学课程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数学建模是一个将实际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方法,去近似刻画、建立相应模型并加以解决的过程。数学建模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问题、处理问题、反思问题的全过程,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数学的趣味性,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2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课程能够加快高职学校素质教育的步伐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理论知识服务于实际应用。高职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国家各行业的生力军,如果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断革新工艺、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必将会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清华大学姜启源教授曾说: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将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2.3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数学建模这种科学的前沿的教学方式的反复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由于建模对计算机的应用较多,所以能够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功能的掌握,数学建模需要将数学与其他知识相结合,需要极大的信息量和知识面,计算机能有效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能够更全面科学的进行数学建模;同时,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学生也能通过建模来找到自己在团队的合适位置。
3数学建模教学实践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院在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许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新颖的教学内容正逐步进入高等数学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3.1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按照“知识导入、案例展开、由浅入深、拓展思考”的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由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的趣味问题导入,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建模案例的挑选上,尽量从问题背景简单,容易入手的题目开始,让学生了解建模的一般过程,然后再由浅入深。每个案例之后设置拓展思考,培养探索精神,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基本知识讲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总结→掌握一类问题的处理方法的过程,达到应用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实施情景案例、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教学,在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过程中,穿插介绍必要的理论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提升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
3.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数学建模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以基础案例引入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介绍相应建模方法及软件使用技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案例分析时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交流分析思路,角色互换法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既能加深对建模方法的理解,又能提高相应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另外,采用项目研究过程法,学生自行组队,通过项目申报、研究、解题汇报并提交论文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子课件、数学软件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案例视频材料等,充分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计算为简单程序求解。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师生之间密切联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学习效率。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4
今天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例题,题目是:
学校组织老师和同学参观科技馆。有100名学生和50名老师。科技馆的门票是成人10元,儿童半价。问:需要多少元?
小红举手,老师点小红上黑板解答,小红的算式是这样的:
10/2=5(元)
100*5=500(元)
50*10=500(元)
500+500=1000(元)
答:需要1000元。
老师说:“好的,有没有别的方法?”小月举手,老师点小月上黑板解答,小月的算式是这样的:
(100/2)+50
=50+50
=100(名)
100*10=1000(元)
答:需要1000元。
老师说:“非常好,请小月上台讲解。”
“我的是先用100/2=50(名),它的意思是:因为成人票价是儿童票价的.2倍,有100名儿童,所需要的票价就等于50名成人。再用50+50=100(名),也就是加上老师,一共有100名“成人”,最后用100*10=1000(元),就可以算出一共要多少元。”小月解说道。
“很好,谢谢小月,你的解说很全面。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巧算门票’,好,下课。”老师说。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5
目前,高等数学的实际教学仍处于简单的知识理论传授阶段,没有与实际问题紧密衔接,这样会给学生中造成一种数学没有实用价值的想法,无法令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关键,因此开展数学建模课程第二课堂就是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践问题的辅助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一、开展数学建模课程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堂教育模式主要追求的是数学知识的理论传授,课堂的主要时间一般都是是在进行数学概念与公式的演绎和推理证明,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开展数学建模课程第二课堂的辅助教学既可以能让学生在感受数学严谨的逻辑推理的同时,又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中去;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弥补传统数学课堂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现象。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问题,为了达到我们所需的某个目的,揭示其内在规律,通过合理化的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所以在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性思维,探究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已经向生物、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自然学科、工程技术及管理科学中渗透、交叉、融合。利用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需要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需要多方面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比如MATLAB、mathematica。所以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数学建模的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与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深入了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数学建模课程的实施计划
(一)建模课程内容的设置。1.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的软件。在数学建模的数学课堂上可以讲解数学建模的概念、方法与步骤以及数学模型的特点与分类,让学生在心中对数学建模有个初步的认识,奠定数学应用的根基,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过程;同时结合浅显易懂的数学案例介绍常用的数学模型比如初等模型、微分模型、线性代数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和概率统计模型等,让数学真正走向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另外,老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数学应用软件LINGO、MATLAB、MATHEMATIC,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数学数据问题。2.讲解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模型。高等数学是重要的基础课,是以后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前提。老师可以结合专业课中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有目的性地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讲解数学建模过程中可以强化案例中的数学思维及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样能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真正将数学理论运用到解决专业问题的.学习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3.讲解数学知识的背景意义。高等数学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上都是从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模型。所以教师可以选取恰当的素材和资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第二课堂教学的活动当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和意义,通过了解数学原理的背景,进一步可以辅助传统的数学教学。(二)建模课堂的教学方法。数学建模的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尝试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方法,比如现在提倡的自主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不再只局限于数学知识的范畴,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从而使数学教学从过去的枯燥乏味的模式中摆脱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三)建模课程的考核方式。数学建模的考核方式可以仿照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活动的方案进行,每三人一组,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一个实际问题,这三个人分工明确,通过共同努力撰写一篇数学建模论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有助于将积累的建模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真正体验通过建模的思想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总之,数学建模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与创新精神。但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学校如何更好地将数学理论知识同实际紧密结合仍然是一项艰巨而又长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美玲,赵有益,薛自学,大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33(2):207-208.
[2]陈玉玲,高职院校数学建模课程改革的分析与思考,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24(4):26-50.
[3]贺艳琴,将数学竞赛活动融入到高等数学教改中的实践,学术讨论,20xx,10(上):207-207.
[4]魏显峰,论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科技论坛,20xx(33):11-11.
[5]韩海峰,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高等数学教学研究,中国培训,20xx(2):192-192.
作者:孙绍影 吴紫薇 单位:1.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2.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6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终于明白了“陪伴”这个词。有了它的存在,我们不再孤单。
八年前,我胆怯的走进了那个被父母称作“学校”的地方。陌生的环境,还有一群未曾谋面的同学、老师。
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可谓生疏。有一次,我端着水杯往前走,不巧正在和同学嬉戏打闹的你一不留神把我的水杯打翻在地。大大咧咧的你立马跑去拿拖把,我们一起把地上的污水清理干净。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流。慢慢地,我们一天天的熟络。一星期后,我们似乎成了挚友。从此,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和你在一起,时光总是快乐而短暂的。
你还记得吗?一次考试我发挥失常,分数低的让人害怕。当老师站在讲台上念我名字和成绩的时候。全部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我毫不犹豫的把这种目光当作嘲笑。一下课,你立马跑过来安慰我。几分钟后,仍不奏效,你开始软硬兼施,不一会我就抛开分数的烦恼。
一直到小学五年级,我身边总有一个你。有一次,体育课结束后我们气喘吁吁的走回教室,一摸口袋,原本在口袋里的钱包不见了。我立马拉上你去操场找了一圈。途中,有人说是被一位五年级三班的男生捡走了。我们跑到他的教室门口,正巧看到他手上攥着我的钱包。一见到我们,攥有钱包的那只手立刻背向了身后。我们把它叫到门口,问他是不是见到了我的钱包。他脸色一变,大喊道“我没捡到,你们找我干嘛!”你毫不示弱,便发挥了你大嗓门的功力。最终他理亏把钱包还给了我。
毕业在即,我们约好考同一所初中。最终,我们都履行了当初的约定,成功的在同一所中学出现。不幸的是,我们不属于同一个班。
初中已度过两年的时光,虽然身边都有了不同的朋友,但我们的感情仍没有减退。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7
邀一轮明月,携一缕清风,品一盏香茗,手捧一卷书,任思绪畅游其中。千年的兼葭散发着晚香,细品纯朴的民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景,铭刻着分手的惆怅;花落人亡红楼梦断,感慨有情无缘的爱情。一路走来,有书陪伴,于是丰满了青涩的青春。
兼葭苍苍,曲不哀
秋更深了,寒露更浓了,河边一丛丛芦苇迎风招展,白色的花絮上有晶莹的露珠在闪烁,好似少年盛开的心事,纷乱而又单纯——远处俏丽的身影飘然而过,少年沿河追溯,可是河水汹涌阻隔,只能蒙蒙陇陇地看到她的裙据飘在风中,转眼间她隐约在河的中央。河水无语,岸边伫立着一个期盼的身影,任凭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愿化为河底柔柔的青荐,守候在她脚下的柔波中,伴随着日出日落,潮涨潮汐,始终守望着心中的那份美丽。
晓风残月,更与何人说?
晓风习习,疏柳萧萧,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这是哪里?我身处何处?一丝蝉鸣,是那样的无力,对了,我已离开了京城,昨日已经告别了朋友,此处已是异地他乡。寒蝉声再起,这个冷落的清秋啊!何时才执子之手呢?从此天涯永隔,美好的年华只有在长久的空寂与思念中度过。“杨柳依依,今我别昔”,离别的绝唱唯有“晓风残月”。
红楼梦断,何处是香丘?
妮紫嫣红的大观园,隔断了世俗与肮脏。可贾府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小小一园不可能避免悲剧的上演。十二女伶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理想与现实在此冲突,现实多弊却根深蒂固;理想难行却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变黑暗的现实?“质本洁来还洁去”吧,“一枉净土掩风流”,何处是香丘?手捧一卷空余满腹惆怅,唯有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有书陪伴,不仅是装点的青涩,更让我走向成熟。
我周围的环境写一篇事理说明文600字 篇8
故乡的树,你们的心不是木头。
——题记
老家的院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梨树,还有一棵是柿子树。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他们是我最忠实的聆听者。要是我做错了事,爸爸追着要打我,但是柿子树矮,老爸一把把我揪下来,脸上带着笑意,狠狠地说:“你个小鬼头,看我不打死你!”不过,自然只是个玩笑,他从来不打我。
之后,我天天练爬树,我想:梨树挺高的,我爬上去了,就抓不到了。可是梨树太高傲了,不让我坐在他的臂膀上,我怎么也爬不上去。
秋天时,他们也结果。“红彤彤的柿子,黄灿灿的笑”,只是我童年最爱说的话了,每当说出这两句十分稚嫩的话时,我都带着几分骄傲。当爷爷爸爸他们摘下一个个果子时,我和姐姐就在一旁呆呆的望着,恨不得一下吃完整棵树上的果子。摘下来之后,我却不舍得吃了。一个个果子那么可爱美味,柿子那么甜美,妈妈见我总捧着一个果子不下口,就会说,又不是没了,尽情吃,这是,我才依依不舍的把它吃完。
但是这果子却结的越来越小,越来越涩。我问爸爸怎么了,爸只是说,他们老了。
一天玩完了回家,发现两棵树遍体鳞伤,伤痕累累,我很惊悚,大喊:“怎么了!?”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担忧。爸爸告诉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结果。我当晚就哭了,睡着了还叫:“我不吃,我不吃!”这是妈妈告诉我的。
后来,当我捧着水果吃的时候,更是不敢下口了,我认为这是他们用痛换回来的,后来还是强忍着眼泪吞了下去。
再后来,我玩的时间变少了,我要护着两棵树,不让他们再受伤了。当爸爸要用东西抽打树时,我会喊:“我不吃梨,我要树好好地。”
树陪了我以整个童年。当我要离开时,我紧紧的抱着我的树,不肯睡觉。
树,我们能见面吗?
风吹了过来,树点点头。
能。